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木建筑——古人居所:从穴居到地上宫殿...

2019年4月,第一次不为风景出门,圈了中原几个地方,当作游学之旅。之前,看过一些空空绉绉的专业文字,到了实地探访才更有感知:见史、见物、见众生。

郑州市的河南博物院,整修了好几年,仅有少部分实物展出。只能“抓”着义务讲解员,攀谈起来。奇怪,面对这个人群总有一份特殊的亲切感,仿佛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在他的推荐下,我去了仰韶文化的大河村遗址

后面的行程大致如此:新密市的打虎亭汉墓;登封市的观星台和王城岗(疑似禹都阳城);巩义市的北宋皇陵(永定陵)、巩义石窟、康百万庄园;偃师市博物馆、偃师商城和二里头遗址(疑似夏桀斟鄩);北上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修定寺、灵泉寺、小南海石窟;新乡市的明潞王墓;最后时间紧迫刷了一下大相国寺和开封博物馆。

行程图

聚落、排水系统与殷墟建筑

河洛地区密布的聚落

历史文化大省河南,上古时代这里密布了大量的人类聚落,历史遗迹众多,最值得去“朝圣”的地方还是安阳殷墟。张光直先生的《商文明》记有这样的文字:殷墟小屯遗址中,盘庚以前的主要建筑类型就是“大量的穴、窖和穴式房屋”,与这些房屋和窖穴相联系还有一个大型排水系统。

安阳殷墟与洹北商城

从上图可以看见居民分布图,穴式房屋除了住人外,还可以是粮窖、玉料库、骨料库、青铜料库、兵器库、甲骨档案库等储物库。

殷墟宫殿区里的甲骨档案库 储物库

石璋如先生的总结,发现的这段水沟是小屯半地穴式房屋的排水设施,在这里定都以前的遗存面积就相当大了。水沟系统的区域南北长170米,东西宽90米,可以容纳大约200座半地穴式房屋。

殷墟地区的排水沟系统

在文献资料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前阿水外溜,后阿水内溜”。大概可以这样理解:古人的聚落常常临水而居,如果远离大河,采用打井、蓄水池和“中霤”的方式来蓄水。为了日常生活的方便,他们也会自建排水系统,在屋前挖掘一条流水的浅沟,用于排出废水。为了防止室内积水,也会在门边挖掘一个洼坎,房屋中央的积水通过浅槽流入其坎。

这些穴居的房屋,有的是龙山文化的遗存,有的延续到了商代。如果说殷墟地上建筑是王室、贵族的居室,那么穴式房屋就应该属于服务人员、奴仆、手工业者等。

穴居式房屋的示意图

商王族的宫殿采用周人的说法“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建造,夯土成台,其上搭架四面斜坡,双重茅草檐的屋顶,重檐最大范围保护了夯土台基和檐柱、土墙免遭雨淋的损坏。在房基下还有比较考究的排水系统,或用石板砌成的水沟,或用陶管相通联的排水道。

殷墟宫殿区复建的建筑

殷墟陶制下水管

偃师商城宫城池苑遗址引水和排水

关于夏商建筑的一些争议

延安地区芦山峁遗址(距今4400年左右)的大营盘梁院落中,发现了大量的筒瓦和板瓦,这可能是中国目前最早的瓦件。在相传夏文化圈的神木石峁、宝鸡桥镇、陶寺遗址也发现了瓦片。不过,疑似夏都的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却没有发现任何瓦片。

芦山峁遗址

芦山峁 瓦片

宝鸡桥镇 泥质红陶篮纹筒瓦残片

板瓦

历史的进程并不是单线发展,尤其上古时期,不同的族群更是不平衡发展。从瓦片的使用来看,或许,二里头文化就不属于夏文化。

在《周礼·考工记·匠人》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了夏商宫殿的设计方式:

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窗,白盛,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

关于这段文字的解读争论不断,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简要来说,夏人宫殿是在高台上的四个方位以及中间,各修一间,共建五所房间,而商人则采用长方形的双重檐的宫殿。目前,二里头宫殿遗址复原出的式样,正是商代的。

《周礼·考工记·匠人》的夏代宫殿样式

二里头宫殿遗址复原

二里头宫殿遗址复原

古人居所的种类

洞穴方式:

早期人类还不懂得营造房屋,常栖身于洞穴之中,如北京直立人居住过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后来居住山顶洞穴的山顶洞人;南京直立人发现在汤山的雷公山葫芦洞;安阳小南海北楼顶山洞穴也是古人类的遗址

汤山雷公山葫芦洞-南京直立人

窑洞居住方式:

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在较陡的黄土坡挖掘而成,其结构由门道、门洞、居室和顶盖四个部分构成,居室成袋状,地表被打破,用多根立木支撑着草泥顶,在门道处还留有烟道,这样房子冬暖夏凉。

窑洞式居址复原图

半地穴圆形单室方式:

一般会在居住面先涂抹一层草拌泥,再涂一层白灰面,光滑整洁。门朝东向,有阶梯形门道;室内有生火处,地面会烧成红色硬面。室中有一个柱洞,室外坑口周围也残留一些柱洞,共同支撑起屋顶,这应该是一座圆形攒尖顶式房屋。

半地穴圆形遗址

半地穴圆形示意图

半地穴圆形复原图

半地穴方形单室方式:

聚落里面的最大房子,可采用这样的方形结构,很容易成为议事、祭祀、婚娶等事务的公共场所。墙体采用附加支柱为骨,外敷泥土堆筑,泥中掺草茎、树枝等,表面再涂抹细泥层。室内支撑四根中心木柱,四根横梁绑扎相接,居室内设有火坛。大房子适合分割成多个小房间,随着财富的积累,这样大房子逐渐成为首领、巫师、贵族的私产。

聚落中的“大房子”

半地穴方形遗址

半地穴方形示意图

半地穴方形效果图

半地穴方形复原图

半地穴双室方式:

这种建筑由居室和门厅组成,呈“凸”字形。前室略呈圆角方形,面积不足3平方米;后室呈方形,面积近8平方米。居室有圆形火坑,用于取暖和烧煮,地面为黄砂硬土。

庙底沟二期房基遗址

地面多居室方式:

郑州大河村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由多间相连的长方形建筑群组成,共有九间。建房时先打地基,竖起木骨,用芦苇束、草绳或藤类进行绑定,在木骨上外敷厚厚的草拌红土泥,再在表面涂一层细沙泥,形成光滑的墙面。最后,堆上柴草,用火煅烧,形成陶状,大火熄灭后再盖房顶,考古学称之为“木骨整塑陶屋”。

火烧后的墙体变得像一整块红砖一样牢固,常年屹立不倒,因此这座房基也有“天下第一屋”之称。

郑州大河村遗址

郑州大河村遗址

郑州大河村遗址

郑州大河村复原图

郑州大河村出土的陶器

干栏式居住方式:

一些南方人居住在树上,构木为巢,栖木而居。随着积累经验,发展出干栏式的建筑。

居住在树屋里的部落

在临水地区,利用木(竹)柱构建底架,其上建造出高于地面的房屋,比如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干栏式建筑。其中还出土了上百件带榫卯的木构件,这比捆扎的结构更为牢固,尤其是带销栓的孔榫,加强了梁柱之间的连接,使得房屋更加结实耐用。

直到今天,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东南亚地区还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特别适合潮湿多雨的环境。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卯榫

河姆渡遗址复原建筑

高台宫殿建筑方式:

在郑州城东北部发现有大、中型夯土台基建筑遗存,应该是商代大贵族居住的宫殿区。基址均用红土与黄土夯筑而成,大形建筑约2000余平方米,小的约100余平方米。台基平面多呈长方形,表面排列有整齐的柱穴,间距在2米左右,柱穴底部往往有柱础石。有的台基表面上,还有坚硬的“白灰面”或黄泥地坪;房基面上,存在两排长方形柱础槽,大体可以复原为一座多室重檐顶,并带有回廊的大型宫殿

宫殿顶有五条脊,把屋顶分割为前后左右四大斜坡,雨水可以从四面排泄。在基址在台基下或紧靠台基的散水上,立有檐柱,加大了出檐面积,并且采用的“重檐”,相当于增设了防雨披檐。台基内缩,尽可能远离檐口,以保护夯土台基和外檐柱脚免遭雨淋损坏。而且还采用了柱础石,减少雨水对木柱根部的腐蚀。

郑州商城宫殿基址复原图

结语:

中国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斗拱以及昂构件的技术,撑起了中国特有的飞檐翘角。通过古代建筑的式样演变来看,早期檐柱式样不断改进为曲枅,最终再演化出斗拱。它们不断发展组合,变化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不断使得屋内获得更多的光照,同时也很好保护了建筑物的外墙、基台和立柱。

拱的演变过程

斗拱、檐柱、柱础

双杪双下昂七铺作示意图

斗拱与下昂

各种屋顶式样

适合中国人居住的四合院

我们用“墙倒屋不塌”来形容中国木建筑,其实支撑起屋顶的,根本就不是墙壁,而是由柱梁枋斗拱组成木结构框架,是它们撑起了中国人的家园。

现存较早的中国木建筑(资料)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佛殿 唐代建中三年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 唐代大中十一年

山西芮城县广仁王庙大殿 唐代大和五年

河北省正定县开元寺钟楼 唐乾宁五年

河北省正定县文庙大成殿 唐末五代

山西省平顺县天台庵大殿 唐末五代

山西省平顺县大云院弥陀殿 五代

山西省平顺县龙门寺西配殿 五代

山西省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五代

参考资料

宫殿考古通论》杨鸿勋 著

《夏商社会生活史》 宋镇豪 著

《不只中国木建筑》 赵广超 著

《商文明》 张光直 著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梁思成 著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纪念碑性”》 巫鸿 著

《营造法式》李诫 编著

《中国早期大木作》——刘江岭 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穴居  穴居词条  居所  居所词条  宫殿  宫殿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古人  古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