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跟着岑参去西域(14):焉耆

         焉耆国(今新疆焉耆及其周围)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其位于天山中部,是连接天山南北地区与塔里木盆地的交通咽喉。西汉时期,焉耆国是匈奴的附属国;东汉时期,汉军攻入焉耆焉耆国表示归顺;三国魏晋时期,中原王朝无暇顾及,焉耆国成为丝路北道上的强国;北魏时期,焉耆曾一度归顺北魏但时间不长;直到进入隋唐时期,焉耆再度降服,盛唐王朝在西域地区设立安西四镇来行使管辖权,焉耆成为了安西都护府下属四镇之一。

        岑参的第一次西域行前往安西都护府(驻龟兹)任职,必须要在焉耆往来经过,他曾写下过一首《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岑参第一次西域行的时间大致在唐玄宗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冬至天宝十载(公元751年)秋,他初到焉耆的时间大概在天宝八载年末,他返回河西武威的时间大概在天宝十载年初。这首诗作于秋天,有可能是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岑参焉耆公干时候所写。“终南别业”指长安城南部终南山高冠峪的草堂居所,岑参兄弟在此耕读十年。“鼓鼙”即战鼓,这里指征战之事。这是一首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岑参第一次西域行本就不太情愿,在安西都护府期间也没有得到主帅高仙芝的重用,因此一直情绪不高,所写的诗有不少都是怀念长安故土和亲朋的内容。

        岑参两次西域行的路线图。第一次西行到达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今新疆库车),第二次西行到达北庭都护府所在地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乡)。

        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主要走楼兰道,尚不经过焉耆。到东汉时期,随着汉军多次击败焉耆国和吐鲁番盆地的车师国,两国的区域也逐渐被纳入了中央王朝的控制版图,丝绸之路又开辟出了更多的道路,例如银山道、大海道。到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主线为焉耆—高昌—伊吾—沙州这条线,楼兰道基本废弃,银山道和大海道使用也不多。

        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年底,岑参离开汉玉门关附近的兵营驿站后,一路风餐露宿,跋涉在沙漠戈壁中,再次见到兵营驿站时,即到达了银山驿,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县库米什镇。库米什的名字来自维吾尔语,意思为“银子”,据说早在唐代,库米什山中就已有银矿,这大概是此地称为银山的来历吧。岑参在此处写下一首《银山碛西馆》: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铁门关”是位于焉耆西南百里左右的关隘。“迸人面”指风沙扑面。“守笔砚”指与武功相对的文墨之事。岑参生于公元718年前后,到公元749年时已经32岁了,他说自己“丈夫三十未富贵”,即不满意自己的现状,愿意学习东汉时期的班超,投笔从戎,到边塞军队中来寻找发展的机会。这首诗描写了银山驿所处的戈壁地区风沙很大,尽管来到边塞仍有“愁泪”,但多少有了些建功立业的愿望。

        唐代从银山驿向西是张三城守捉(注:守捉是比军小一级的驻军机构),现如今这里依然是国家重要的驻军单位,为研发两弹而建的新疆马兰基地生活区。岑参在从银山驿到焉耆的路上,还写过一首《岁暮碛外寄元撝》:

        西风传戍鼓,南望见前军。

        沙碛人愁月,山城犬吠云。

        别家逢逼岁,出塞独离群。

        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

“岁暮”很可能是天宝八载(公元749年)的年末。“碛外”说明岑参已经走出了戈壁。“山城”不能确切判断在哪里,银山驿或张三城守捉都有可能,因它们都位于山边。这首诗是岑参写给朋友元撝,说自己离开长安的朋友们独自来到阳关之外,已经愁白了头发,在这年关时节给朋友们报个平安。

        博格达沁古城又称四十里城子,在焉耆县城南12公里处,是汉代焉耆国都员渠城,也是唐代焉耆都督府治所。岑参在从银山驿到焉耆的路上,还写过一首《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碛西头”跟上一首的“碛外”是一个意思。“寻河”的意思是寻找黄河的源头,来自《史记》中记载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的典故。岑参在军营中饮酒送别返京的李判官,并托其给长安的家人带去书信,上一首《寄元撝》的诗大概也包含在内。

        《史记》和《汉书》中关于焉耆国的记载不多,缺少“斩楼兰”那样的精彩故事,因此除岑参的诗作外,其他流传下来的唐代边塞诗几乎没有再提到过焉耆。倒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虽然没有来过焉耆,但通过阅读史书,凭着想象,写下过两首《焉耆行》,第一首为:

        焉耆山头暮烟紫,牛羊声断行人止。

        平沙风急捲寒蓬,天似穹庐月如水。

        大胡叹息小胡悲,投鞍欲眠且复起。

        汉家诏用李轻车,万丈战云来压垒。

“李轻车”是西汉时将军李蔡。据《汉书·李广传》:“广从弟蔡,元朔中为轻车将军。”这里用来代指所有汉朝的将领。“压垒”意思是进逼敌人的堡垒。第一首诗回顾了汉唐时期中原王朝的强大,那个时候边地的胡人闻风丧胆,从而间接表达了对南宋朝廷懦弱投降政策的不满。

        陆游写下的《焉耆行》,其二为:

        焉耆山下春雪晴,莽莽惟有蒺藜生。

        射麋食肉饮其血,五谷自古惟闻名。

        樵苏切莫近亭障,将军卧护真长城。

        十年牛马向南睡,知是中原今太平。

“蒺藜”是生长在田间野外一种很常见的杂草,用来形容焉耆地处荒漠缺少良田,作者说这里土地贫瘠杂草丛生,当地人靠打猎食肉为生,只听说过五谷却从来没见过。陆游没有来过焉耆,因此免不了主观臆断。“樵苏”指打柴砍草的人。“亭障”是在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卧护”意思是卧治,即在卧病中监军。“向南睡”意思是不担心来自南边的威胁。第二首诗说现在边地的胡人正安安心心地睡大觉,不用担心来自中原王朝的威胁了,同样间接表达了对南宋朝廷懦弱投降政策的不满。

        焉耆在清朝时期曾一度改名为哈喇沙尔(焉耆的维吾尔语为Qarasahr),专门研究西域山川风土的清代著名学者褚廷璋,写过一首《哈喇沙尔》:

        风雨犹疑铁骑屯,至今沙戟有遗痕。

        焉耆镇启龙游远,都护城悬乌垒尊。

        弓挂轮台飞皎月,韧磨蒲海射晴暾。

        戍楼高处分襟带,山水遗经费讨论。

“龙游”,历史上焉耆国统治者曾为龙姓家族。“乌垒”,西汉王朝在轮台国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境内)设安西都护府,统领西域诸国。“轮台”,秦汉时期西域36国之一,后归服于西汉政府。“蒲海”为蒲昌海,即罗布泊。“韧磨”即打磨刀韧。“晴暾”为明亮的朝日。“襟带”,比喻山川屏障环绕,如襟似带。这首诗说明了焉耆具有险要的地理形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焉耆境内河流和泉水丰富,来源于天山山脉中的冰川河流开都河,流到焉耆地域后形成了山间陷落湖,即博斯腾湖,如今是国内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它又是下游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古称“西海”,唐代时又称“鱼海”。上一篇介绍过岑参的《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其第四首为:

        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唐军将士奏响胜利的号角,押着投降的吐蕃士兵回到军营,然后在鱼海中清洗兵器,在白龙堆旁喂养战马,享受获胜后带来的和平气氛。

        清朝乾隆皇帝很喜欢引用岑参的诗句,曾作有《首夏幸圆明园西直门外即目三首》,其第一首为:

        鸣梢晓日凤城西,润逼郊原绿意齐。

        鱼海洗兵蓬苑丽,清和景物待新题。

“首夏”为初夏,指农历四月。“即目”为眼前所见。“鸣梢”也称“鸣鞭”,即挥动鞭子使发出响声,是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为警告臣下使人肃静。“凤城”为京城的雅称。“鱼海洗兵”即引用岑参的诗句,表示没有战事、和平安宁的环境。“苑丽”指圆明园美丽的景色。“清和”为天气清明和暖,形容升平气象。“新题”即诗文的新题目。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在初夏时节前往圆明园游玩,走到西直门外时看到绿意盎然的郊野,有感国家的升平之世而作。虽然有自夸领导有功的意思,不过当时的确是处于清朝的康乾盛世,也有自夸的理由。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回归祖国。乾隆皇帝就把东归的土尔扈特部安置在了焉耆西边的巴音布鲁克草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跟着岑参去西域:焉耆  西域  西域词条  岑参  岑参词条  焉耆  焉耆词条  跟着  跟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