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菲律宾人,指居住在菲律宾的各族人民,属于南岛语系民族,总人口超过一亿(2012年)。马来人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及外来后裔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 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拉丁字母的文字。英语为官方语言,政府文告、议会辩论和主要报刊均使用英语。国民约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历史溯源

现居住于菲律宾群岛的民族全部为外来移民后裔,其中最早的移民是尼格利陀人,约在两万多年前从连接亚洲大陆的陆桥迁入,带来旧石器时代后期文化,其后裔为今日的阿埃塔人。公元前3000年纪至前1000年纪,先后有两批原始马来人从海上迁入,带来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后裔为今日的邦都人、卡林加人、伊隆戈特人、巴戈博人、曼达亚人、布基农人等。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又有3批新马来人迁入,带来金属工具、阶级制度和文字,新马来人的后裔占现今菲律宾人口的大多数,伊富高人比萨扬人、他加禄人、伊洛卡诺人比科尔人以及14世纪信仰伊斯兰教的摩洛人等皆是新马来人的后代。除此以外,中国南方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海商,也对菲律宾民族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殖民者东来后,一些非亚洲族群进入菲律宾,更是加强了菲律宾民族渊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民族特征

这些不同来源的人们有的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有些则互相混合,并不断吸收以后陆续迁入者的文化和血统,社会发展达到较高水平。3世纪时,菲律宾人即与中国有友好往来。中国宋代赵汝适《诸蕃志》中已有关于民都洛岛麻逸国的记载。当时菲律宾人已输入中国瓷器和其他商品。其后,在东南部又建有苏禄国,在班乃岛建有马迪加亚斯国,在北部和中部建有吕宋和冯嘉施兰等国。14世纪后有大批中国移民迁入,参加当地的经济开发。1521年遭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宾人民奋起抵抗, 率队入侵的F. de麦哲伦在此次进犯中毙命。 自1565年起受西班牙殖民统治达 330多年。1896年以A.博尼法西奥为首的 “最尊贵民族儿女协会” (“卡蒂普南”)发动反西班牙殖民者大革命,于1898年宣布独立。其后又开展反对美国侵略、保卫独立的斗争,失败后,自1901年起受美国殖民统治达40多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占菲律宾,菲律宾人又进行抗日游击战争,于1946年获得独立,建立菲律宾共和国

主要民族

米沙鄢人

米沙鄢人,又称维萨亚人,是菲律宾最大的民族。人口301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39%,主要分布在萨马岛保和岛宿务岛内格罗斯岛和帕奈岛。近代以外米沙鄢人不断从这些原住岛向附近岛屿移民,移民较多的是棉兰老岛、巴拉望岛苏禄群岛。米沙鄢人使用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米沙鄢语。米沙鄢语分为许多方言,各方言差别极大,几乎是不同的语言。而且讲不同方言的居民,在民族学上也有某些差别。在米沙鄢群岛上居住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宿务是米沙鄢人分布区内最大的城市,是菲律宾的第二大城市,还是米沙鄢群岛的文化中心。这里有省级最高学府、国家图书馆分馆、气象站等。米沙鄢人主要从事农业,经营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椰子、烟草等。竹编、草编是米沙鄢人传统的手工业。各种规格的菲律宾席子驰名世界。米沙鄢人大部分信仰天主教,但仍保留万物有灵信仰的残余影响。设家庭祭坛,供奉祖先。

他加禄人

他加禄人是菲律宾第二大民族,人口2200万,主要分布在吕宋岛中、南部地区。所使用的他加禄语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1937年被选定为国语基础语言。80%以上的他加禄人信仰天主教,因此比较隆重的节日都与天主教有关。他加禄人是公元前三世纪由亚洲大陆迁徙来的新马来人后代,大部分混有西班牙人和华人血统。该民族文化上深受西班牙和美国影响,是菲律宾各民族中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城市里的他加禄人大多经商或在政府机关工作,许多人在政府里担任领导职务。

伊洛克人

伊洛克人是菲律宾第三大民族,人口有770 万,使用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伊洛克语。伊洛克人原居住在吕宋岛西北部地区,后逐渐移向卡加延河谷地,以及棉兰佬岛等其他岛屿。伊洛克人广泛信仰天主教中菲律宾独有的教派——阿格里佩教。亦称菲律宾独立教。 菲律宾天主教徒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创立此教派,因主张民族独立,被称为“菲律宾独立教”。

比科尔人

比科尔人是菲律宾第四大民族,使用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比科尔语,有多种方言,人口总数为370万。多数比科尔人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比科尔人分布在吕宋岛东南部沿海地区、比科尔岛以及卡坦端内斯岛、马斯巴特岛上,系铁器时代来自中国台湾的南岛语民族后裔,其中一些混有华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血统。由于地处台风地带,比科尔地区是菲律宾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居民主要从事农业。

摩洛人

菲律宾的摩洛人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集团,包括许多民族。 “摩洛”为西班牙所取,意为信伊斯兰教的摩尔人。摩洛人分布在棉兰佬岛西部和西南部,人口总数为327万多人,是由接受伊斯兰教的当地居民和来自印尼、马来亚的马来人混合而成的,使用多种不同的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语言,有阿拉伯字母组成的文字,有独立的司法和教育系统。

邦板牙人

邦板牙人分布在吕宋岛的中央平原,所使用的邦板牙语,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语音与他加禄语相似,人口总数为240万。大部分邦板牙人是天主教徒。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邦板牙人是有名的勇敢的战士来源地,在殖民军中有一支邦板牙分遣队帮助守卫马尼拉,抵抗林凤的进攻,也帮助西班牙人同荷兰人、英国人及穆斯林袭击者战斗。在近代邦板牙人和他加禄人一样在菲律宾革命中扮演着主要角色。邦板牙人现在已经逐渐同化于他加禄人之中,其社会经济水平较高,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米和蔬果。手工业发达,刺绣工艺达到很高水准。邦板牙人因其烹饪才能而出名,邦板牙地区盛产美味又独特的食物。

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是菲律宾最古老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吕宋岛东北部山区,以及棉兰老、民都洛、巴拉望、内格罗斯等岛屿的山林地带。总人口约10万,但是没有官方统计数据,因为要统计边远又隐居的部落群体有很大的困难,很多部落与外界没有联系。尼格利陀人与非洲的俾格米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包括身材矮小(尼格利陀人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5米,俾格米人身高1.4米),肤色黝黑,头发卷曲。但他们的起源和前往亚洲的迁徙路线还是一个尚无结论的问题。他们原有自己的语言,后改说南岛语言,无文字。信仰原始宗教。他们至今仍保持渔猎生活,同时也有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种植旱稻、玉米等,并会驯养家禽。

华人

菲律宾华人,可以说遍布全菲各地。据统计,目前在菲律宾人口的华人约有百万,其中先祖来自福建闽南者(泉州、漳州、厦门)十之八九,当中又以泉州为最。在所有菲律宾华人之中,不论其已否菲化,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属闽南裔;其余约百分之十,以广东籍为多,其它省籍为数无几。闽南语(当地称福建话)是菲华社区的通行语。菲律宾华人虽然是少数人口,但却控制着菲律宾主要的经济命脉。

福建籍华人中,以原属泉州府的三邑(晋江、惠安、南安)等县最多,大部份居住在吕宋岛,尤其是大马尼拉地区,所经营的工商业和文教事业,也以在大马尼拉地区的最为发达。原属泉州府同安县漳州府龙溪、海澄(今合并为龙海市)等,以及厦门、金门,大多数在中部维萨亚斯地区的宿雾等地,和民答那峨岛各处。

经济发展

菲律宾人以农业为主,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种植水稻、玉米、可可、甘蔗、烟草、椰子和马尼拉麻。渔业和手工业发达,刺绣工艺著名。近年来,现代工矿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得到发展,并在积极勘探石油资源。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社会 民族 马来人 他加禄人 他加禄语 菲律宾群岛 尼格利陀人 阿埃塔人 阶级制度 伊富高人 比萨扬人 伊洛卡诺人 比科尔人 摩洛人 赵汝适 民都洛岛 麻逸国 苏禄国 菲律宾共和国 米沙鄢人 萨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