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梁同书行书《柳宗元文二篇》

·

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

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同书家学渊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70岁以后融汇贯通,纯任自然。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

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年九十余,尚为人书碑文墓志,终日无倦容,并无苍老之气。传世书迹甚富,小楷书作尤多。著有《频罗庵遗集》、《频罗庵论书》等。

买小丘,一日锄理,二日洗涤。遂置酒溪石上,向之为记所谓牛马之饮者。离坐其背,实觞而流之,接取以饮。乃置监史而令曰:当饮者举筹之十寸者三。逆而投之,能不洄于伏,不止于泫,不沉于底者,过不饮。 而洄而止而沉者,饮如筹之数。既或投之,则旋眩滑汩,若舞若跃,速者迟者,去者住者,众皆据石注视欢拼以助其势,突然而逝,乃得无事。

于是或一饮,或再饮。客有娄生图南 :睪者,其投之也,一洄一止一沉,独三饮。众大笑欢甚。余病痞,不能食酒,至是醉焉,遂损益其令,以穷日夜而不知归。 吾闻昔之饮酒者,有揖让酬酢百拜以为礼者;有叫号屡舞如沸如羹以为极者;有裸裎袒裼以为达者;有斧丝竹金石之乐以为和者,有以促数纠逖而为密者。

今则举异是焉,故舍百拜而礼,无叫号而极,不袒裼而达,非金石而和,去纠逖而密。简而同,肆而恭,衍衍而从容,于以合山水之乐,咸君子之心,宜也!作序饮以贻后之人。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为“渴”。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而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词,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丙午(1786年)伏日录柳州文二篇,山舟同书。钤印:山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梁同书行书《柳宗元文二篇》  柳宗元  柳宗元词条  行书  行书词条  
收藏书画

 学书法,为何要取法乎上?

取法乎上是每个练习书法的人都想做的,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这是由于各人有不同的条件限制所造成的。抛开各人自身的条件限制,单纯从理论或认识的层面去看这个问题,或...(展开)

收藏

 1980年一元纸币价值多少?盘点...

在如今的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有着收藏东西的爱好,其实收藏就是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妥善的保管,然后等到升值的时候再将其再次拿出来,这就是收藏。那么收藏之后能够获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