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张立文:一级教授、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代表作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周易帛书今注今译》、《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等。

学术简历

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著名哲学史家。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在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任教。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批为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国际退溪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

在50多年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中,建构了中国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新人学的理论思维体系,率先建构了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和危机(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的和合学哲学体系,培养了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进修生近百名。

主要专著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新人学导论》、《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人道篇)、《中国近代新学的展开》、《周易思想研究》、《周易帛书今注今译》、《宋明理学研究》、《宋明理学逻辑结 构的演化》、《朱熹思想研究》、《朱熹评传》、《心学之路——陆九渊思想研究》、《朱熹与退溪思想比较研究》、《退溪哲学入门》、《李退溪思想研究》、《戴震》、《正学与开新——王船山思想研究》、《和合与东亚意识》、《中国和合文化导论》、《和合哲学论》、《自己讲、讲自己——中国哲学的重建与传统现代的度越》、《张立文文集》38辑(中文版)。主编、合著:《中国学术通史》(六卷本)、《道》、《理》、《心》、《性》、《天》、《变》、《气》、《中外儒学比较研究》、《退溪书节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丛书》、《传统人与现代人丛书》、《东亚哲学与21世纪丛书》等40多本。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著作多次获北京市、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和国际退溪学学术奖。被收入国内各种名人录及英国剑桥、美国、印度名人录。

学术讲座

《儒家“仁”与“和”的思想》、《和合学的研究方法》、《五四运动对现代青年的启迪》、《和合学的现代价值》、《中国哲学的自己讲、讲自己》

出版著作

1. 《走向心学之路》张立文著,中华书局,1992.

2. 《朱熹思想研究》张立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自己讲讲自己 中国哲学的重建与传统现代的度越》张立文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周易思想研究》张立文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5. 《中国哲学史新编》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张立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7.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人道篇)》张立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988.(人道篇), 1996年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8. 《戴震》张立文著,东大图书公司,1991.

9. 《中国学术通史》张立文主编,人民出版社 ,2004.

10. 《中国和合文化导论》张立文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1. 《正学与开新》张立文著,人民出版社 ,2001.

12. 《新人学导论》张立文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3. 《宋明理学研究》张立文著,人民出版社,2002.

14. 《宋明理学逻辑结构的演化》张立文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3.

15. 《圣境 儒学与中国文化》张立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

16. 《帛书周易注译》张立文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17. 《空境 佛学与中国文化》张立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

18. 《和境 易学与中国文化》张立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

19. 《和合哲学论》张立文著,人民出版社,2004.

20. 《和合与东亚意识》张立文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 《和合学(上下卷)》张立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2. 《周易与儒道墨》张立文著,东大图书公司,1991.

23. 《传统学引论》张立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4. 《玄境 道学与中国文化》张立文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

25. 《中国近代新学的展开》张立文著,东大图书公司,1991.

26. 《和谐、和合的中华哲学资源》张立文著,《中国哲学年鉴》2007.

27. 《弘扬中华和谐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张立文著,《光明日报》2008.4.22.

28. 《性》,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 《天》,主编,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版。

30. 《气》,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 《道》,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 《朱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33. 《李退溪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1997年12月版,1999年北京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4. 《中外儒学比较研究》,主编,东方出版社,1998年6月版。

近期发表的论文:

35. 《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朱舜水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36. 《性和道德》,《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1995年

37. 《关于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学》,《儒学与21世纪—孔子2454儒学会议论文集》,1996年

38. 《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合学源流的考察》,《中国哲学史》,1996年1-2期

39. 《退溪教育思想与未来教育》,《孔子研究》,1996年第2期

40. 《论朱熹与王守仁思维理路之同》,《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3期

41. 《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与对话》,《21世纪中国战略大策划(大国方略)》,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

42. 《王阳明与周道通答问书》,《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

43. 《王船山的本体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44. 《绪论—道学的涵义和人文精神》,《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5. 《“东亚意识”何以可能?--<亚文>发刊之际的感想》,《亚文》,1996年第一辑

46. 《辩证性与唯物性相联系:中国传统哲学的物质》,《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6期

47. 《帛书<易传>的人文精神》,《国际儒学研究》,1996年10月

48. 《王阳明全集前言》,《中国智慧精粹文库》,《王阳明全集》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

49. 《关于和合美学体系的构想》,《文艺研究》,1996年第6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4期

50. 《叶适年谱序》,《叶适年谱》,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51.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化解人类冲突之道》,《长白论丛》,1997年第1期

52. 《儒学精华前言》,《儒学精华》,北京出版社1996年2月版

53. 《中华”和合”精神的现代价值》,《人民政协报》,1997年2月24日

54. 《和合学:新世纪的文化抉择—关于一种文化战略选择的访谈》,《开放时代》,1997年1月号

55. 《全球视野之中国文化新课题》,《文化中国》(加拿大)1997年3月号

56. 《中国哲学范畴生命,模式,基础的探讨》,《哲学与文化》.(台北)廿四卷第五期,1997年,五月

57. 《儒家伦理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中国文化报》1997年6月14日

58. 《粟谷 大同平和思想 21世纪》(韩文)《粟谷正论》.1997,1,创刊号(韩国)

59. 《宋明理学心性论.序》,巴蜀书社1997年3月版

60. 《本体功夫论.序》,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61.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5期

62. 《民族文化的存在何以可能》,《今日东方》1997年第5期;另载《亚文》第五辑

63. 《王船山的性命论》,《船山学报》,1997年第2期

64. 《王阳明”致良知”论》,《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年贵州教育出版社

65. 《东亚意识与和合精神》,《学术月刊》1998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5期

66. 《王船山易学思想略论》,《国际易学研究》(第三辑),华夏出版社1997年7月版

67. 《中国文化现状和未来的思考》,《深圳特区报》,1997年11月19日;《现代哲学》1998年第1期

68. 《和合学:传统与现实融突的化解—张立文教授访谈录》,《中国文化报》1998年2月28日

69. 《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2期

70. 《朱熹的智慧》,《光明日报.理论周刊》,1998年4月10日;《新华文摘》1998年第7期

71. 《阳明学的和合精神与未来社会》,《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2期

72. 《关于儒学是”学”还是”教”的思考》,《文史哲》1998年第3期

73. 《世纪末的两次”大地震”—祝贺<中华文化论坛>公开发行》,《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

74. 《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价值和科技》,《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3期

75. 《化解价值冲突的和合学—和合学的创立者张立文教授访谈录》,《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3期

76. 《中国哲学几个问题的研究评析》,《人民日报》,1998年7月11日;《新华文摘》,1998年第9期

77. 《中华文化如何回应21世纪的三大挑战》,《中国评论》(香港),1998年6月

78. 《论朱熹哲学的时代精神―<朱熹评传>前言》,《文史哲》,1998年第4期

79. 《郭店楚墓竹简篇题的认定》,《人民政协报》,1998年8月3日

80. 《论朱子与奇高峰哲学思想的关系》,《韩国学论文集》第七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81. 《王船山的体认论》(上,下),《哲学与文化》第25卷第10期,1998年10月,第十二期,1998年11月

82. 《论郭店楚墓竹简篇题和天人有分思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6期

83. 《戊戌变法的精神价值》,《光明日报》,1999年2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84. 《和合人文精神与21世纪》,《科学、经济、社会》,1998年第4期

85. 《儒家伦理精神》,《大众日报》(山东),1999年1月25日

86. 《生命就在于创造》,《哲人忆往》,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87. 《略论郭店楚简的仁义思想》,《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

88. 《论舜水的意蕴―为纪念朱舜水诞辰395周年而作》,《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朱舜水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9. 《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化》,《中国哲学的继承与创新―纪念石峻教授80华诞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90. 《中国伦理学的和合精神价值》,《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91. 《读<中华早期和合文化>》,《当代学术信息》(浙江社科院)1999年第2期

92. 《中华早期和合文化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3. 《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中国文化报》,1999年5月20日

94. 《论王船山的经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新论―朱伯 教授75寿辰纪念文集》,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

95. 《王船山哲学的定位》,《中国哲学的诠释与发展―张岱年先生90寿庆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6. 《论“大礼仪“与朱熹王阳明思想的冲突》,《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1999年6月;《张 年谱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97. 《石峻与中国哲学研究》(合写),《光明日报》1999年6月18日

98. 《同易的智慧》,《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6期

99. 《中国无神论与有神论斗争的思想特征》,《人民日报》,1999年8月2日;《光明日报》,1999年8月2日

100. 《融突和合与波浪哲学》,《龙、<易经>与中国文化的起源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1. 《生命的价值与理想―谈中国人生哲学丛书》,《文汇读书周报》,1999年9月18日

102. 《王船山哲学的儒学特质》,《孔子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版

103. 《论简本<老子>与儒家思想的互补互济》,《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出版,1999年版

104. 《营造文化氛围,吸纳各方英才》,《走好新世纪的路―温州人的现代化》论文集,1999年9月,政协温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105. 《本体诠释学,场有哲学与和合学》,《哲学杂志》(台北),第29期,1999年夏季号

106. 《超越与创新―答李存山先生》,《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

107. 《百年中国文化哲学》,《深圳特区报》,1999年10月31日

108. 《超越与呼唤―百年中国哲学研究与未来走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09. 《东亚和合哲学与新千年》,《深圳特区报》2000年1月9日

110. 《戴学纵横序》,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11. 《善恶之上――胡宏性学理学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月版

近期著作:

1. 《论罗从彦的内圣外王之道》 ,《孔子研究》2006年第5期

2. 《儒家“中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学术与研究》2007年第5期

3. 《弘扬中华和谐文化建设中华共有精神家园》,《光明日报·理论》2008年4月22日

4. 《中国哲学的和合学》,日本九州大学《中国哲学论集》2007年12月

5. 《和合经济与儒家伦理》,《哲学动态》2008年第6期

6. 《墨家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国学》2008年7月7日

7. 《道德之意—论五经的核心话题》,《中华国学研究》创刊号2008年10月

8. 《浅谈宋明理学的分系》,《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0日

9. 《诗经之德》,《光明日报》2009年8月17日

10. 《国学之原的求索—由六经开出中华国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1. 《以他平他谓之和》,《世界汉学》2009年秋季号

12. 《先秦哲学思潮元创期的人文语境》,韩国《栗谷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9年

13. 《管子道德和合新释》,《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2期.

14. 《安身立命的开显—论邵雍的先天之学》,《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3期

15. 经学的生命与选择—<公羊春秋>的时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6. 《哲学创新的三人维度——以儒学为什么例,《人民日报》2010年12月31日

17. 《儒学的生命在于创新论》,《光明日报·国学》,2011年1月24日

18. 《和合学——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1月

19. 《鹤山思想的真精神》,《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2月

20. 《十方世界是全身——评五卷本的<东方哲学史>》,《世界哲学》,2011年第3期

21. 《和合与对话》,《文史哲》,2011年4月。

立项项目

1、张立文:中国古代的德治和法治

2、张立文:东亚哲学与21世纪

3、张立文: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

4、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东亚哲学与21世纪》(1996- 2000年)

获奖项目

1、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著作,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部级)

2、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著作,1998年,国家社会科科基金项目优成果奖三等奖(国家级)

3、张立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著作,1998年,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国家级)

4、张立文:《李退溪思想研究》,著作,1998年,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省部级)

5、张立文:《朱熹评传》,著作,2000年,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省部级)

6、张立文:《正学与开新——王船山哲学思想》,著作,2002年,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省部级)

7、《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著作,2011年5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自述研究历程

我研究朱熹思想先后35年有余,其间既有神交的愉悦,也有遭害的悲愤,更有智慧闪光的启迪和人文精神的涵溉。我之所以选择了朱熹思想,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分合变奏,全息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深沉忧患。朱喜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南宋时期。"积贫积弱"的政治经济、"半壁江山"的分裂格局和"学绝道丧"的纷乱态势,都迫使思想家自觉而勇敢地担当起"当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使命,回应历史挑战,化解价值冲突,重建精神家园。朱熹以求理、求实、主体、力行和开放等一系列学术精神,建构了"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形上学体系,用"天理"二字成功地融摄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出色地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汉唐训诂学向宋明义理学的理论转型,极大地显示了中华和合思想内在的生命智慧和无限的变易潜能,为中国古代社会后七百年的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强大的道德精神支柱。诚然,朱熹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历史现象,随着其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消逝,早已凝固成为文本"化石"。但是,作为道德传统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它所映射出来的民族文化精神,在经历了炼狱般的煎熬之后,定会冲破僵死的化石文本,在新时代的地平线上逢勃升起,不断获得新的生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质上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痛苦转生。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的提出,旨在为这一艰难的转生寻求合适的"助产术"或"点金术"。因此在《朱熹思想研究》前言里,我曾这样写道:"点中国哲学思想资料之'石',而成科学的中国哲学史之'金'。"然而,要想点石成金,欲使枯杨生,没有"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的大过勇气,没有"死去活来"的学问磨炼,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从1981年到1989年,兀兀寒暑,漫漫春秋,反复沉思,勤劳笔耕,我以太史公"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意志砥励,以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精神鞭策,先后完成了十余部著作,累计近四百万言。历经千难万险,饱尝千辛万苦,终于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从范畴逻辑结构网络上自家体贴出"和合"二字,随即创立和合学,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生找到了落脚点和安顿处。

《走向心学之路》

书名:走向心学之路作者:张立文著ISBN:7-101-00800-3价格:8.70发行地:北京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1992页数:412页开本:20厘米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行业人物 中国文化书院 中国哲学史新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国际儒学研究 华夏出版社 社会科学家 浙江大学学报 张岱年 南昌大学学报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中华国学研究 苏州大学学报 中华民族精神 朱喜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价值冲突 三教文化 遁世无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