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读碟》的作者刘伟馨以个人化的品味,挑选世界影坛经典或时下热门的文艺片佳作进行解读,或以导演,或以专题,或以类型,比较、赏析。不仅对你选购碟片有一定的介绍、推荐作用,同时,也对你企望进一步了解、欣赏电影,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在缤纷灿烂的电影世界,此书总能采撷到属于你的鲜花。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读碟》挑选世界影坛经典或时下热门的文艺片佳作进行解读,或以导演,或以专题,或以类型,进行比较、赏析,或许对读者选购碟片有一定的介绍、推荐作用,同时,也对他们企望进一步了解、欣赏电影,提供一个方向。当今社会,看电影,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的日常文化消费和娱乐活动之一,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有那么多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最优秀的电影。

作者简介

刘伟馨,文学硕士,新民晚报主任编辑。下过乡,上过大学,读过研究生,做过大学教师,当过画报记者,现从事编辑工作。著有《圣者与凡人的对话·我该怎么办》等书

图书目录

前言:读碟的日子

  2009年

  送死者去旅行的人

  别样的视角

  时光与爱

  ‘底层生活影像

  在火车上

  美好艳阳天

  别对我撒谎

  来自记忆的伤痛

  硬汉伊斯特伍德

  电影院

  克鲁佐:法国的希区柯克

  别把爱情当傻瓜

  罗曼·波兰斯基

  爱情不老

  永远不会凋零

  抵挡与坚守

  2010年

  母与子

  寻爱之旅

  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

  血色迷雾

  革命、梦想和爱情

  谜一样的双眼

  不是“混蛋”,不是“罪恶”

  成长教育

  身与心的呼唤

  围困

  难测女人心

  美妙的足球

  除了笑,还有沉思

  伊文思:飞翔的荷兰人

  朝着一个方向

  这就是女人

  华人侦探陈查理

  1942年的夏天

  忘年恋

  最后一站

  新浪潮大师夏布洛尔

  绝望与希望并存

  千禧年三部曲

  在苦难中求生

  夜色重重

  小杜丽

  2011年

  你遇见爱了吗

  不仅仅是一首诗

  圣殿春秋

  好看的印度电影

  别让我走

  生死边缘

  更好的世界

  “二战”沉船

  看“恶人”“告白”

  人生万花筒

  朝鲜电影

  孩童影像录

  好莱坞大亨

  爱,并不容易

  放大以后

  是枝裕和的“茶泡饭之味”

  肯尼迪家族

  经典《简·爱》

  辩护律师

  我是爱

  穿风信子蓝的少女

  忘情毕加索

  午夜巴黎

  精英部队

  遭遇陌生人

  最新波洛探案剧

  2012年

  一次特别行动

  特别的母爱

  看伍迪的电影

  电影旅人安哲罗普洛斯

  瑞典神探维兰德

  秘境里斯本

  让·雷诺阿和他的《游戏规则》

  土耳其乡间往事

  战争之痛

  英剧《泰坦尼克号》

  悲伤的“电影诗人”萨金塞夫

  特吕弗伤感的爱情电影

  三丁目的夕阳

  沉重的影像

  好时代坏时代

  玛丽莲·梦露

  波兰经典电影

  名著新改编

  近期韩国电影

  米娅三部曲

  战争寓言和纪实

  重看老译制片

  生老病死

  人与马

  黑色电影

  泰西内复杂的情感关系

  2013年

  另一种电影趣味

  像童话,像寓言

  声音的灵魂

  各国电影风采

  林肯传记片

  奥斯卡获奖短片

  电影之眼

  两个希区柯克

  复眼黑泽明

  伯格曼早期电影

  后记:看电影,美妙的时光

后记

看电影,美妙的时光

  编完书稿,竟然有些意犹未尽。我的读碟,算起来不过十多年的时间,而我看电影的历史,却要长好多,几乎从童年就开始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时候看电影的经历,影响了我对电影的态度,以致看电影贯穿了我一生的各个阶段。从前,我藏书,出入旧书店,现在,世界各国的电影碟片,堆积案头、书橱,看电影的情结,仿佛越结越深,挥之不去了。

  看电影,既是我少年时代的消遣娱乐方式,又应该被看作是对一种存在或不存在的精神理想的追求。“文革”期问,绝大部分电影遭禁,但电影院没有关门,上电影院看电影仍是我的精神需求,或者说,是幼小心灵对声光影世界的一种仰慕。记得,当大人买好票,于是,等待看电影的时间,成了我一段企盼的甜蜜。我想象着电影的开始,想象着电影院渐渐暗下的灯光,想象着白色银幕上闪现了活动的人影和画面。就算是手中的电影票,不管是蓝色的、黄色的,还是其他什么颜色的,我都视若最珍贵的财富,是天底下最丰富的颜色。

  我那时住在上海的“南阳桥”,附近的电影院,像中华、大众剧场、蓬莱、长城、建国、嵩山电影院(现在全都拆了),都留下了我的踪迹。电影票价不贵,纪录片大概5分,故事片只要1毛。我常去的是中华剧场,它不能算是设施好的电影院,但因为近,我只要从弄堂里穿出去,就可以看见它的大门了。大热天,我们还是喜欢去上海音乐厅。尽管要走上一段路,因为那里冷气开放,我们宁愿路上出汗,也不愿看电影时手里摇着纸扇。那时,空调并不普遍,也很新鲜,看电影能享受“冷气”,看电影前能买一根4分钱的赤豆棒冰吃,在我看来,就是盛大的节日,也不过如此。

  我们那个时代,其实放映的电影很少,大多是纪录片,比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接见外宾的新闻简报等,也有少量的“文革”前拍摄的故事片。其中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嘎》《鸡毛信》等。这些影片我不知看过多少遍了。《地道战》《地雷战》那时叫教学片,在我看来,它们具有新奇和激动人心的内容,四通八达的地道,无所不在的地雷,让日本鬼子吃透了苦头。在我们小孩的梦想中,如果发生战争(当时正好在备战“深挖洞”——挖防空洞),我们就可以家家户户打通挖地道,就可以在弄堂里、水斗旁、竹篮下埋上地雷,让美帝(美帝国主义)和苏修(苏联修正主义)通通完蛋。那时,外国电影有苏联的《列宁在十月》 《列宁在1918》,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创伤》《广阔的地平线》,朝鲜的《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看不见的战线》《摘苹果的时候》,越南的《森林之火》《阿福》等。看《列宁在十月》,最激动人心的是汽笛声中,工人从四面八方冲出、拿着武器对准军警的场面;看《列宁在1918》,瓦西里那句“面包会有的”,成了我们嘴上的流行;看《海岸风雷》,让家中的老大没了面子.因为片中老大是叛徒;看《广阔的地平线》,那句“下班回家洗个澡,好像穿件大皮袄”,让人开怀大笑。《森林之火》中,那个巫婆跳神时, “妖魔鬼怪快走开”的叫喊,让人恐惧不安。《看不见的战线》里阴险的“老狐狸”,《鲜花盛开的村庄》里可笑的“600工分”,《卖花姑娘》里悲惨不幸的“卖花姑娘”……感谢那时的外国电影,让我们触摸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的童年、少年时代充满了色彩。

  对电影的爱好,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追寻。小时候,为了看开禁的几部电影,比如《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铁道卫士》,我会赤着膊,穿着拖鞋,拿着钞票,在几家电影院门口串来串去等退票,等到了,兴高采烈;等不到,只好在外面探头探脑,听听电影院里传来的对白和音乐,也满足了。

  在我的记忆里,有两部电影的票子很难弄到,都是罗马尼亚的,一部是《多瑙河之波》,一部是《爆炸》。当时,有人用20张其他电影票才能换取一张《爆炸》,之所以如此吃香,也就是影片里有拥抱接吻的镜头,现在这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了。

  成年后,电影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伴侣,“文革”后期摄制的《火红的年代》《青松岭》《艳阳天》《战洪图》放映,每出一部都去看。“文革”结束,电视里播出开禁的老片《天山上的红花》《洪湖赤卫队》,那时我已到上海郊区的农场工作,吃完饭,我们都早早去电视机旁占位子。高考恢复考上大学,我们学校东部礼堂,留下了我最多的足迹。那时国产新片方兴未艾,经典老片重放光彩。凭中文系学生身份,还可享受到上海“新光”影剧院看内部外国电影的待遇。后来,我去武汉读研究生,刚到学校,就有山西同学拉我去看电影。当时,武汉的大学,很少在室内放电影,一般都在露天。看电影的序幕拉开,只见四面八方涌出许多学生,他们人手一把椅子,或扛在肩上,或举在头顶,或斜挂后背,浩浩荡荡,轰轰烈烈,我看得有点目瞪口呆。

  现在,我在自家的客厅、卧室,继续我的电影梦,夜晚,我把淘来的碟片放进机器,把身体埋进沙发,就是我最享乐的时光;闲暇,我整理、归类珍贵的碟片,就是我最风光的时候;电脑旁,我记下关于电影的思考,就是我最严肃的时刻……对我来说,在电影的世界里,让生命随岁月一同老去,没有比这更惬意、更有意义的事情了,当然,这也是我企望的最高境界。

序言

读碟的日子

  现在,我的闲暇时间,大部分用在看电影上。不过,号称“影迷”的我,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我的观影,主要是窝在家里看碟片。我承认,去电影院看电影,更刺激、更兴奋,尤其看好莱坞大片,其音效、其影像、其色彩,绝对是家里看碟所不能比拟的。不过,根据我常年看碟的体验,家里看碟的妙处多多,也不是电影院观影可比拟的。

  这里,我宁愿把看碟说成读碟。当你把DVD机打开,会出现“读碟”的字样,它一般指机器对碟片的识读能力。而我的读碟,却是把它当成一种活动,即观影者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思想、想象,投注到碟片的一种活动。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读碟就是正襟危坐,我自己读碟的方式就是各种各样。最常见的自然是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有时身边还放一壶茶,或一杯咖啡,有兴致的时候,还会嗑瓜子、剥糖果。家里读碟的随意性,还在于你可以按机器的“暂停”功能,随时去做你不得不做的其他事情,或者,干脆,一部影片,就分几次看完。我自己就有一部电影5次看完的经历。当然,对我来说,这并不影响观影效果。

  尽管如此,读碟毕竟不仅仅是简单的消遣。我也看动作片,枪战、格斗、复仇……使手无缚鸡之力的我,血脉贲张;我也看爱情片,柔情、蜜意、细语……心也随之温暖了不少;我也看恐怖片,阴森、凄凉、恐惧……看完后,入竟然出奇地舒坦。最具有参与感的,就是悬疑侦破片,你知道谁是坏人,于是,你就看影片中的主角是如何抓坏人的;你不知道谁是坏人,于是,你就和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开动智力、寻找蛛丝马迹……看这种类型的影片,你不变得聪明,至少可以自认为变得聪明了。

  其实,我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用来读名导演名片的。我不敢说收集了多少多少名导演的影片,至少,我有伯格曼、安东尼奥尼绝大部分的电影。像法斯宾德、赫佐格、文德斯、施隆多夫等四大德国新电影运动的导演的作品也收了不少。至于法国新浪潮导演特吕弗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四百击》《朱尔和吉姆》《柔肤》都是我的钟爱。我还有同样是法国新浪潮的侯麦的三大系列套装《六个道德的故事》 《喜剧与谚语》和《人间四季》。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布努艾尔的电影,比如他的《白昼美人》《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朦胧的欲望》,以及早期的《安达鲁之犬》《黄金时代》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这里还要提到,我曾看过电影之父卢米艾尔兄弟1893年一1905年365集全套影像,这些珍贵的资料,在读碟的过程中,时时引起我的感慨。

  自然,常常有人认为,大师的电影作品,思想太深刻,节奏太缓慢,甚至有人以“闷片”来形容这些文艺片。但是,当你在现今繁杂的社会,除开娱乐、消遣之后,再去看看这些影片,你的收获是不小的。我看过一部很怪的影片,叫《蓝色》,是英国已故导演德里克·加曼最后的作品。整部影片没有画面,只有蓝色和声音,这是导演患艾滋病后所拍摄的影片。是导演与疾病共存时的心路历程,是对疾病所作的艺术性阐释,也是对恐惧和死亡的一种拒绝。“视网膜的损伤,蓝色闪现在我的眼中”,“天蓝色的蝴蝶在矢车菊上翩翩起舞,消失在蓝色热气的温暖中。静下心来,慢慢地哼唱着蓝调歌曲,我心中的蓝色,我梦中的蓝色……”

  当读碟以这种方式,读出意义,读出精神,读出生命,读出生气,那么,现实生活就会以另外一种姿态,给予我们赏赐,我们就会像鱼儿一样,自由地游进嘈杂的尘世…… 常年读碟,自然生出许多想法,四年前,同事兼碟友祝鸣华兄,在《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为我开设个人专栏“读碟”,我的思绪便有了一个通道,这是我要万分感谢的,可以这样说,没有祝兄,就没有这些文字。当然,这也和副总编严建平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还有徐婉青小姐的精心编辑。陈宏小姐在查询电影资料上,为我提供了必要的帮助。现在,这些文字由文汇出版社结集出版,社长桂国强、资深编辑陈今夫为此付出辛劳,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我感激之情。我不是影评家,也不是影碟专家,只是爱好电影罢了,本书因篇幅所限,不可能对电影作深入的评析,只是在大量的碟片中,以我个人化的品味,挑选世界影坛经典或时下热门的文艺片佳作进行解读,或以导演,或以专题,或以类型,进行比较、赏析,或许对读者选购碟片有一定的介绍、推荐作用,同时,也对他们企望进一步了解、欣赏电影,提供一个方向。当今社会,看电影,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的日常文化消费和娱乐活动之一,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有那么多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最优秀的电影。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