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牵牛,学名 Pharbitis nil(L.)Choisy ,又名牵牛花、喇叭花(各地统称),系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草本,全身具短毛。叶互生,心形,通常3裂。花冠呈漏斗状,花色众多,有蓝、红、紫、白等,亦有混色。蒴果,种子卵状三棱形,常黑褐色,有药用价值。

喇叭花花色艳丽,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在我国南北都有种植, 是城乡庭院最常见观赏植物之一,常用于阳台、窗台、棚架、篱笆绿化。

形态特征

喇叭花为一年生缠绕草本,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

  喇叭花的叶宽卵形或近圆形,深或浅的3裂,偶5裂,长4-15厘米,宽4.5-14厘米,基部圆,心形,中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渐尖或骤尖,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裂口锐或圆,叶面或疏或密被微硬的柔毛;叶柄长2-15厘米,毛被同茎。

  喇叭花的花腋生,单一或通常2朵着生于花序梗顶,花序梗长短不一,长1.5-18.5厘米,通常短于叶柄,有时较长,毛被同茎;苞片线形或叶状,被开展的微硬毛;花梗长2-7毫米;小苞片线形;萼片近等长,长2-2.5厘米,披针状线形,内面2片稍狭,外面被开展的刚毛,基部更密,有时也杂有短柔毛;花冠漏斗状,长5-8(-10)厘米,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管色淡;雄蕊及花柱内藏;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无毛,柱头头状。

  喇叭花的花期6—10月。

喇叭花的蒴果近球形,直径0.8-1.3厘米,3瓣裂。种子卵状三棱形,长约6毫米,黑褐色或米黄色,被褐色短绒毛。

生长习性

喇叭花生性强健,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通风适度,对土壤适应性强,较耐干旱盐碱、不怕高温酷暑、属深根性植物, 好生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禁忌积水。

地理分布

我国除西北和东北的一些省外,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生于海拔100-200(-1600)米的山坡灌丛、干燥河谷路边、园边宅旁、山地路边,或为栽培。本种原产热带美洲,现已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群种介绍

喇叭花最早出现于美洲,全国都有分布,基本为野生。

颜色分类

全国各地的不同的花色(如:蓝、绯红、桃红、紫、紫或斑愉混合色)

主要品种

裂叶牵牛、圆叶牵牛、大花牵牛

繁殖方式

喇叭花的繁殖方式为播种、栽植,但以播种为多。

播种:先将种子浸温水4~6小时或用硫酸处理,播种后覆土约1公分,保持土壤温湿,5~6天后发芽,本叶二枚可移植,株距30公分。

发芽适温:20~25℃ 播种期:春、夏;

生长适温:22~34℃ 开花期:夏、秋

栽植:选择排水良好的培养土,给于充分日照和通风良好的环境,生育期盆土表面略干时需灌水,半个月施稀液肥一次,氮肥不宜太多,以免茎叶过于茂盛。盆栽需设支柱撑着。

栽培技术

栽植:需要选择土质蓬松,排水良好。

浇水:土质表面略干时需浇水

施肥:半个月施稀液肥一次

修剪:当主蔓生出7~8片叶时进行摘心,留4片叶,待长出3个支蔓后再留4片叶进行摘心。

主要用途

药用价值

牵牛花的药用价值较高,明代吴宽写诗赞道:“本草载药品,草部见牵牛。薰风篱落间,蔓出甚绸缪。”

现代药理研究分析,牵牛子含有牵牛子甙、牵牛子酸甲、没食子酸。

裸麦角碱、野麦碱等成分,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有强烈的泻下作用。服用时一定要严格按量,不可多服,牵牛子的药用名称为二丑、黑丑、白丑。黑丑为黑牵牛子,白丑为白牵牛子,二丑为黑白丑的混和物。

种子为常用中药,名丑牛子(云南)、黑丑、白丑、二丑(黑、白种子混合),入药多用黑丑,白丑较少用。有泻水利尿,逐痰,杀虫的功效。

食用功效

具有泻下、利尿、消肿、驱虫等功效,主治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等症。 炮制牵牛子: 取原药材,拣去杂质,用清水洗净泥土,晒干。炒牵牛子,取牵牛子,置炒药锅内,用微火加热翻炒至微鼓起、透香气、显火色时,取出,摊凉。成品偶见焦黄色。炒后,可缓和其利水通便的作用。

性味:性寒,味苦。

功用:归肺、大肠经;有小毒;泻水,驱虫

主治:适用于腹水、腹胀便秘、蛔虫病等。

牵牛子含棕榈酸、赤霉素甲3、赤霉素甲20、赤霉素甲26、甲27,牵牛子酸丙、丁等。虽有小毒,但可治水肿、痰满喘咳、便秘、蛔虫、?虫、脚气等症。孕妇及气虚脾虚者忌服。

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可见,在夏天的众多 花草中,牵牛花可以算得上是宠儿了。

植物文化

喇叭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喇叭花源于一对姐妹解救了一个青牛妖精将它用来为大家耕地得到丰收,但是她们俩却被责罚化作一朵朵生活在田野的花朵,因此喇叭花又形象地被称为牵牛花。喇叭花的象征意义也非常地正面和积极,它是一种朝开夕落每天如此执着而坚持地开花谢花,从来不曾消极对待,虽然自己很平凡不及其他花朵名贵艳丽但是很勤劳、坚强和朴实得到很多人的喜爱。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自然 生物 旋花科 硫酸 消肿 水肿 肾炎 肝硬化 便秘 火色  大肠 驱虫 腹水 蛔虫病 棕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