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师傅经

甲  过去有句话,叫“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

乙  这是一句老话儿。

甲  咱们中国人最讲孝道,尊敬长上。

乙  中华民族的美德嘛。

甲  做儿女的要对长辈多尽孝心。千万可别活着不孝,死了孝。

乙  那管什么用啊!

甲  人死如灯灭,气化清风肉化泥,人死了就完了。你说丧事办得再大,管什么用?不管办得多排场,也是假孝顺。

乙  可不是嘛。

甲  过去的丧事迷信讲究太多了。

乙  您给说说。

甲  像什么出大殡,念大经,孝子要披麻戴孝,死人得铺金盖银,院里搭起脊大棚,大棚里还不能空着。

乙  里边摆什么呀?

甲  大棚里要挂“水露”。

乙  “水露”?

甲  上边贴着二十四张画儿,每张画儿都有一人多高。画着十殿阎君,判官,大鬼儿,小鬼儿,牛头,马面,黑无常,白无常。

乙  好嘛,到阴曹地府啦!

甲  还有碓捣的,磨研的,下油锅的,抱火烟筒的,锯胳膊锯腿的,割舌头挖眼的,变骡子变马的,变苍绳、蚊子、臭虫的。

乙  !

甲  每张画儿都有讲究说词。

乙  哎,那这抱火烟筒,下油锅是怎么回事?

甲  这人活着的时候,贪赃枉法,死了以后,到了阴曹地府就叫他抱火烟筒、下油锅。

乙  对,这叫罪有应得。那锯胳膊锯腿的?

甲  投机倒把的。

乙  割舌头挖眼的?

甲  蒙人骗人的。

乙  变骡子变马?

甲  不孝敬父母的。

乙  变蚊子、苍绳?

甲  你们说相声的。

乙  哎……像话吗?

甲  这是开玩笑。这些画儿的主要宗旨,就是让人积德行善,吃斋念佛。

乙  教人学做好事。

甲  做了好事,死后走金桥,过银桥,灵魂能够奔级乐世界。听见了没有,极乐世界。

乙  对呀。

甲  极乐世界好是好,可是谁都不愿意去。

乙  哎,去的回不来了。

甲  办丧事,念大经,讲究念七七四十九天,请来僧道尼番……

乙  就是和尚、老道、尼姑、喇嘛。

甲  四棚经轮换着念,为的是超度亡灵。

乙  让死人的灵魂早日升天。

甲  早日升天?且升不了天哪。

乙  怎么?

甲  亡魂不知道往哪边去呀。一起灵的时候,孝子跪在地上。老道身披鹤氅上法台了,一抬手把“幡”举起来了,张嘴就念。

乙  怎么念的?

甲  “召请哪!亡魂,遘奔东方世界,无量天尊!”这是叫亡魂往东边去。

乙  东边好,那是蓬莱仙境啊。

甲  亡魂一听,刚要往东边去。就听和尚也念上了。“亡魂,奔西方世界!”

乙  那就往西边去吧。

甲  刚要往西,尼姑那儿念上了:“亡魂,遘奔南方世界!”

乙  南海有观音大士,地方也错不了。

甲  奔南吧,喇嘛又念上了:“摩呢嘛呢,亡魂直奔北方世界!”

乙  又跑北边去了。

甲  东西南北,到底听谁的?亡魂一琢磨,干脆,我拜四方得了。

乙  !纯粹迷信。

甲  你说办这种丧事有什么好处?这都是过去有钱有势的人家干的。

乙  有俩糟钱儿瞎折腾呗。

甲  一般的人家也请不起四棚经啊:僧、道、尼、番。

乙  说的是嘛。哎,那一般人家办丧事就不念经了吗?

甲  有的人家也念,请经,但是请的是“师傅经”。

乙  什么叫“师傅经”啊?

甲  念这种经的,可不是真正的出家和尚。

乙  什么和尚?

甲  业余和尚!

乙  业余和尚?

甲  哎,本行干什么的全有,像什么卖金鱼儿的,卖花盆儿的;卖粉皮儿的,卖鸭梨儿的;修雨伞的,织凉席儿的;吹糖人儿的,蹬三轮儿的!

乙  嘿!都是做小买卖的。

甲  五行八作的师傅。赶上谁家办丧事,他们就算来买卖了,有活儿了,应着去念经。

乙  要是揽不来念经的活儿呢?

甲  那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乙  好嘛,一帮票友儿。哎,他们会念经吗?

甲  要说全会念,那不可能。反正大部分是滥竽充数,跟着瞎哼哼。

乙  噢,就为蒙吃蒙喝,混俩钱儿。

甲  可不是嘛,不过,像什么:笙管笛箫,大镲、铙钹、云锣、大鼓这些法器,还都能拿得起来。

乙  嗯,法器敲错了点儿可不行。

甲  谁家死了人,办丧事,把这帮子人请去念几天,虽说算不上多好,但是保准热闹。

乙  是啊,大伙儿一块儿瞎哼哼,能不热闹嘛!

甲  这些人念经的时候,也都换上和尚的僧衣,手执法器,在法台上一坐。法台上摆着闷灯,五供,香炉,蜡扦儿,还有一碟子小馒头儿。当中这位师父是领头的,叫“大帽儿”。僧衣外边披着袈裟,脑袋上戴着五张扑克牌……

乙  !那叫“五佛冠”。

甲  对,五佛冠。把眼一闭,双手合十,这叫打“问讯”。孝子往地下一跪。当中大帽儿俩手拿起拘魂铃,哗楞楞……一摇晃,这就要开始了。

乙  马上要念了。

甲  哗楞楞……“召请那死去的亡魂。”哗楞楞……“大头鬼,小头鬼,屈死鬼,吊死鬼,勿要欺负亡魂――哪,噢!”

乙  这就要唱。

甲乙 (学唱念经调,下同)“头一天来到鬼门关呀――”

乙  “哎嗨嗨,我佛呀如来呀,摩呢嘛呢啊。”

甲乙 “摩呢嘛呢啊,哎嗨!”

甲  “死去的亡魂哪,两眼泪不干哪!”

甲乙 “两眼泪不干哪!哎嗨!”

甲  “第二天,来到了恶呀恶狗村哪!”

甲乙 “来到了恶狗村哪!哎嗨!”

甲  “我佛呀如来呀,摩呢嘛呢啊!”

甲乙 “摩呢嘛呢,哎嗨!”

甲 “许多的恶狗哇,真是吓死人哪!”

甲乙 “真是吓死人哪!哎嗨!”

甲 “我佛呀如来呀,摩呢嘛呢啊!”

甲乙 “摩呢嘛呢啊!哎嗨!”

甲 “第三天来到了望乡台呀!”

甲乙 “来到了望乡台,一去不回来,哎嗨!”

甲 “我佛呀如来呀,摩呢嘛呢啊!”

甲乙 “摩呢嘛呢啊!哎嗨!”

甲 “要想再回来呀,回呀回不来!”

乙  多新鲜哪!

甲乙 “哎嗨嗨!”

甲  “我佛呀如来呀,摩呢嘛呢啊!”

乙  这不是废话嘛!

甲  可不都是废话嘛。你再听敲的那些法器,就更可气了。

乙  怎么呢?

甲  法器敲的点儿,发出的音儿,都满带蹦字儿的,全是奔着“吃”去的。

乙  是吗?

甲  不信你听啊,大镲一响:“卡了个棱卡,棱棱卡……”听出来了吗?

乙  什么意思?

甲  “今儿个吃你,明儿吃他,赶后儿不知吃谁家!”

乙  还没谱儿哪?

甲  你再听那笛子。

乙  什么音儿?

甲  “等一等呀,等一等;等一等呀,等一等!”

乙  噢,怕把他落下,叫等着。

甲  小云锣在旁边儿:“凉了,凉了,凉了!”

乙  凉了?

甲  这时候大鼓说话了。

乙  大鼓说什么?

甲  “腾腾!腾腾!”哎,他让?!

乙  !

(于宝林述 殷文硕整理)

全文共3001字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师傅经  师傅  师傅词条  师傅经词条  
相声

 相声:兵妈妈

 甲:(唱)“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 发。” (停顿,唱)“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停顿,再唱)“家 中……。”乙:停、停...(展开)

相声

 被严重干涉的婚姻

 搞笑[动画剧本]并有同名[相声剧本]喜乐宝系列连载------    [男女两嘴频繁蠕动,口中闪现各类房屋,逐渐减少,最后只剩下一幢房屋]    男女.取下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