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预制菜,“闯关”下沉市场才是大机会!

进入2022年,预制菜市场依旧火热,概念板块也不断走强。

截至2月14日,有“预制菜第一股”称号的味知香股价报收65.48元,距离去年4月上市当天的28.53元发行价,已经涨了逾两倍。

还有机构预测,未来6到7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在头部公司尚未出现的当下,预制菜是否是出餐和外卖之间,更具性价比的餐饮解决方案?家庭结构的变化和高低线城市又将如何影响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理解?

资本加持下,预制菜还有哪些行业痛点待解?未来的市场前景如何?现阶段入局预制菜赛道又应该如何避雷?今天,通过2家企业来解读预制菜将如何撬动消费新蓝海。

01:

快消产品的新赛道

关键是做好品牌和渠道

所谓预制菜,是经过洗、切、搭配等预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菜。厂家通过中央厨房提前把菜加工好,然后再采取冷冻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包装保存,进行售卖。

“厂家布局中央厨房,是由于餐饮连锁化速度加快,加盟体系扩张速度提升过程中,倒逼品牌方后端的基础设施的功能发生变化。”三旋供应链CEO李聘熙表示。

过去的餐饮企业依赖于传统手工业的做法,即自己买原材料,在中央厨房或门店加工成产品,再卖给消费者。工业化水平提升后,大量产品要赋能于加盟商,也就需要更高的标准化程度。

“从工业化角度讲,第三方工厂能更好满足门店标准化需求,更好服务品牌方,加快连锁化步伐,从门店加工转为工厂加工提高整体的标准化水平。”李聘熙表示。

据悉,中国预制菜企业目前to B与to C之间比例为8:2,在李聘熙看来,今天的消费者接触到更多的预制菜属于to C产品。

“C端市场的预制菜赛道和快消行业很像,关键是品牌、渠道和产品力三个方面的平衡。”

李聘熙表示,从产品供给层面看,大多数预制菜都能完成产品的从设计到量产的各阶段,不存在排他性的产品,只有品牌和渠道才会形成更高的门槛。

“火锅本质上也是预制菜,只是消费者教育做得早,供应链的标准化程度高,所以普及度更高。但是和真正意义上的预制菜相比,火锅的受众被“辣”限制了。

辣具备成瘾性,但是消费者对辛辣的接受度因年龄和地域而异。所以我认为火锅的火热可能是昙花一现,预制菜是更有普适性的中餐品类。” 银食CEO李丽宏表示。

在传统的预制菜市场格局中,批发商大多做2B的业务,餐馆拿货会经过多道中间商加价。为了打破信息的不透明,银食在上游与五十多家供应商展开合作,在下游大规模招聘加盟商。缩短供应链条后,消费者能以比菜场低30%的价格在银食买到预制菜产品。

银食把自己定义为渠道品牌,本质上是立足新零售,为消费者提供餐饮解决方案的信息服务公司。

“我们认为预制菜的核心竞争力一是便宜,二是好吃,三是便捷,所以在选品时信奉“拿来主义”,定价也完全基于上游供应链,没有中间商加价。”李丽宏表示。

对于集体入场预制菜的生鲜电商,李丽宏认为预制菜行业尚在培育阶段,当前的重点是一起把蛋糕做大,而且两者的经营模式完全不同,不会构成竞争——银食作为渠道品牌,本质是立足新零售的信息服务公司,未来也不会采用电商的逻辑做销售。

预制菜的生鲜电商和银食更像是共生关系而非竞争关系,一是因为预制菜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市场竞争远未饱和;二是两者运营模式不同,社区团购是用电商的方式做销售,预制菜大多是冷冻食品。

在市面上,生产小酥肉、粉蒸肉、八宝饭等预制菜品的商家众多。但为何会出现有的品牌或者单品成为爆款,有的却无人问津?

李聘熙认为,这跟品牌方自身的市场能力及渠道的触达能力有关系。从进入门槛层面看,就是规模效应,渗透能力以及品牌能力三者的有机融合。

02:

尚在行业早期阶段

入局应避免小众化

如今走在超市里不难发现,除了味知香、三全、思念传统食品企业,海底捞、广州酒家、西贝等餐饮企业也开始推出预制菜商品,甚至盒马、永辉等商超也上架了自有品牌预制菜。

李聘熙认为,判断企业涉足预制菜的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应从规模、场景和渠道三方面考量。

以食品企业为例,进军预制菜的优势在于更理解快消行业的逻辑,更容易形成大单品,但短板是对场景的理解和产品颗粒度的打磨偏弱,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不及餐饮企业。

反之,餐饮企业由于受市场驱动,能更快地更新迭代出大量SKU,但分销网络规模缺乏,对制造业的上游,也存在先天性的盲区和偏见。

一月获得险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的银食,2017年9月份成立,当时做的业务是餐饮的B2B采购模式。

通过APP+小程序,18年在石家庄做出了六千万的营收,19年达到了3.7亿。但是这个商业模式毛利率低,重资产让银食无法实现良性运转。

20年疫情后餐饮业务完全停摆,银食就转向了社区团购B2C模式,在小程序做了半年后发现没法和兴盛优选等大平台竞争,2021年六月开始做银食到家连锁店,做了六家门店后又发现连锁店门槛太低,最终在21年五月开始转向2C的预制菜业务。

转向做这块业务,一是发现预制菜数据上升非常快,二是下沉市场外卖不发达,消费者也习惯回家做菜。

当家庭的主导人群从50后、60后转向70后,从提高生活质量的角度看,预制菜会是一项性价比非常高的餐饮解决方案。

在李聘熙看来,预制菜还在行业早期的阶段。截至目前,我国有近有7.2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其中56.6%的相关企业成立于近5年内。

对于to B预制菜而言,受餐饮连锁化率提升制约,未来还会有很多大品类的机会;从to C的角度出发,要找到特定单品的利基市场,再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谈及入局预制菜应如何避雷?李聘熙认为,无论直接面向消费者还是面向产业端,都应该避免小众化。

具体而言,to C的预制菜,应规避过于小众的食材或者类型,避免工艺过于复杂的品类;

to B的预制菜,应避开小众赛道和价格弹性空间不足的赛道。“预制菜中比较理想的产品,是在工业化还原中能基本实现手工制作的口感,并且消费者在家不易制作,又有消费习惯的产品,如重庆泉水鸡、东坡肘子等。”

03:

下沉市场是蓝海

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根本

数千亿的市场,大部分都聚焦在一、二线城市。银食则反其道而行之,将目光瞄准县乡市场。

对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来说,核心吸引力一定是低价,附加服务不构成壁垒。

电商平台上的预制菜价格普遍高于县乡的餐馆,而银食的产品价格比菜场还低30%。低线城市和高线城市消费者衡量价格的标准不同,对性价比的定义也不同。

目前只有十款产品用了银食的包装,未来自营品牌的数量会达到一百以上。这个数值和一二线城市相差不大。这也说明在县乡市场,预制菜在C端还有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

预制菜是传统行业中非常“狭窄”的行业,信息并不透明。县乡市场的预制菜一般是2B的,商超有账期问题,大批发商不会对他们供货;

而饭店作为主要的需求端,批发时会经过三四道中间商抬价。从这个角度上看银食在下沉市场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银食的主要客群在20-40岁之间。家庭中的消费决策权已从50、60后交到75后手中,后者做饭的能力和意愿都在降低,而且偏好在线下“即买即提”,对便捷的需求更高,银食在选品阶段就锁定了这部分人群。

对于如何看待预制菜渠道和品牌的关系?渠道优势一定是大于品牌的。

因为对预制菜来说,消费者的体验是后置的,不是即买即食。在线下购物时,食材的新鲜度和价格会是更鲜明的记忆点,口味上的体验需要在烹饪后获得。

哪怕是安井这样规模的供应商,都未必能在消费者中形成品牌的概念。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我们也尤其关注对方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如果品牌出现强势挤压渠道的姿态,和银食合作是没有意义的。

下沉市场的县乡是熟人社会,价格优势会自然形成口碑传播,所以我们的线上投放几乎不针对C端消费者。只要在选址上锁定集市和农贸市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品牌辐射力就有了保障。

“我在联合利华、雀巢、康师傅等企业都工作过,在食品饮料行业深耕了几十年,这些经历让我对自律和制度有了深刻认知,但是银食不会复制这些文化,最好企业文化都是内生的,不是复制来的。”李丽宏表示。

银食的培训制度围绕“上手快,快速复制,强执行力”制定,删繁就简意味着组织的扁平化,拉帮结派的小团体现象必须杜绝。

银食信奉“大道至简”,重运营、轻资产,前者是壁垒,后者是策略。无论打法如何迭代,这一条准则是不会改变的。

截至目前,银食已开出40家门店,单店40平左右,2022年以加盟方式预计开出600家门店。

“我对银食的终极设想是一个有2.5万-3万家门店的连锁品牌,连锁零售和供应链两个板块在拆分后可以分别上市。”李丽宏表示。

对此银食已经清晰了打法,现阶段的目标是将利润比再提升20%,而不是扩大营收。新的一轮融资将在三月前完成,资金将用于人员招聘、供应链建设和市场扩张。

最后

毫无疑问,预制菜已然成为消费市场的新风口,五大玩家们(专业预制菜企业、上游农牧水产类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餐饮企业、零售企业在预制菜行业内的争夺战愈演愈烈。

归根结底,终极竞争还得看企业产品、渠道、品牌、供应链四重能力的平衡。

抢先加入首家预制菜媒体平台搭建的产供销产业圈子,整合撬动行业资源,快速抢占市场先机。

关于预制菜产业媒体

预制菜产业是2021年最火的产业,也是投资人最关注的赛道,投资并购30+起,我们预制菜产业媒体以全球视野站在行业高度,为预制作菜行业提供丰富的产业资讯、解决方案、培训学习,峰会交流,供应链对接等服务。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闯关  闯关词条  预制  预制词条  下沉  下沉词条  机会  机会词条  市场  市场词条  
报道

 顺丰保价8000只赔2000,快...

1.“保价”意义何在?9月13日一早,“顺丰寄丢20克黄金保价八千只赔两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截自微博)据悉,杭州萧山的小刘通过顺丰同城业务寄送了价值8...(展开)

报道

 蜜雪冰城A股IPO已完成辅导

9月9日消息,广发证券近日发布《关于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情况报告》。据悉,2021年9月,蜜雪冰城在河南证监局辅导备案,拟在A股市场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