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汉语回文诗不能翻译成英语回文诗

诗歌翻译难,这是译界的“共识”。我国当代诗人、语文教育家周仪荣曾经指出:诗歌翻译难,难就难在对原诗的理解和译诗的处理以及如何做到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众所周知,对诗歌的翻译,文学界及译界一直存在可译和不可译两种声音;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道理。但是,汉语回文诗是不可能翻译成英语回文诗的。

汉语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也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它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题金山寺》就是这类作品中的代表:

这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回文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镇江金山寺月夜泛舟和江天破晓两种景致。顺读、倒读意境不同,可作为两首诗来赏析;如果顺读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

顺读

倒读

英语中也有回文诗,但比较少见,而且英语一般是以词为单位的。比如英国诗人玛利·柯勒律治的Slowly:

这首英诗表达了一对恋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情景。其汉译就有10余种之多;不过,这些汉译都是翻译成汉语的回环结构。比如李建红的译本:

然而,苏轼的《题金山寺》就无法翻译成英语,其他汉语回文诗也无法英译。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曾经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事实上,这种不可译现象与汉英两种不同文化,尤其是它们在语言文字上的差异有关。

一般认为,诗歌翻译的最基本原则是,诗必须译成诗的形式,不能译成散文或其他文体,否则就不能称为译诗;好的译诗都是形式和内容辩证统一的典范。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翻译工作者应当在翻译实践中秉承对等原则,尽力兼顾原诗和译诗在形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文/鲁英(作者单位:吉林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回文诗  回文诗词条  汉语  汉语词条  英语  英语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  
资讯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正式开通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6月8日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正式开通运行。(网站登录地址:www.zgdsw...(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