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马褂,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因着之便于骑马,故名。

清代初期,马褂为一般士兵穿着,至康熙时期富贵之家也有穿者,之后逐渐成为一种便服。马褂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结构多为圆领,对襟、大襟、琵琶襟(又称缺襟)、人字襟,有长袖、缺袖、大袖、窄袖,均为平袖口,不作马蹄式,马褂的领袖之边多有镶滚。

起源发展

清代初期,马褂为一般士兵穿着,马褂被满洲贵族用民族大屠杀的办法强加给汉族。

马褂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以后逐渐成为一种便服。乾隆时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马褂,均用珍贵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

清末时,内穿长袍或长衫、外套黑色暗花纹对襟马褂俨然已经是社会主流的“正装”装束。

民国元年(1911年),北洋政府在颁布的《服制案》中将长袍马褂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服制条例》再次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

新中国成立后,马褂已经逐步被中国人民摈弃,之后马褂又以“唐装”的名称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文化特征

特点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样式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

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接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做“长袖马褂”。

颜色

清代初期流行天蓝色的马褂。乾隆年间一度兴起玫瑰紫色的马褂,后来又流行深红色、浅灰色、棕色等。这些流行色大多是追求时髦的纨绔子弟使用,一般作为礼服的马褂还是比较端庄的天青色和玄色。讲究一些的人家要在马褂的领子与袖口上镶上花边,清代中期时,马褂的镶边最宽,后来还渐变窄,到了清末时就几乎没有什么镶边。

用料

冬天的马褂往往是由高贵的皮毛制成。从乾隆年间开始,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显耀自己,使用各种贵重皮毛,如紫貂、玄狐、海龙、猞猁、倭刀、银鼠等制作马褂,而且将毛翻露在外面,这样的翻毛马褂在嘉庆年间最为风行。清代末年,流行起一种黑色海虎绒马褂。这些时髦的马褂,成为贵族和纨绔子弟的身份标志。一般的士大夫和平民不会如此张扬,还是用绸缎、棉布来制作马褂,绸缎上常织出大朵团花、喜寿纹样、折枝花等。

限定

马褂中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同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同褂子”;乏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人史册。

制作工艺

门里襟贴边等部位粘衬,立领粘衬用工艺板划勾,按立领工艺装领;两侧开衩,为般分衩工艺,下摆折进4里面,手工缲边;门襟5粒对扣,手工盘结与固定。同人们用盘纽来连接衣襟。

社会影响

马褂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典型,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的瑰宝。世界时装设计大师将马褂的型制移植到妇女夜礼服的设计上,而北美的女性则将其用作睡衣或家居服,并在衣身上面加绣花或蕾丝,更加削弱了马褂原有的阳刚之气,使之女性化,富于阴柔之美。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服饰马褂的丰富底蕴,以及中国服饰文化对世界服饰发展的重大影响。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生活 用品 长袍马褂 黄马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