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千年世家到寒门崛起,自科举制度诞生后,...

世家门阀在中华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商周时期开始,由于官员的世袭制度,最早的世家诞生。但世家的存在长期把持上升通道,底层民众没有改变人生的机会,上层社会又一潭死水,这导致社会腐朽。

门阀世家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一方面倚助世家的人才来治理天下,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地打压世家。秦朝的军功封爵,两汉的举孝廉,再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都是为了选拔新的人才。但世上有千年的世家,却无千年的王朝,尤其是南北朝设立九品中正制后,世家抓住机会将这选拔人才的通道掌握在自己手中,彻底壮大,甚至出现了门阀势力超过皇权的情况。而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正式出现,取士不问家世,提倡平等竞争。科举制度的诞生是中华文化和教育领域上的重大突破,在这样巨大的变革下,对世家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隋唐时期

1.隋唐初期的世家现状

隋唐时期,虽然有一大批家族在朝代替代中消失,但门阀世家的力量依旧强势,当时的关陇门阀集团在朝堂上的势力非常庞大,以"五姓七望"为代表的豪门望族在民间也保持着极大的名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占据极大优势,即使是帝王不得不仰仗这些世家的力量,因此隋唐两朝的君王一直致力于压制世家

隋炀帝画像

唐初时期,李世民就任用了一大批早年追随自己的秦王府臣子,这些人大多出身低微,身后没有世家的力量,他们能够身居高位,一方面是李世民顾念旧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削减世家的影响力。但仅凭这些人的力量,还不足以功摇世家的根基,于是科举制度进入了统治者的眼中。

2.科举制度对世家的影响

科举取士

科举制度讲究唯才是举,不问出身,给了大量普通人上升的台阶。从唐太宗大开科举之门,到武则天设立殿试,这短短几十年间,朝中庶族出身的官员大大增加,娄师德、狄仁杰、姚崇、宋璟等名臣都是庶族出身。庶民在朝堂占据高位,自然代表世家的失势。长孙无忌一脉因政治斗争失败被诛杀,褚遂良被驱逐离开长安,都标志着关陇贵族集团的倒台。庶族和中小士族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借助科举制度步入朝堂,开始蚕食世家的势力。

3.世家科举制度的应对

不过世家能够在历史的风雨中长存千年,自然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在科举制度的打击下,世家很快反应过来,科举制度的推广已经成为天下大势,不能阻挡,那就合理地利用它。科举比试的是才能,是学识,而在古代,知识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学习知识,珍贵的书籍,优秀的老师,还有足以养活自己安心读书的钱财,都是贫民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世家不同,世家向来以经学传家著称,千年的底蕴之下,很多家族藏书之丰富堪比国家,其中不乏珍本、孤本。世家子弟也不缺乏名师的教导,大多数世家都有自己的蒙学和私学,也有足够的家产让家族子弟安心学习,不必困顿于生活衣食。

陇西望郡

世家在文化教育上的资源有多大呢?盛唐时期的王维、王勃、王昌龄、王之涣等大批名垂千古的诗人都出自同一个王家,也就是"五姓七望"中的太原王家。在这样全方位的资源优势下,即使有科举制度存在,平民也很难与世家竞争。相反,世家反而借助科举这个通道,光明正大地占据朝堂。在唐朝中后期,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豪门望门都分自培养出过十多位宰相和重臣,可以说是与臣同衰。宋史对唐朝科举的评价是"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可见唐朝的功名依然被世家所把持。

两宋时期

1.社会背景的变化

由于五代十国的战乱,"白马之祸"和"黄巢之祸"的发生,导致唐朝时期的老牌世家被清洗,新兴的世家上位。而宋朝统治者也借此机会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大力提拔庶族。相比隋唐时期世家借助科举制度的力量大举占据朝堂高位,宋朝时期真正实现了寒门崛起,世家的力量开始衰退。

雕版印刷

这一方面是由于学习成本降低。宋朝时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诞生,从此以后,书籍刊印的成本大幅减少,原本千金难得的知识不再遥远,变得触手可得。另一方面是源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宋朝时期经济的繁荣在历朝之中也属顶尖,商业的繁荣带来的是民众的富足。在家中有闲钱,而读书的成本也相对不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了读书识字,选择了科举入仕。在庞大的平民学子的基础下,科举制度真正显现了它的优势。

2.科举制度的改革

宋朝时期,宋太宗为了避免唐朝时期功名被世家垄断的局面,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当时的科举是由宋太祖亲自主持的,如果其中有权贵子弟参加考试,那么这些权贵子弟还要加试一场复试,而复试往往异常严格,大量不够优秀的世家子弟被淘汰。

宋太宗画像

而且宋朝科举的选拔数量相对较宽,由于宋朝官制臃肿,需要大量官员填充到各个岗位上去,一次科举会有很多人中举成为官吏。唐朝时一次科举十个人中往往只有最优秀的一两人能够被录取,而宋朝十名考生中要录取五六名。世家深厚底蕴培养的子弟确实有更大的可能通过科举,但他们的人数太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庞大基数的平民团体自然占据优势,庶族出身的官员迅速超过世家,在朝堂中占据优势。

3.寒门崛起与世家的竞争

不过这也造成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兴世家的诞生。当一个平民通过读书和科举成为官员后,那他就已经脱离了平民的身份,获得了资源的他会为下一代子嗣提供充足的学习条件,而他的子嗣在先天优势的情况,比平民有更大机会通过科举成为官员,并且有父辈在朝堂上辅路,他们会走得更加顺畅,而下下代的后人又会重复这个过程,在这样滚雪球的情况下,新的家族诞生了。

状元及第

事实上在宋朝,这样的新兴世家诞生非常常见。第一代家族通过科举入仕积累下底蕴,培养更多的族人通过科举,造成几代族人同朝为官的景象,一跃从贫民变成权贵。不过和以往历朝门阀势大难制的情况不同,宋朝少有强盛不衰的世家,而这种变化来源于科举带来的竞争。

科举带来了一个相对公平的上升渠道,让无数寒门有机会崛起,成为权贵,但新兴的世家多了,自然会带来竞争,毕竟资源有限。而相对于过去世家几乎将文化资源完全把持的情况,宋朝的世家子弟对于平民虽然占有一定优势,却没有将差距拉大到近乎垄断功名的地位,不断有平民上位的情况下,很难有一个家族长盛不衰。若是一个家族长期在竞争中失利,不能在朝堂中取得话语权,那么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一个家族衰落,又会有另一个家族崛起。

孩童教学

事实上,宋朝的世家往往只能兴盛几代,百余年后就会消失在历史上,不存在以前那样与国同休的强大世家。一般来说,一个家族的崛起,首先依靠的是能够有一个足够优秀的天才,通过科举在朝堂站稳脚跟,然后通过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人才来兴盛家族。而问题就在于这些靠着一两代人崛的家族没有足够的底蕴,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最多只能保持几代人的荣华,一旦后人无法在科举上取得功名,就会迅速衰落。即使有家族形成了良性循环,家族中长期有人考取功名,也只能保障家族不衰落,很难在激烈的朝堂中一家独大,更别说像两汉时期四世三公那样的荣华。

科举制度将过去千年世家的格局打破,为这一潭死水注入了活力,不停的竞争也避免了少数世家独大。自宋朝以后,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虽有所改革,但世家的格局却一直维持着这样的状态,底层平民借助科举飞速崛起,经历几代富贵之后就耗尽前人遗泽,迅速衰退,将位置留给新兴崛起的平民。

结论

科举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相对公平的上升渠道,给了底层百姓改变人生的机会。而对于长期把持社会上层的世家来说,底层平民的上升就是对世家地位的动摇。虽然在科举制度诞生的初期,世家凭借着自己的底蕴全面压制了庶民,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度的完善,知识普及度的提高,在科举这个相对公平的制度下,越来越多的寒门崛起,和老牌世家形成相互竞争的局面,杜绝了世家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世家的影响力大幅减弱,从此再无千年世家,也没有了门阀压制皇权的现象出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寒门  寒门词条  科举  科举词条  世家  世家词条  崛起  崛起词条  诞生  诞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