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高石碑镇兴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属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渠道全长约67.23公里,年平均输水37亿立方米,其中补汉江水量31亿立方米,补东荆河水量6亿立方米。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

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总投资678577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385784万元,移民、水保及环境部分投资245728万元,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及调度中心投资2306万元,跨渠交通桥梁工程投资44759万元。根据国家批复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引江济汉工程与引江济汉通航工程一并立项,同步建设,因通航增加的投资不纳入南水北调工程投资。

2010年3月,引江济汉工程在长江荆江河段开工,工程从荆州区李埠镇长江龙洲垸河段引水到潜江市高石碑镇汉江兴隆段,地跨荆州、荆门两地级市所辖的荆州区沙洋县,以及省直管市潜江市

建设背景

用长江之水来填补汉江,缘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

引江济汉”工程旨在从长江干流中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向其第一大支流汉江“补水”。按照规划,工程从长江荆州段龙洲垸引水至汉江潜江段高石碑,全长67.1公里,主要任务是满足汉江兴隆以下生态环境用水、河道外灌溉、供水及航运需水要求。

建设历程

筹建

2009年9月,湖北省南水北调管理局在荆州市组建了湖北省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筹备),并由该办公室负责进口段和各枢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11月27日,“引江济汉”通航控制性工程已开始在湖北潜江市动工,这标志着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中的最大项目“引江济汉”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010年5月起,湖北省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建设管理处、引江济汉工程荆州段建设管理办公室、沙洋段建设管理办公室、潜江段建设管理办公室、汉江局建设管理办公室、仙桃段建设管理办公室陆续成立,各建管单位依据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积极开展所辖标段的征地拆迁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引江济汉工程的施工单位分多批次进场,第一批施工单位进场时间为2010年3月,最后一批施工单位进场时间为2012年11月。各施工单位进场后,均按照合同约定组建了施工项目部,筹备生产、生活营区建设工作,组织施工人员、设备、原材料进场。

大事记

2010年3月4日,引江济汉工程征地拆迁工作正式启动。

2010年3月26日,引江济汉工程开工典礼在荆州市李埠镇天鹅村隆重举行。副省长田承忠主持开工典礼,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主任张基尧在开工典礼上讲话,并宣布工程开工,省长李鸿忠致辞,原省委书记罗清泉、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省政府秘书长尹汉宁出席开工典。

2011年1月13日,引江济汉拾桥河枢纽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11年8月6日,进口段渠道标正式开工,腾升监理部签发开工令

2011年9月16日,拾桥河左岸节制闸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11年10月11日,引江济汉工程进口段35KV变电站正式入网,开始对进口段工程施工供电。

2012年4月6日,省南水北调局在武汉举行南水北调通水倒计时牌揭牌仪式,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只剩30个月时间。

2012年9月20日,拾桥河枢纽标围堰成功截流。

2013年6月3日,荆江大堤防洪闸标完成闸门吊装。

2013年11月27日,进口段泵站标第一批水泵主设备现场交货。进口段泵站建设正式进入泵组主设备安装阶段。

2014年8月8日,引江济汉工程进水节制闸3#闸门启动按钮,引江济汉工程实现应急通水,长江水首次反哺汉江。

2014年9月26日,引江济汉工程正式通水。

工程规模

引江济汉工程主要包含渠道工程、河渠交叉建筑物、进出口控制工程、进口段110KV线路、机电安装、金属结构、安全监测、房建工程、绿化工程等。

主要建设

渠道工程:土方开挖、渠堤填筑、混凝土衬砌、堤顶路面等。

河渠交叉建筑物: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房建施工等。

进出口控制工程:土方开挖、止水分缝板及预埋件、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土方回填、基础搅拌桩处理、金结设备安装等。

进口段110KV线路: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架线工程、附件安装、接地安装等。

机电设备:泵组设备、启闭机、清污机、起重机、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自动化控制及通讯等设备的安装。

金属结构:各建筑物的闸门(含工作门和检修门)及其埋件的安装。

安全监测:沉降计、渗压计、测缝计、位错计、土压力计、水尺、基点、标点、观测房等的施工。

房建工程: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砌体工程、墙面施工、门窗安装、屋面工程等。

绿化工程:沿引水渠道两侧渠坡及建筑物周边铺设草皮、植树等。

干渠

引江济汉工程等别为Ⅰ等,干渠主要建筑物按1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通航标准为:限制性Ⅲ级航道、通航1000t级货船和双排单列一顶二驳船队。

引江济汉干渠横跨的河流属于平原地区,干渠穿越河道时渠道的防洪标准,均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工程由引水干渠、进出口控制工程、跨渠倒虹吸、路渠交叉及东荆河节制工程等建筑物组成。沿线各类建筑物共计83座,其中各种水闸13座,泵站1座,船闸2座,东荆河橡胶坝3座,倒虹吸30座(其中河渠交叉26座,渠渠交叉4座),公路桥32座,生产桥24座,铁路桥1座。

引水干渠全长67.23公里,渠道设计流量350立方米每秒,最大引水流量500立方米每秒,补东荆河设计流量100m3/s,加大流量110m3/s。内坡坡比1:2~1:3.5,外坡坡比1:2.5。工程为Ⅰ等工程,主要建筑物均为1级建筑物。进口渠底高程26.10米,出口渠底高程25.00米,渠底宽60米,渠道内用砼块护砌,左岸渠顶设计宽7米,渠堤外坡脚有宽4米的绿化草为保护地,渠道以通水为主,兼顾灌溉与通航两种功能,可常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

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5719万m3,土方填筑1511万m3,混凝土 156万m3,钢筋制安3.98万t。

工程长江取水口将建设龙洲垸进水闸、泵站以及渠底宽60米的通水渠道工程,这将是除三峡工程外最大的水利、航运枢纽群。

工程意义

供水

“工程竣工后,长江水将由此汇入汉江,每年可补充汉江下游十多亿立方米水量。”湖北省南水北调局的官员称,“引江济汉”的进水设计流量为350立方米每秒,最大引水500立方米每秒。

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表示,“引江济汉”工程可基本解决中线一期工程调水95亿立方米对汉江下 游“水华”的影响,解决东荆河的灌溉水源问题,并缓解南水北调后中下游水量减少的矛盾。

引江济汉工程建成后,对工程沿线及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旱、防洪、航运、生态修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7月,湖北省持续晴热,面对特大旱情,从7月1日至8月31日,引江济汉工程累计引水14.6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东湖水量,500万亩农田、百万群众从中受益。

截至2018年8月15日8时,引江济汉工程建成通水近4年来,已累计调水118.19亿立方米,有效补充汉江中下游河段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了工程沿线的生态、灌溉、供水条件。

防洪

在防洪方面,引江济汉工程也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年7月,面对汛期内长湖水位居高不下的状况,引江济汉工程在成功应对拾桥河、西荆河、殷家河等中小河流汛情的同时,两次为长湖撇洪1.1亿立方米,相当于降低长湖最高洪水位0.4米,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航运

“引江济汉”工程起初设计只有通水功能,但为了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增加了通航功能:工程将按限制性III级航道标准建设,届时河道上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

这条人工河道也将因此成为通航运河,使长江与汉江中游之间的水运距离缩短600公里。而原计划47亿元的总投资,也将追加至60多亿。

引江济汉工程还极大改善了长江与汉江之间的航运条件。往返荆州和武汉的船舶,通过引江济汉工程河道直取汉江,航程缩短200多公里;而往返襄阳与荆州的航程则缩短600多公里。截至2018年7月底,引江济汉工程累计通航船舶25846艘次、船舶总吨1840万吨、货物1047万吨。

工程争议

调水补偿

根据中线调水初期规划,汉江上游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年北调水量将达90多亿立方米,而后期调水估计达130亿-140亿立方米,此方案拟在解决华北“受水区”京冀豫三省2030年前缺水问题。

但由于上游调水,汉江中下游水量、水位及水质均将面临大幅下降,仅在中游襄阳段,初期调水后的来水量即将减少26%以上。根据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届时仅一期取水就将减少汉江中下游1/4的水量,从而直接影响到该流域上千万人口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汉江中下游流域是江汉平原的核心区,这里有1200万人口、1700万亩耕地和众多工业基地,都将受到调水影响。”勘测局的一位人士表示。

2006年,一份涉及到“贡水区”利益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中下游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由湖北省上报到国家南水北调办公室。报告起草者、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沈晓鲤说,水量下降将直接影响汉江中下游流域城市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航运水利;此外,还会诱发“水华”、物种减少等生态灾难。

湖北方面提出把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纳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规划,并要求生态补偿。随即,四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这四项治理工程分别是:“引江济汉”工程、兴隆水利枢纽、汉江中下游航道整治与闸站改造工程,总投资预算为84亿元。2008年底,四项治理工程终获批,但湖北要求的21.57亿元的环保补偿资金则被压缩至4.39亿元。

此前,根据国务院2002年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线一期工程拟定于2010年通水;但最新确定的通水日期则推迟至2014年汛后。“这里面考虑到了‘引江济汉’等汉江治理工程的工期因素。”南水北调办的一位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耗资千亿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因陆续而来的补偿争议、生态影响及水源地移民等问题,通水日期已被一延再延。

江河格局

除了对工程实际效用的忧虑之外,“引江济汉”导致江河关系的变化,亦引发争论。

“南水北调不仅改变了流域间关系,也将重塑流域内江河生态与资源利益格局。”湖北沙洋南水北调办负责人说,诸多不可测生态风险尤其要做好预防。

“尽管补偿方案能有效增加下游水量,但自干流向支流引水而导致的江河关系变化,可能会导致新生态问题。”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认为。

一份生态报告显示,“引江济汉”工程可能会导致血吸虫从传统长江沿岸地区传播到汉江流域。

此前设计者普遍认为,“引江济汉”能有效改善汉江水量减少后的“水华”现象。但亦有专家表示,将水质并不理想的长江水引入汉江,可能导致汉江下游的水质变差。位处汉江入江口的武汉市,正是由于长江水质恶劣,才长期以来喝汉江水。

此外,水权补偿之争亦在困扰这条命运多绛的河流。“引江济汉”入江口上距丹江口水利枢纽尚有将近380公里江段,国家对这部分江段的水量减少问题尚缺乏直接补助措施。

“绿色汉江”会长运建立数年来一直在呼吁有关方面对汉江中游给予关注。“无论是引江济汉工程,还是汉江治理的其他补偿工程,主要受益的是汉江下游,而工业、农田更为集中的汉江中游却面临直接的水荒,如襄樊。”她说。

湖北已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报告,请求中央政府能够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帮助汉江建设更多的污染处理厂和生态修复设施。

水量减少

自“引江济汉”入江口潜江段,至天门、汉川,一直到武汉,这段汉江下游共长270公里。“其沿途有四个大灌区。工程的设计初衷,即在于保证这些灌区的农业灌溉在调水后基本不受影响。”湖北沙洋南水北调办负责人说。

但长江流域这些年来气候和水文变化,正在加大设计者对于工程实际效用的忧虑。

2007年3月17日,由于上游干旱来水减少,汉江中游襄樊段水位降至59.26米,跌破了80年来历史最低纪录。

由于上游干旱和水库蓄水的影响,调水还未开始,汉江中下游的来水总体上已呈下降趋势。全年引水量仅十多亿立方米的“引江济汉”工程能否补足下游的缺水量,亦待考验。

不过,更大的难题来自于长江干流水量减少。2009年10月7日,湘江长沙站水位仅为25.07米,跌破历史最低水位;三天后,赣江丰城段水位17.92米,比历史最低值还低0.17米。与此同时,长江干道从汉口到南京,均出现历史罕见枯水位,部分江段甚至出现船舶搁浅的情况。

湖北公安河道管理局原副局长(现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潜江分局局长)肖代文说,长江水系面临空前枯竭的态势,一方面缘于上游来水和中下游降雨量总体减少,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三峡大坝蓄水。

而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三峡蓄水时代的到来,长江流域各省已纷纷出台建坝计划截江蓄水。湖南开始在湘江上修坝,江西则计划在鄱阳湖上修建水利工程。

“这样虽暂时可以解决湘赣用水的问题,但会使长江中下游的水问题更加严重。今后武汉、南京壮阔的江面也许会变成一条水沟。”WWF武汉项目办公室主任雷刚不无忧虑。

经过中下游河口的人为拦蓄、灌溉分流之后,逐渐减少的长江水量将对汉江的补水大打折扣。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引江济汉”本身亦是对日渐衰落的长江水量又一次人工分流。

此外,由于三峡工程具有拦沙功能,其下泄清水对下游河道的冲刷力度加大,致使河道将越变越深、且崩岸增多,这将直接影响到“引江济汉”航渠引水口水位。

湖北省南水北调局官员说,出于对三峡影响因素的考虑,“引江济汉”工程计划于引水口处兴建一座200立方米/秒的提水泵站,以满足河道水环境(2-3月)和春灌期(4-10月)的用水量。而这将增加一笔不菲运行经费。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荆江 南水北调 航运 李埠镇 高石碑镇 荆州 荆州区 沙洋县 潜江市 引江济汉 湖北省 李鸿忠 蔡其华 尹汉宁 干渠 坡脚 通航 东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