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豆瓣新品达络:我只关注某人在某话题下的言论内容

2014年1月13日,一款新的社区产品悄然地上线,它的名字叫做「达络」(www.daluo.com)。若不是邀请通知是来自豆瓣官方帐号的豆邮,又在「达络」里看到大波的豆瓣厂工,这个带着浓重的中成药味道的名字和不同以往的页面设计风格的且以新品牌出现的社区,还真让人难以置信这是豆瓣的官方产品。

「达络」以一种很陌生的形式和大家见了面。它的概念太新颖了,完全不是常规的社区社交类产品的玩法:

(用豆瓣帐号登录后,首页的主体内容空旷得只有3个内容发布按钮和右侧的客户端下载二维码, 点开「装修」频道,如图所示)

我看到了阿北,可我没法关注这个人?我点开了减肥话题,但无法订阅这整个话题,只能关注某人的减肥频道?在我苦于内容都很无趣的时候,发现竟然没法搜索人也没法搜话题?

从较熟悉的豆友们那儿关注了几个频道后,首页的动态里有了信息。耐心玩多了一会,对于这样一个小范围开放的测试版的产品,我多了几分新的认识。

先联想下,传统的社区社交产品里,内容组织展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主题来组织的内容,BBS论坛、贴吧和小组,你在里头会看到的是某个话题下所有人的言论内容;一种是以人来组织内容,Qzone、微博、轻博客等,你看到的是所关注的人的所有话题内容。除却强关系型的社交网络不讲,内容社区要解决的用户需求是:如何帮用户找到感兴趣的好内容

如何找到好内容呢,订阅主题或订阅人都是一维的内容筛选方式,现有的社区对于如何提高内容的信噪比也做出了丰富的尝试。订阅的主题下任何人都能发表言论,自然鱼龙混杂,内容良莠不齐。垂直社区、贴吧和豆瓣小组就通过让内容主题与人群更细分来让内容聚焦,更符合用户的预期方向;知乎、hackernews则通过点评与算法排序来对内容质量做筛选,让用户更容易看到优质的内容。而像微博,通过关注人来筛选内容的这种思路,所关注的人他发表的所有话题内容又并非都是我们所关注的,信噪比和质量的水准自然也有限。知乎作为一个高质量的内容社区,信息组织上把订阅主题和订阅人两者做结合,设计效果也颇出色。这也是豆瓣广播一直在尝试的事情,在过去的2013年里,将豆瓣猜这种主题精选内容也放进了友邻广播里。

而这次的「达络」,则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简单说:我只关注某人在某话题下的言论内容

我们从豆瓣的历史发展状况来看,最早豆瓣读书、豆瓣电影和豆瓣社区的广播是分开的,后来豆瓣社区的广播实现了聚合,将每个用户在各频道产生的动态都同步到社区的豆瓣广播里来。一方面,用户可以在一个地方看到友邻的所有动态,提高了效率。一方面,它也变得像微博一样,友邻标记的书、电影,推荐的日记、相册、参加的活动,再到想买的东西、做过的事情,什么内容都丢进来了。随着业务的扩大,内容涵盖面的增加,这种信息内容的混杂问题也会越发困扰用户。若这时候,提出「对于阿北,我想只关注他的读书和电影动态」这样定制化的需求,从需求或逻辑上讲是很顺利成章的。只是,若在原来豆瓣的业务结构上来做,这种定制化就会变成复杂的设定操作,这个操作成本也会成为产品的累赘。

从这样的背景来看达络,就更好理解它的产品设计思路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豆瓣  豆瓣词条  某人  某人词条  新品  新品词条  言论  言论词条  话题  话题词条  
热点

 谁在需求匿名社交?

2019年,匿名社交,引得企业纷纷下水,连坐拥微信和QQ的腾讯都推出了五款社交软件,用以巩固护城河。但是,匿名社交虽然旺旺增长迅速,却总是不可避免走向滑铁卢。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