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鸳鸯刀》着于1961年,中篇武侠小说,金庸着。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附在《雪山飞狐》之后。小说叙述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途中一场混战卓天雄技高一筹,点中林玉龙、任飞燕、萧中慧穴道,幸亏袁冠南用计惊走卓天雄,夺得鸳鸯刀,救出众人,四人逃到紫竹庵中,卓天雄追来,林玉龙夫妻把他们自己用不好却威力很大的夫妻刀法传给袁、萧二人,二人用未学全的十二招刀法战胜卓天雄,保住了鸳鸯刀,而且由于并肩抗战,彼此互生情愫。

内容梗概

武功不济却自视甚高的太岳四侠为给晋阳大侠萧半和祝寿,拦劫陕西西安府威信镖局为清廷保送的鸳鸯刀,被镖行武师所败;又欲抢夺林龙、任飞燕夫妻和书生袁冠南的行囊,谁知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袁冠南以言语诈去仅存的数两银子;好不容易等来一位年轻的姑娘骑着一匹骏马而来,却仍然不敌,幸好此女是萧半和的女儿萧中慧,听说四侠目的是给父亲拜寿,摘下头上的金钗送给他们作为礼物。萧中慧此行也为鸳鸯宝刀,甘亭镇汾安客店之中,她得知宝刀就在镖行人手中,暗自留神。 此时林玉龙夫妻、袁冠南、大内高手卓天雄都来到此处,尾随镖行。途中一场混战卓天雄技高一筹,点中林玉龙、任飞燕、萧中慧穴道,幸亏袁冠南用计惊走卓天雄,夺得鸳鸯刀,救出众人,四人逃到紫竹庵中,卓天雄追来,林玉龙夫妻把他们自己用不好却威力很大的夫妻刀法传给袁、萧二人,二人用未学全的十二招刀法战胜卓天雄,保住了鸳鸯刀,而且由于并肩抗战,彼此互生情愫。萧半和生日这天,各路英雄豪杰都来庆贺,袁冠南献上鸳鸯刀,萧半和高兴之余,将女儿萧中慧许配给袁冠南。林玉龙、任飞燕把夫妻刀法全部传给袁、萧二人。喜庆筵上,袁冠南与萧半和之妻袁夫人母子相认,萧中慧伤心跑出,被卓天雄擒住。官兵围住萧府。一场混战,众英雄大败官兵,袁冠南救出萧中慧,二人再次联手,打伤卓天雄,众人一同退至中条山。山冈之上,萧半和说明真相:他本名萧义,为报父仇,早年入宫为太监,企图刺杀满清皇帝,却一直没能得手。后皇帝为夺鸳鸯宝刀,杀死保护宝刀的袁、杨两位大英雄,将他们的妻子儿女捕入牢中,萧义乘机救出二位夫人和儿女,奔逃之时,将袁冠南失落。为瞒清廷耳目,假和袁、杨二位扮作夫妻。萧中慧应叫杨中慧,是三湘大侠杨伯冲的女儿。正说之时,太岳四侠抬着卓天雄而来,夺回他从杨中慧手中抢去的鸳鸯刀。袁夫人把鸳鸯刀合在一起,只见上面分别刻着“仁者无敌”四个字,这就是鸳鸯刀无敌于天下的大秘密。

小说情节曲折语言诙谐,在不长的篇幅中展示了人物性格,塑造出几个不同的江湖侠士形象,可读性极强。虽为短篇,但仍不失为大手笔。

作品引子

四个劲装结束的汉子并肩而立,拦在当路!

若是黑道上山寨的强人,不会只有四个,莫非在这黑沈沈的松林之中,暗中还埋伏下大批人手?如是剪径的小贼,见了这么声势浩大的镖队,远避之唯恐不及,哪敢这般大模大样的拦路挡道?难到竟是武林高手,冲着自己而来?

凝神打量四人:最左一人短小精悍,下巴尖削,手中拿着一对峨眉钢刺。第二个又高又肥,便如是一座铁塔摆在地下,身前放着一块大石碑,碑上写的是“先考黄府君诚本之墓”,这自是一块墓碑了,不知放在身前有何用意?黄诚本?没听说江湖上有这么一位前辈高手啊!第三个中等身材,白净脸皮,若不是一副牙齿向外突了一寸,一个鼻头低陷了半寸,倒算是一位相貌英俊的人物,他手中拿的是一副流星锤。最右边的是个病夫模样的中年人,衣衫褴褛,咬着一根旱烟管,双目似睁似闭,嘴里慢慢喷出烟雾,竟是没将这一队七十来人的镖队瞧在眼里。

那三人倒还罢了,这病夫定是个内功深湛的劲敌。顷刻之间,江湖上许多轶闻往事涌上了心头:一个白发婆婆空手杀死了五名镖头,劫走了一支大镖;一个老乞丐大闹太原府公堂,割去了知府的首级,倏然间不知去向;一个美貌大姑娘打倒了晋北大同府享名二十馀年的张大拳师……越是貌不惊人、漫不在乎的人物,越是功夫了得,江湖上有言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点评鉴赏

江湖谐趣图

金庸先生常道,他之所以要写武侠小说,其原因及其目的首先在于“娱乐自己,兼而娱乐他人”。至于金大侠于“游戏”之中显出了其“道行”的高深,“内功”到处照样“飞花摘叶,伤人立死”,那是更高一层次的话题,我们在别处自要讨论。而这“娱乐”与“游戏”二字,其实也不可轻视。且不说即便是“纯粹的”娱乐或游戏非但并无不可,而是多多益善。而真正地能够“娱乐自己”又能“娱乐他人”的作家作品又有多少?其实难得。

《鸳鸯刀》的妙处,首先是一个“趣”字。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江湖谐趣图”。

小说劈头盖脑第一句便是:“四个劲装结束的汉子并肩而立,拦在当路!”其势是何等的紧张惊人,试想,若是黑道上山寨的强人,不会只有四个,如是剪径的小贼,见了这么声势浩大的镖队,远避之唯恐不及,那里敢这么大模大样地拦在当路?只怕是武林高手,持强挟艺而来劫镖无疑了。且越是貌不惊人、满不在乎的人物,越是武功了得。是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如此等等。又谁知,这四位劲装结束、挡在当道、满不在乎似是胸有成竹并大言炎炎自称是“太岳四侠”——“咱大哥是烟霞神龙逍遥子,二哥是双手开碑常长风,三哥是流星赶月花剑影,区区在下是八步赶蟾、赛专诸、踏雪无痕、独脚水上飞、双刺盖七省盖一鸣”——并将押镖前来的陕西西安府威信镖局的总镖头、“铁鞭镇八方”周威信吓得半死并不顾面子“有事各西东”地逃走……的四个宝贝原来竟个个武功稀松平常,见识亦是差劲的“浑人”!看到此处,不能不使人哈哈大笑,忍俊不禁。

金庸能写人生百态,而写“浑人”更是他的一绝。《射雕英雄传》中的“老顽童”周伯通、《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等等这一干“浑人”只怕要“青史留名、永垂史册”了。在这《鸳鸯刀》中,金大侠牛刀小试,自是格外地得心应手。

这四个大言炎炎却又稀里糊涂的“太岳四侠”固是“浑”得可喜可爱,似是几个全然不懂“道上”规矩的初出道的雏儿。然而又谁知这“太岳四侠”今日欲拦路抢劫碰上的居然都是“硬手”,且又都是些不可理喻的“浑人”。在被威信镖局的镖师打败之后,太岳四侠依然拦在当路,碰到的第二批人则是“拳不离手、骂不离口”床头吵嘴床尾和,和了又吵,吵了又打的一对宝贝夫妻林玉龙与任飞燕。第三批碰上的是一位自得其乐、口中吟诗、说痴不痴,说傻不傻的书生,偏偏求到了“太岳四侠”的门上,团团一揖,说道:“在下江湖飘泊,道经贵地,阮囊羞涩,床头金尽,只有求恳太岳四侠相助几十两纹银。四侠义薄云天,在下这里先谢过了。”这书生向拦路抢劫者求援已是稀奇,而这“太岳四侠”居然又改行“济困扶危”,可惜搜遍四人全身,总共也不过只有几两碎银子。正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叫人哭笑不得。好不容易再等到第四批行路客,见是一位美貌少女——马上乘客见四人蹲在地下拉扯绳索,一怔勒马,问道:“你们在干什么?”盖一鸣道:“安绊马索儿……”话一出口,知道不妥,回首一瞧,只见马上乘客是位美貌少女,这一瞧之下,先放下了一大半心。那少女问道:“安绊马索干嘛?”盖一鸣站直身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道:“绊你的马儿啊!好,你既已知道,这绊马索也不用了。你乖乖下马,将马儿留下,你好好去吧。咱们太岳四侠绝不能欺侮单身女子,自坏名头。”那少女嫣然一笑,说道:“你们要留下我马儿,还不是欺侮我吗?”盖一鸣结结巴巴的道:“这个嘛……自有道理。”逍遥子道:“我们不欺侮你,只欺侮你的坐骑。一头畜生,算得什么?”他见这马身躯高大,毛光如油,极是神骏,兼之金勒银铃,单是这副鞍具,所值便已不菲,不由得越看越爱。

盖一鸣道:“不错,我们太岳四侠,是江湖上铁铮铮的好汉,绝不能为难妇孺之辈。你只需留下坐骑,我们不碰你一根毫毛。想我八步赶蟾、赛专诸、踏雪无痕……”那少女伸手掩住双耳,忙道:“别说,别说。你们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你们是谁,是不是?”盖一鸣奇道:“是啊!不知道那便如何?”那少女微笑道:“咱们既然互不相识,若有得罪,爹爹便不能怪我。呔,好大胆的毛贼,四个儿一齐上吧!”

刀法传说

浅说“夫妻刀法”觉生

女貌郎才珠万斛,

天教艳质为眷属。

清风引佩下瑶台,

明月照妆成金屋。

刀光掩映孔雀屏,

喜结丝萝在乔木。

英雄无双风流婿,

却扇洞房燃花烛。

碧箫声里双鸣凤,

今朝有女颜如玉。

千金一刻庆良宵,

占断人间天上福。 这是七十二招“夫妻刀法”的前十二招。金着中同样旖旎的武功,还有古墓派双剑合璧的玉女素心剑法,华山派青梅竹马的大师哥小师妹所创冲灵剑法。

“夫妻刀法”,出自《鸳鸯刀》,号称七十二招,实际上是马马虎虎只列出了前十二招。但仅这十二招,我们可以窥出老先生的绝代风范,以致创造出如是美妙的境界。

《鸳鸯刀》是篇极短的故事,从太岳四侠搞笑的打劫趣事开始,还有一对“打是亲、骂是爱”的夫妻贯穿全场顺便传授恩爱甜蜜的夫妻刀法,一个大小姐和一个“书呆子”因为鸳鸯刀而结缘,在差点成为兄妹又破涕为笑变成夫妻后,故事就结束了。

传授刀法的夫妻,便是林玉龙、任飞燕夫妇。三年之前,林、任夫妇新婚不久,便大打大吵,恰好遇到了一位高僧,他瞧不过眼,传了他夫妇俩一套刀法。这套刀法传给林玉龙和传给任飞燕的全然不同,要两人练得纯熟,共同应敌,两人的刀法阴阳开阖,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个进,另一个便退,一个攻,另一个便守。那老和尚道:“以此刀法并肩行走江湖,任他敌人武功多强,都奈何不了你夫妇。但若单独一人使此刀法,却是半点也无用处。”他怕这对夫妇反目,终于分手,因此要他二人练这套奇门刀法,令他夫妇长相厮守,谁也不能离得了谁。哪知林任两人性情暴躁,虽都学会了自己的那路刀法,但要相辅相成,配成一体,始终是格格不入,只练得三四招,别说互相回护,夫妻俩自己就砍砍杀杀的斗了起来。

这路刀法原是古代一对恩爱夫妻所创,两人形影不离,心心相印,双刀施展之时,也是互相回护。只是这路刀法却有一桩特异之处,伤人甚易,杀人却是极难,敌人身上中刀的所在全非要害,想是当年创制这路刀法的夫妻双侠心地仁善,不愿伤人性命,因此每一招极厉害的刀法之中,都为敌人留下了余地。

袁冠南、萧中慧仅仅学得十二招,但二人灵犀暗通,情投意合,双刀便如凤舞鸾翔,灵动翻飞,号称“大内第一高手”的卓天雄便已哪里招架得住?肩头中刀,老家伙速速落荒而逃。

后来,大内侍卫和一众镖师来袭,袁、萧二人鸳鸯双刀联手,使开“夫妻刀法”,威不可当,两人并肩打到哪里,哪里便有侍卫或是镖师受伤,七十二路刀法没使得一半,来袭的敌人已纷纷夺门而逃。

林、任性情暴躁,不肯互相回护,故发挥不出这套奇门刀法的威力。这夫妻刀法在林、任手中施展起来,好比一对野“鸳鸯”被人捉住,两“刀”就解决了。幸喜他们又将此刀法授与袁冠南、萧中慧,这刀法在这对情侣手中才堪称得人,果然是“女貌郎才珠万斛”!

俗话说“床头吵架床尾合”。林、任夫妇相互埋怨,刀剑横飞,遇到外敌便一致对外,也合世间常理;只是在林、任夫妇手中,性情又到了极端,果然是练不成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红尘中的陌生男女,能够牵手走在一起,是缘分,更是造化,而欲将这种缘分维持长久,便需要一种默契的配合。这种刀法很厉害,但只有夫妻二人协力同使才能战无不胜,因为它讲究的是一人出击,一人掩护,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发挥精要,让对手找不到丝毫破绽。

这正是:刀剑皆为男女用,有情无情自不同。

袁、萧二人因鸳鸯刀相遇,使夫妻刀法退敌,虽有误会,但是缘分注定,从此一生便和他(她)持着鸳鸯双刀,使着夫妻刀法……

倪匡 评《鸳鸯刀》

《鸳鸯刀》是金庸的另一短篇,情形和《白马啸西风》相类,在《鸳鸯刀》中,出色的是四个喜剧人物:太岳四侠——四个武功低微的小人物。

这是金庸小说中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喜剧性质的人物,虽然在《鸳鸯刀》中,一样未得到发挥,但已经奠定了一个基础。在以后的作品中,这类人物不断出现。当然大有变化,有的武功高强而浑沌未开(《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有的深谋远虑而喜剧性至强(《倚天屠龙记》中的朱长龄),等等。

武功低微,一样可以成为武侠小说的主角,这一个意念的形成,极其重要。基于这一个意念,金庸才有了《鹿鼎记》中的韦小宝。《鹿鼎记》是金庸作品中最好的一部小说。

《鸳鸯刀》在金庸作品中,排第十三位。

曹正文 评《鸳鸯刀》

《鸳鸯刀》是金庸小说中别具面目的艺术作品,它以趣动人。在这幅“江湖谐趣图”中,武林英雄、江湖好汉,个个妙趣横生。武侠小说中文字之调侃,非《鸳鸯刀》特有。但通篇皆有喜剧的色彩,这在武侠小说中实属罕见。

《鸳鸯刀》的缺陷是:表现“武”与“侠”的场面不够淋漓尽致,情节中巧合太多,作品缺乏思想深度,人物感染力稍逊,结尾又落入“大团圆”的窠臼。

成就影响

金庸作品广为人知,其中大部分只怕大家已是滚瓜烂熟、熟极而流了。

唯独《鸳鸯刀》却不甚有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想来只怕还是因为它是中篇而非长篇的缘故——在金庸全部十五部作中,相对较不出名的恰恰是三部中篇小说,即《越女剑》、《白马啸西风》和这部《鸳鸯刀》。而台湾远景事业公司出版的“金庸作品集”中亦只收入十二部长篇小说,而将这三部中篇小说予“开革”。于是这几部中篇小说便越发不能“出书头地”了——再进一步而言,中篇武侠小说之不出名,决非因为出版家不喜欢出版它,更主要的原因,只怕还是因为中篇武侠小说远不若长篇武侠小说那样“过瘾”。换句话说,以中篇的篇幅来写武侠小说,远不如长篇小说那样让人“痛快”。中篇武侠小说固是难写,且更为难精。

即便是金庸这样的绝顶高手,要想在“三招两式”之中就让人“心神迷醉”,只怕也是极其不易。更何况金庸先生本人乃是一位“大”家,有大气魄、大胸臆、大境界、大手笔,只怕不免也要“大篇幅”来与之相配。而似《越女剑》、《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这等的“小巧腾挪”的动作,金大侠也难以施展其一身内外兼修的功夫。

然而,即便是在这几部难写更难精的中篇小说中,金大侠也依然出手不凡,各尽其妙。以《白马啸西风》叙情之缠绵悱恻幽惋哀伤,而《越女剑》写事则疏朗俊逸清新怡人,这里且不多说。

这部《鸳鸯刀》总共不过三万七、八千字,是《越女剑》字数的两倍,又是《白马啸西风》的字数的一半。可以说是中篇里的“中”篇。比之金庸先生本人的长篇大作,虽不免略为逊色一筹,但比之其他高手的招式功力,只怕还是高上一招,强上半式。

作者简介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荆勋贤”。原名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江西省婺源县人,出生于浙江海宁,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金庸生于1924年,血型O,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望族,历史上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清朝翰林后全族人分入汉族八旗,现代查氏家族还有两位知名人物,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穆旦)(四十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司法部长查良钊。出自海宁的著名人物还有王国维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其先祖查继佐是“明史案”最早向当局告发人之一。金庸祖父查沧珊是“丹阳

教案”的当事人。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金庸15岁时曾经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金庸进入联合高中,那时他17岁,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

另一说是写情书.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令退学,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抗战胜利后回杭州进《东南日报》做记者,1948年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

进入《大公报》,做编辑和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当翻译。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姚馥兰的意思是英文的Your friend.(你的朋友)。1955年开写《书剑恩仇录》,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为林欢)。建国不久,金庸为了实现外交家的理想来到北京,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从而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1959年离开长城电影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又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金庸任董事长期间,《明报》成为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报》。其对中国时局的预测和分析,是其它报纸不能比拟的。《明报月刊》则是华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对大中华关怀,深受全世界华人好评。

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1972年宣布封笔,开始修订工作。1981年后金庸数次回大陆,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接见,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1989年辞去基本法委员职务,卸任《明报》社长职务,1992年到英国牛津大学当访问学者,1994年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金庸博学多才。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举凡历史、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金庸还是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曾获法国总统“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英国牛津大学董事会成员及两所学院荣誉院士,多家大学名誉博士。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文学作品 小说作品 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