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方心曲领是什么?宋代官服的特点介绍

看过以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的朋友,肯定都会对朝官服上的白圈记忆犹新。朝官服是以红色为主,所以这个白圈会显得格外显眼,那这个饰件到底有着怎么的意义呢?实际上这个服件有专门的名字,叫方心曲领。方心曲领也是代官服的特点之一,其作用是为了体现出朝遵循的天圆地方这一世界观、宇宙观,所以方心曲领的设计,才会是一个圆圈再加上一个方形的样子。

不知各位读者发没发现这一样一个问题,代古装剧里的官员们,官服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他们每一个官员的脖子上总套着一个白圈。

这白圈仿佛就跟古代锁囚犯的木枷一样,看着怪难受的,既繁琐又不雅观。但代每一个上朝的官员又必须佩戴,他们不嫌麻烦吗?

事实上,他们还真不嫌麻烦。甚至在朝时期,戴这种白圈还是朝廷里时尚的表现。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白圈叫什么。其真名其实叫“方心曲领”,早在西汉时期便已经出现。当年汉朝的官服十分繁琐,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将人裹的严严实实。这样一来,人就会看起来很鼓,仿佛一个大胖子,十分影响形象。

所以,大臣们纷纷给皇上上奏,要求在官服上加这么一个白圈,并取名为“曲领”。这种白圈能将鼓起来的官服压下去,使之合身。于是,其很快在宫中风靡起来。到了唐朝时期,大臣们又对曲领做了改良,他们将领口竖起,让曲领变得更符合唐朝的审美观。最后到朝,又改成了上圆下方的模样,取名“方心曲领”,寓意为天圆地方。

而西汉时是大臣请奏皇帝要戴,到了朝则是皇帝强制大臣戴了,甚至连皇帝自己也要戴这种白圈。为何会发生反转呢,主要还是为了方便皇帝。

第一是为了防止叛乱,众所周知,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靠的正是黄袍加身上的台,他深知官服和龙袍的利害。于是,朝建立后,为了防止黄袍加身的情况再次发生,赵匡胤亲自参与设计了“方心曲领”,圆的那部分代表天,方的那部分既代表地,也代表赵匡胤的皇权。

赵匡胤让臣子带在脖子上,相当于一种精神上的木枷,意为让臣子忠君爱国,恪守礼教,不要起谋反之心。

第二,“方心曲领”还能整体提升官员们的气质,朝官员的衣服是十分朴素的,不像清朝官服那般各种雕花雕蛇,他们的官服是没有任何图案的。乍一看一点震慑感都没有。而加上方心曲领后,能让官员一瞬间变得特别威严,还能象征自己的地位。因此,那会方心曲领成了官服中的时尚潮流。

《隋书·礼 仪志七》中曾说:“七品以上有内单者则服之,从省服及八品以下皆无”意思是你官位达到要求了才能用方心曲领,小官是没有资格戴的。

而且,每个品级的官员戴的方心曲领还有所差别,大殿之上,文武百官那么多,加上官服没有图案区分,皇帝哪能一一认出来。所以,这个方心曲领就是方便皇帝辨认大臣身份最好的凭证。

有意思的是,这个东西甚至还传到了韩国,在很多韩国古装剧里,也都能看到和朝同样款式的官服以及方心曲领。而现今很多韩国民族传统服饰里,仍能看到方心曲领的设计。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次文化输出了。

而这个方心曲领,在明朝时还有应用,但在清军入关后,满清统治者大肆禁止汉人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这个方心曲领的官服设计,也于清朝初年彻底消失。

想来,倘若满清没有废除方心曲领,说不定这个东西就成了如今领带的鼻祖。然而历史没有假设,方心曲领在我国的确没有得到传承,而如今的我们,也只能在古装剧里揣摩它当年的风采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官服  官服词条  心曲  心曲词条  宋代  宋代词条  特点  特点词条  介绍  介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