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孩子夜间盗汗,一片桑叶足矣

孩子夜间盗汗,一片桑叶足矣

原创: 唐略 今天

点 击 上 方  ↑ “ 传统中医唐略 ” 关 注 我 们

果果最近几天又有些身体不适,鼻塞,头晕,晚上睡觉出汗。人看上去也瘦了。

前天早上起不来,我就让他别去幼儿园了,在家休息了一天。

采取点儿什么措施呢?

有点鼻塞、头晕,是着凉了。他晚上喜欢蹬被子,我醒来给他盖被子的时候,一摸手脚,冰凉冰凉的。

秋凉在表,用通宣理肺丸。

至于头晕、盗汗,还得另想办法。

说到盗汗,也就是晚上睡觉出汗,以前有段时间他也有过,因为不是什么大毛病,脉象、舌象都没异样,白天精神也很好,我们就没太当一回事。

当然,我也偷偷查过古籍,对于这种没有其他异常的幼儿盗汗,各类书中论述不多。

也有一些方子,更类似于民间偏方.

比如蒲灰散,就是用旧蒲扇烧成灰,调服。

原理是:

蒲扇夏天到处扇,在身上到处拍,旧了以后,必然沾了很多汗。

烧灰服用,一则有收敛之功,二则有以汗止汗之意。

这也是有道理的,不过,这样的扇子现在也不好找了,用起来心里也有些膈应。

好在后来,汗慢慢出得就少了。

现在又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还是要采取一些措施。

正值深秋,用桑叶吧。

桑叶能祛风,能平肝,能止汗。

祛风平肝就能治头晕。至于桑叶止汗的功能,因为它得秋天的金气,主收敛。

于是我在小区摘了七片桑叶

我特地选了桑树西边的叶子,西方属金,长在西边的叶子,得的金气就足一些。

叶柄下满是白汁,营养十足

回家洗净,切成丝。

加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熬了20分钟,一碗清亮的桑叶饮就完成了一大半!

再加少许冰糖

一碗绿莹莹的桑叶汤就做好了。

为什么要放冰糖呢,一是冰糖入肺润肺,二是增进口味。

什么时候喝呢?当茶喝就好。

不要小看了这杯秋天的桑叶饮,里头蕴含着浓浓的中医五行思维。

果果的头晕,盗汗,是由于肝热,但热又不是太大,没必要用寒凉的药大动干戈。

肝属木,主生发,而金主收敛,所以金克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佐金平木;桑叶属木,又是叶子,所以能透热。而且秋分后的桑叶得金气,清透肝热最好不过了。

加上点冰糖,甘甜的味道属土,又是扶土生金。

在这一佐一扶中,肺气得以宣通,孩子身上轻微的肝热随之透散。

果果喝了一天桑叶,当夜出汗就少了。

据他自己说,头晕也是喝一次少一次。头晕的大小,他用手比划给我们看。

昨天我起了个大早,继续摘桑叶,把熬出来的水装进果果的水壶,让他带到幼儿园喝一天。

下午回来,水壶空了,全喝完了。

昨晚,盗汗更少,第二天清晨他起的比平时还早,精神很好,小脸圆圆的,红润得很。

于是我继续给他喝桑叶饮。

小孩的盗汗,是可以用桑叶来收的,当然,桑叶最好是秋冬季节的鲜桑叶(至少要秋分后,金气足),而且最好是白桑树上的。

白桑树结的桑葚成熟后是白色的,很清甜,白桑树的叶更得金气。

果果的盗汗收敛了。

我在高兴之余,又有些小内疚。

早在2012年,我讲《思考中药》的课程,就引用《夷坚志》中的一个故事,专说桑叶盗汗

有一个和尚,盗汗二十年了,食欲也差,百医无效,骨瘦如柴,奄奄一息。

后来得到一个偏方,就是用桑叶,当时正值秋冬,吃了三天桑叶,二十年的盗汗好了。

(具体内容见《思考中药》,第63页,学苑出版社,)

但当自家小孩盗汗的时候,我当时怎么就不知道及时用呢?

婴幼儿阳气旺,在睡眠的时候,有点微汗是正常的。

但不能太多,如果睡觉出汗太多,就伤津液了,这样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让孩子出现食欲不佳等症状,这就更麻烦了。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味桑叶

此外,桑叶饮针对的是孩子阳热的盗汗,如果孩子舌红苔腻,可能是内有痰湿或是食积的导致的发热盗汗桑叶饮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

文丨唐略

相关阅读

大部分的秋凉感冒,有这盒就够了!

富莫丢猪,穷莫丢书

艾灸前,你需要了解这些基本常识

想知道桑树更多的妙用,欢迎点“在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孩子夜间盗汗,一片桑叶足矣  盗汗  盗汗词条  桑叶  桑叶词条  夜间  夜间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