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生产运动后,八路军上下增发津贴、食油,...

——抗战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使边区面貌大改观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于日军开始集中力量对付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也开始积极反共,使得共产党领导的各根据地逐渐产生了粮食、医药、棉布、子弹、食盐等严重短缺的情况;尤其是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由于遭受自然灾害和胡宗南部近20万大军的严密封锁,一度到了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用、没有菜吃、没有鞋袜穿、冬天没有被子盖的严重地步。

延安城内机关学校几乎断炊

当时的延安城内与抗战初期相比,明显的特点是人多了、机关多了,但各类商品却少了,市场上虽然还天天有集,但却没有往年红火热闹,卖瓜果、蔬菜、肉蛋、蒸馍的少了。朱德总司令奉命从晋东南抗日前线回到延安时,看到“财政经济建设虽有某些成绩,实在入不敷出,以致几月来未发一文零用,各机关、学校、军队几乎断炊”,许多干部都因长期营养不良而面色苍白。

中央领导带头种菜织布

为了解决已经十分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于1939年2月2日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发出了“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号召。各位高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一起艰苦奋斗。毛泽东在自己住的窑洞下面开了一块地,种植蔬菜,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锄草、施肥、浇水;年近花甲的朱德成立了一个生产小组,开垦了3亩菜地,长势喜人,其中的一个大冬瓜还在边区生产展览会上进行展览;周恩来、任弼时积极参加纺线活动,在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举行的纺线比赛中,任弼时获纺线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

延安军民积极开展生产,开设小工厂、小作坊

延安的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学生及部队官兵都积极开展生产,垦荒种地、饲养牲畜,并积极开展各类商业活动,豆腐坊、制衣厂、酒精厂、铁木工厂、印刷厂、商店货栈,小煤井等相继出现。仅延安大学成立的工业合作社,就开办了缝衣、制鞋、牙刷、焊工、木工、纺织等多家小工厂。第一二0师第三五九旅及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各直属单位相继开进南泥湾垦荒,历时3年,不仅实现了粮食和经费自给,还上缴了万余石公粮。

到了1942年,经济困难终于过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延安及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到了1942年,已经基本渡过了难关。刚进腊月,街头巷尾的迎春锣鼓就敲起来了,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耍社火的排练都开始了;原本冷清的延安市场大集变得红火热闹,卖东西、办年货的人群川流不息,到处弥漫着一阵阵炖肉和蒸馍馍的香味。

1942年年底,朱德、彭德怀以第十八集团军正、副总司令的名义下令改善广大指战员的生活,自1943年1月1日起,每人每天增发食油2钱,每月增发津贴费5角,每年发洗脸毛巾2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词条  食油  食油词条  八路军  八路军词条  增发  增发词条  津贴  津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