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双创能帮到地方经济么

这几年搞双创到处跑,一个普遍感受是,地方政府都期待以创新创业为契机,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没办法, 房地产作为引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得换发动机。

但谈何容易。

传统做法就是,招商。找大品牌、大企业,给地免税给钱,直接移植。比如上海之于特斯拉,合肥之于蔚来,成都之于锤子手机,各地富士康产业园等。

前几年独角兽流行时,各地都在抢独角兽。很多大公司,主业亏钱,但政府补贴却赚钱了,也算一景。

这种做法,无非是拼政策,看哪个政府愿意拿更多的时间出来,换可能性。

但结果其实靠运气。一方面目标所在地会加高护城河;而且,不确定性实在太大。比如企业移植过去后走下坡路,比如政策红利吃完后又被撬走,甚至厂房宿舍都盖好了,企业各种原因干脆都不来了。

这不是瞎扯,每种“比如”,都有活生生的案例。

媒体乐于传播企业被政府招商贻误和谋害的事情,而实际上,政府被国内国外企业套路更是屡见不鲜,不被主动传播罢了。

更好的方式则是以创新创业为契机,搭建新经济生态。不管大小,着手造个小雨林。

当然不是引进几个孵化器那么简单。

关键在于:一要当地产业;一要用好双创手段;操作上,目标清晰、有序组织;心态上,别太着急。

最简单的就是,当地有主导产业,但其组织相对自由和无序,政府缺乏更长远的扶持与规划,甚至作为传统产业已经遇到了问题。如果通过双创进行升级,就会变得很有操作空间。

比如,垂直性科院机构的引进与合作,专业孵化器的引入与运营,创新型创业公司的吸引,对口人才的拓展与输入,行业政策的优化等等。

案例如义乌,这几年为了增强小商品附加值,在有意识加大设计、大数据环节生态的搭建,颇有起色。

还有蛮多工业、制造业聚集的地方,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式,提升运营效率,做产业升级,都值得期待。

其次是,当地有高成长型或成熟的龙头企业。本来在其周围就已经散落了生态合作伙伴,如何有序将其组织起来,并通过引入、政策等手段,促其提升,很值得尝试。

最好的案例莫过于杭州的未来科技城,将散落的阿里生态,完美外化和集中,其表现和成效首屈一指。这是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案例。

尤其在国有企业集中的区域,如何通过双创的体制创新,加上国有企业积累的资源、已有的生态链,释放生机与可能性?

企业如能藉此做到内部改革,外部开放,对很多地方的经济转型升级都是利好。

国家发改委去年开始在尝试做大中小企业融通实验,算是开了个好头,很期待其的深入开展。

粗略估算过,政策移植个成熟企业的成本和风险,比起因地制宜搭建小生态来,都要高蛮多。

有些地方的苦恼在于,觉得并没有深圳昆山这样的产业基础,也没有阿里华为这样的龙头企业。怎么办?

好像没啥具体办法。一方面,绝大部分地方都有特色基础,深浅而已,真要无中生有,就只能靠解放思想,或外部引入了。另一方面,不能期待每个地方都变成杭州深圳,中国经济本身也就是个大生态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双创能帮到地方经济么  地方经济  地方经济词条  
报道

 创业调查:夫妻搭档更易成功

一位家庭研究学者这样说过,财富婚姻中的创业夫妻关系最为稳固,这种地位不会轻易就被光凭漂亮脸蛋和温柔性格的人所取代。所以,真正的富豪圈并不一定遵循“男人有钱就变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