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国学四大经典的智慧管窥

老年大学国学经典公益讲座:

《国学四大经典的智慧管窥》

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最重要的四大经典著作是《周易》、《老子(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这四部著作被称誉为“四大国学经典”。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周易》、《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四部著名国学经典,不仅在国内影响极其深远,而且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阅读和研究它们,以便从中汲取营养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

一、《周易》的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易经》亦被称为群经之首,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它对中国的道家、儒家、中医、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学六经易为首,时历三古探道路。人更三圣为先哲,中华文明立基础。

太乙肇判奇与偶,仰观俯察为斯睹。不易变易归简易,趋利避害走坦途。

易有太极生两仪,两仪即为阴阳理。交感相错是根本,既相对立又统一。

阳交阴合创神奇,互根互用不分离。相互转化分先后,消长平衡保生机。

《周易》的核心是揭示了宇宙间万物万象生成、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主要阐叙‘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周易预测用五行,五种状态作标定。生克制化各有道,推演事物现原型。

乾兑两卦皆属金,震巽为木欣逢春。坎水离火艮坤土,五行八卦玩通灵。

易经的阴阳五行理论、八卦学说起源于远古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朴素的象数思维,其根本的特征是‘取象比类’。取象的‘象’就是形象、具象、物象、现象,挂上一种直观可感的象,通过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这个中介,用来阐发事物更深层的意趣、意旨和事理,从而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生产活动。

五行就是五种态: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理论就是一种朴素的唯物的哲学思维,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

乾坤两卦易之纲,天地定位健顺康。震动为雷亦善鸣,巽入木风东南方。

坎险涉水陷汪洋,离丽如火映阳光。艮止若山小石径,兑悦为泽少女靓。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有两种符号形式:一是三画卦的八经卦;一是六画卦的八卦。八卦是易学体系的基础,其代表了早期中国的哲学思想。

《易经》其大无外地破译了宇宙生成演化的规律;其小无内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内涵秘密。八卦就是八种场(乾为天,坤为地,离为火、太阳,坎为水、月亮,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陆地,兑为泽、河流、海洋)。

八卦是易学体系的基础,先秦易学主要是“三易”即夏代的连山(连山易)、商代的归藏(归藏易)、周代的周易,后世人们熟悉的是周易,它分为易经和易传。

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国的哲学思想,除了占卜、风水之外,影响涉及中医、武术、音乐、数学等。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周易》的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但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易、诗、书、礼、乐、春秋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综上所述:易经是一部君子德行的修养之书;是一部解释阴阳变化的哲理之书;是一部关于中华文化思想的元典之书;是一部提示事物变化根源的传承之书;是一部探究吉凶祸福的智慧之书。

易经是一部非常古老、非常神奇的经典,在大家的眼中,可能都觉得《易经》太难了、太神秘了。非常多的人想学习,但是无从下手,只觉得这是一部天书。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易学”应该有“容易学”之意;学习易经,应该树立易德,尚易崇德;在学习过程中,提倡互教互学,共同进步。

二、《老子(道德经)》的智慧

《道德经》,又名《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为学、修身的宝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奇书,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着称于世。不仅驱使着古代万千的学问家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能的底蕴。

《道德经》是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有无相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无为而治、见素抱朴、清虚慈俭、和光同尘、尊道贵德、功成身退、福祸相倚、以德报怨、止战息争等理念,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净化心灵,可以对治时弊而促进人现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根据《史记》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涡阳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一些人根据西方哲学概念,把“道”解释成了“物质”、“精神”或“规律”。这些解释都不符合《道德经》本义。“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质”,也不是思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教把老子奉为始祖。《道德经》是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是《道德经》一书的核心概念,是《道德经》学说的精华所在。

  道教本身对自己的基本经典《道德经》有传统的理解。这种理解和一般人的理解大相径庭。道教对此书的秘机是师传口授,代代相传的,对其玄理奥义是在修真养性的长期实践中理解、顿悟的。

《道德经》第17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有人把它解读为管理学的要义。对我们的企业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有指导意义。

    三、《论语》的功用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

论语》这本书的作用与功效:

作为语录体裁的文献,其文章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作为识字明理的课本,其使人知书达理,文质彬彬;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材,其教人明道明德,学养资深;

作为修身之道的书籍,其培养至善品格,家庭和睦;

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其蕴含深刻哲理,智慧无穷;

作为治国之本的著作,其促进德化仁政,富国强兵。

1、学习《论语》,受儒家智慧加持,人们内心将会趋于平静,自信,人缘会更好。家庭、工作、包括爱情等人际关系更和谐、更积极、更融洽。

2、学习《论语》,受儒家智慧加持,人们的智慧、悟性将得到提高,读书人常用之可起到益智助学,灵性层面的能量增加,悟性突增,常体现为突然开窍,能学以致用,灵活变通。

3、学习《论语》,受儒家智慧加持,人们会塑造出完美的品格,仁义道德、礼仪礼节、仁者爱人、宽容待人等方面的处世修养将大大提升。

4、学习《论语》,受儒家智慧加持,人们会不自觉地养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精神,迈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5、学习《论语》,受儒家智慧加持,人们会潜移默化地感觉自己得到人生全方位的成长,慈孝、正直、正义、礼貌、礼仪、诚信、信誉、谦虚、敬人、勤俭节约、宽容忍让、清正廉洁、骨气、气节、自尊自爱等这些特质会常伴左右,对自我的人生使命会有全新的认知,从而人生将进入全新的境界。

6、学习《论语》,受儒家智慧加持,你的身体将变得更健康,感恩智慧之光会照入你的心灵,将由内而外显现在外表中,脸上更有光泽,双目更有神,能感觉到能量包围的力量,精力充沛容光焕发将成为常态。

7、学习《论语》,受儒家智慧加持,财运会明显增加,尤其能帮助创业者事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增加创造力、开发力,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使事业飞黄腾达。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有人认为《论语》是文言文,不好理解,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也有人不屑一顾,认为《论语》与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于是产生了“论语无用、学论语有么用”这样的困惑和疑问。

庄子有云:“有用者,其用有尽,无用之用,其用无穷,故能成为大用”,这是对论语“无用之用”的最好诠释。“无中生万有,无用乃大用”。言其“无用”,是因为论语不同于具体的知识和技术,它并不能直接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言其“大用”,是因为论语是治国之本、修身之道,通过人们的内观和反思,从而引向真善美的统一。

论语》提供温馨劝导,打开智慧之门。学以致用,在于胸怀希冀,让人保持积极心态,让人生的旅途保持伸展之势,胸中揣着梦想,怀中装着理想;在于开阔视野,走出狭小空间,学会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由微观其变到宏观其势、由一叶障目到大事入目;在于不断坚毅品格,助力人们由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一“境”由心生的转变。既做到仰望星空做有梦者,坚持美好的远大理想,坚持对仁爱、正义的追求之志,更做到脚踏实地,实践“仁义礼智信”和躬行“温良恭俭让”,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论语、用论语,是践行文化自信具体行动。《论语》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提供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论语的“无用之大用”,还体现在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为人们提供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的强大心志和定力,从而不断努力、推动事业一步步前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我们应自觉读圣贤书,学论语、用论语。回答好“为啥学”的问题,强化理论自觉;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掌握思想方法;探索好“怎么用”的问题,提高实践能力,自觉运用历史先贤的智慧,来看世界、找观点、求方法,为实现中国梦发挥作用。

我们眼前的现实问题是我们步入了老年阶段,我们需要快乐地生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点经典可以找点乐子,乐在其中;学点经典可以改善心态,减少烦恼;学点经典可以拓展知识,教导后生;学点经典可以切磋心得,交朋结友。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四、《孙子兵法》的经世致用

孙子兵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也是举世公认的兵学圣典。其成书于2500年前,虽只有区区6000余字,却被评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首。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十三篇,其内容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1、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第二篇《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

第三篇《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2、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

第四篇《军形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第五篇《兵势篇》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第六篇《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3、战场机变(第七篇至第九篇):

第七篇《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第八篇《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第九篇《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4、军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

第十篇《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第十一篇《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5、特殊战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第十三篇《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孙子兵法》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其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十三篇把战争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且每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军事理念。

一是战争构想阶段,要立足于全胜理念,以全争胜;

二是战争规划阶段,要立足于先胜理念,先胜后战;

三是战争部署阶段,要立足于易胜理念,化难为易;

四是战争决战阶段,要立足于速胜理念,兵贵神速;

五是战争结果阶段,要立足于知胜理念,知胜为宝。

如何做到全胜、先胜、易胜、速胜和知胜?《孙子兵法》认为,关键在于超越战争本身,抓住战争本质,从而做到“不战而胜”。

整部《孙子兵法》就是这样一部超越战争本身、抓住战争本质的哲学著作,其哲学思想可以有效应用于军事实践,也可以应用于社会生活、企业管理、人际交往等各领域。

孙子兵法在当代社会实践中如何经世致用?应超越其本身,抓住本质的哲学思想。孙子兵法在当代社会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如在子女教育、个人发展、人际交往、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政治外交、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孙子兵学与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应该更好地相融相通,应该加快孙子兵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东方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兵学圣典铸武魂,博大精深藏乾坤。战略运筹谋全胜,五事七计策强军。

奇正虚实辩证论,诡道战术狠稳准。以迂为直先知觉,经世致用安国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国学四大经典的智慧管窥  管窥  管窥词条  国学  国学词条  智慧  智慧词条  四大  四大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国学

 民间故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很久很久以前,在如今的荆山地区有一个小国,由于位于山区,土地贫瘠,很难养活太多的人口。为了生存,这里的国君决定举国搬迁,可为了节省途中的粮食,又下了一道非常残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