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师承,汉语词汇。

拼音:shī chéng

释义:指学术、技艺上的一脉相承。

学习并继承知识、文化、技艺等,引申为传承,只有传承才能师承。

词目

师承

拼音

shī chéng

含义

师徒传授的关系或学习并继承。有师承往哲先贤精髓,才会有继往开来。例:学有师承。

基本解释

1. [be an apprentice of]∶师徒相传的系统。

例:a.这些艺人各有自己的师承。

b.各个流派各有师承。

2. [follow the tutor's suit] ∶徒弟学到了师傅的真传.精髓,就叫做师承

例:师承有来、师承前贤

出处与详解

指学术、技艺上的一脉相承。

1、《后汉书·儒林传序》:“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著之云。”

2、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 王弼 注《易》,直发胸臆,不如 郑玄 等师承有来也。”

3、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惟曾祖受三天子聘贤之礼数,在先朝为九老人授道之师承,继 巢 由 之高踪,辞 夔 龙 之盛举。”

4、王闿运 《曾孝子碑文》:“少无师承,能自得师,信道执德,秉志不回。”

5、黄侃 《论学杂著·礼学略说》:“今文、古文,往往差异,姑置勿谈;即同一师承,立说亦复不齐壹。”

其它相关

师承有怎样的魅力?

大陆当今的文化脊梁缺少传承,应该是一种共识吧?

个体对文化的认知、感受到其厚重感、为自己的生命铺垫上厚厚的文化底蕴,这样一种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应该早已有这方面的研究吧?一定也已形成了某种理论和广为认可的标准。

精神脊梁骨的一些东西,应该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师承,而中国最后半个世纪恰恰缺失了这一种存在。大学校园里,你能感受到这种力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师承与母亲式的言传身教对个体人格的塑造起到一种怎样的作用、扮演了一种怎样的角色?一定也早有定论。老师作为真正的榜样,一言一行散射出来的力量学生是可以很容易感受到的,并真正为这种力量所折服。但当前校园内这种力量的缺失是我辈都能感受得到的。师徒式的行业虽然古老,但我们也会发现许多传统的工艺往往需要这样的传承,而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当前还盛行以这种方式塑造真正的艺术大师。

还注意到,余秋雨先生在其《借我一生》中详细谈到了文革后其是如何虔诚拜访浩劫后余生的老人而这些老人(经历过苦难、深切感受到文化与历史厚重的具有真正人格的文化人)是如何重又焕发慷慨激昂不吝赐教的。这样向余展示的人格魅力以及余所感受到的,恐怕整个现代中国并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良好机遇有幸遇到。这样对余的影响和余此后能写出在文化人格高度上几可睥睨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大作品二者间应是存在很大的纽带关系的。我认定这是师承巨大魅力的又一佐证。

大三时,在对这样一种人格高度的期盼和寻找中,曾写过一个小文《渴望一种高度》:

“在嘈杂的环境、浮华的风气之下,我渴望一份宁静,一种在嘈杂的环境、浮华的风气里站得住脚的心平气和。

一方面,承受得住由于激烈竞争被过度放大的来自生活琐事的压力;另一方面,不忘精神意义上的追求,追求一种高山流水式的超凡洒脱。圆滑者无力达到这一高度,他承受不起来自神性的沉重;不韵世故者也无力做到。因为这是一种人格与精神的双重高度。人格高度的攀升与其社会价值的实现息息相关,无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深厚广大的社会土壤也无以培育人格力量的参天大树。唯有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超越一般人的睿智、见识,具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广博胸襟和报负,只有这样的人,方能进行不屈不挠的追求,承受起这一不可承受之重。

我渴望这样一种人格和精神,渴望遇见这样的一位长者或同辈,渴望这样的一种高度。”

这样一种文化人格高度,当代中国要到哪里去找寻?或者,这样的期盼即使历史上也从来是一个不着边际的乌托邦式的文化幻想?人格高度需要社会土壤。或许,文化脊梁师承的缺失,正是由于社会土壤的缺失而引发的。但期盼大学校园里有更多这样的高度,应该不能说是非份之想吧?我们知道五四时期的大学教授,他们的逸事仍然为我们津津乐道。或许,可以妄称:五四那一批教授之后,中国再无教授(当然指人文方面的)?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传承 后汉书 胸臆 礼数 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