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不运动,身自暖!武林绝学永春白鹤拳揭秘,既能健身,也能防身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每一个派别都有它独特的特色。尤其在中国拳法当中,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甄子丹主演的电影叶问和李小龙在昔日的武打戏中所展现的拳法,也正正是这些电影让中国传统武术展现在百姓面前,甚至吸引外国人学习。然而,拳法流派众多,经过数百年的承传和发展,当中永春白鹤拳更成为中国南少林武术中主要的拳种之一,亦是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更在2008年作为五祖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但你又知不知道现在的永春白鹤拳是如何演变出来的呢?今天,我就介绍一下永春白鹤拳的背景和历史。

白鹤拳的由来

说起白鹤拳,就会想到“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仑”,这句说话是大家经常用来形容永春白鹤拳的闽南话,意指学习咏春白鹤拳的人,即使不运动身体也会处于温暖的状态中,体现了学拳强身健体的功效。

最初的白鹤拳并不是现在的永春白鹤拳,而是由明朝末年的方七娘所创。当时战争频繁,百姓都会为了躲避战争而搬迁外地,离乡别井,方七娘也不例外,她跟随父亲少林牶师方种公迁往褔宁州北门外。由于父亲是少林拳师,所以七娘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武功。在白莲寺期间,发现一只白鹤飞宿在梁间,昂首振羽,于是用手中梭盒投过去,然而白鹤闪跳避过,她又以织机上横行的丝作为武器攻击,又被白鹤展翼弹开,然后白鹤振翅凌空离去。她透过观察白鹤的动作而领悟白鹤翅翼的力劲和动作恰好就是它们的攻击方式,于是把这些元素揉合在从小学习的少林拳法中,创造一套风格,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的拳法——白鹤拳。

后来她在寺中教人拳法,永春人曾四、郑礼、林椎、姚虎等二十四人都向她学习。传人中以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五人最为杰出,世称“前五虎”。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鹤拳和当地流传已久的拳术结合,就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看见的永春白鹤拳,更衍生出四个流派,分别是飞鹤拳、呜鹤拳、食鹤拳和宿鹤拳。

(方七娘)

永春白鹤拳的形态

以前学拳者不只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防身自保,有更甚者是为了保家卫国,学白鹤拳者也不例外,促使白鹤拳成为一种攻防意识强,健身价值高的拳法。

说起白鹤拳形态,大家都会幻想到鹤拳以鹤的形态动作为基本,然而鹤拳精妙不止于止。

“遇鹤如能电,败势摔三丈”指的是咏春白鹤拳的招式会发出声响,内劲发于身体重心以至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快如闪电,锐不可当,可谓“快、狠、准”。白鹤拳的动作神形似鹤姿,模仿白鹤在展翅飞翔、单脚独立、觅食等姿态,把白鹤的柔劲融入刚劲的少林拳中,所以刚柔并济。

白鹤拳着重于掌法和腿法,苦练基本功是拳法的根本,除了日常的站桩立马之外,更要用沉重的器材锻炼肌肉,以求在打拳时可以拳法中体现这股劲力。

据说,白鹤拳要求灵活变通,刚柔并济之外。更要求以静待动、以气推力、内外合一、顺逆相生。基本功“三战”讲求气沉丹田,练丹田功,以气补劲。以内在的气力推出劲,所以技击以内外合一。三战也指“三正”即是头正、身正、马正,更进一层就是“三变”即手变、身变、一步变,看得出拳法模仿鹤之灵活。桩步是步法稳健的根本,只有扎实的马步才可以配合千变万化的拳法,易于调整重心,把对手带进自己的攻击节奏当中,以自己的步法局限对手的攻击尺度,进而控制对方的重心。

拳法之中,自有套路,当中的“千字打”套路就是一套连续进击的套路。借助三步起跳连环击打,分别从左、右、中三门斜闪进击,专攻对手空隙,让人防不胜防。结合弹、踢、蹬、顶、撞的腿法、膝法和冲、弹、顿、抓、摘、压、盘肘等拳法、掌法、肘法,形态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在上、中、下盘马势的布局下,直进中门的打法。我认为当中的“白鹤展翅”把两掌于胸前展开,脚呈独步,带有鹤立鸡群的威风。

永春白鹤拳传入香港

说了那么久,到底永春白鹤拳是如何流入香港?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物——“捷元堂”第三代传人郑文龙,1911年-1984年,他是福建漳州龙溪国术馆永春白鹤拳张杨华大师的嫡传弟子,武艺高超、拳法过人,曾参加福建第五行政区国术比赛并勇夺冠军,是当时福建享誉盛名的南少林拳师,饮誉一时。1957年初,他以扬名白鹤拳的决心来到香港时,却只能在空地,即今日北角街市近海位置教拳。皇天不负有心人,随着徒弟日益渐长,他从北角邨西座海傍的空地到观塘鸡寮的观塘社区中心潮艺社教拳,在英皇道美都大厦开馆,直到1969年在北角设立福建南少林永春白鹤拳社,除了教人拳法外,亦都行医。

时至今日,李刚师傅作为郑文龙的弟子之一,持着承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念和鹤拳武术的精髓,成立“香港永春白鹤拳研究会”,以推广永春白鹤拳的历史背景,以关注其未来发展和传承为己任。也开了拳馆,教导本地人之余,亦教不少外国人永春白鹤拳,以宏扬白鹤拳精髓和文化。

香港永春白鹤拳的创新和挑战

众所周知,在以前的社会中,许多的行业也讲求以师徒传授的方式教学,若果没有师傅赏识并且愿意收你为弟子,就不会有机会接独到有关知识。永春白鹤拳更是如此,讲求一脉相连,代代相传,若非本门弟子是不能学习到拳法。拳谱记载每一代宗师口述相传的精妙拳法,当时的师傅通常以亲身指导拳术为主,所以记载下来的少之又少,可谓千金难求,只有嫡传弚子才有机会亲眼目睹,可见是当时是十分重视师门的。

随着年代变迁,几乎没有多少现代人愿意为了升华自身的拳法而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练习基本功,大家更着重的是在空暇的时间中强身健体。正因如此,拳法的教授从以住的私家教授模式转变至现在的集体授课模式,设立不同时段让学员们自由选择上课时间,也不强制上课的日期和时间。这种教学模式在传统武术界中影响不凡,大家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把传统武术“快餐化”,要求在短时间中学习不同拳法,目的改变之余,更是“三分钟热度”。

然而,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在这种创新之下,传统武术的精神和意义是否可以承传下去,不忘初心呢?还是会抵挡不了社会急速的脚步而走向式微呢?

承传与意义

说来惭愧,作为年轻一代的我,若非这个宝贵的机会,根本就不会知道原来永春白鹤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不会主动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和重要性。现今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机会接触这些传统文化,甚至认为这些功夫只有上一代才会学习,更不屑于学习和传承。随着上一代的老去,下一代又没有继承,这些带有历史文化、以传统口述相传方式和古老拳谱流传下来的功夫就会逐渐失传。

功夫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结合当时社会的状况而生,见证了过去战乱动荡的祸害直到现在安稳盛世的繁华,数百年来的承传和心血,或会烟消云散。很多人认为功夫只是一些门面动作,并没有实用性,但是他们有了解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苦辛酸吗?我们只看见功夫的表面,练武者在台上的表现,却不知道这些表演背后需要每一天做重复而沉闷的基本功练习,甚至花好几年把这些基本功烂熟于心,才能够展现我们所看见的拳脚功夫。试问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花几年时间坚持和专注地学习功夫?

但愿未来会有更多人关注这方面的非遗,认识并传承下去,政府和各方团体可以投放更多资源去举办活动,介绍白鹤拳的历史文化以至其精妙高深的拳法,更可以开班教学,让普罗大众可以有更多途径接触。如此才可以代代相传,我们的下一代才有机会学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永春  永春词条  白鹤  白鹤词条  绝学  绝学词条  防身  防身词条  武林  武林词条  
资讯

 王德恒:参与宫闱争斗

在杨牡丹寡居的日子里,官府衙门中惟有许敬宗对她格外亲昵,关照无微不至,陪她游玩散心,或闲谈聊天。许敬宗唐书有传,杭州新城人,其父许善心是隋朝礼部侍郎。隋炀帝被弑...(展开)

资讯

 王德恒:武士彟和杨牡丹的婚事

在御花园和唐高祖的一席话,让武士彟倍感亲切,失子亡妻的悲痛渐渐淡化,心情也好得多了。不过在每逢佳节和宴会时,看见别人夫妻双双,如影随形,想到自己两个失去母爱的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