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合理化建议

   乡村旅游行业在进行发展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合理化的建议提出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乡村旅游发展建议范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乡村旅游发展建议篇一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体上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和规范提高四个阶段。

  这四个发展阶段看,休闲农业发展正在经历五个重大转变。一是在发展上,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二是从休闲功能上看,从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三是从空间布局上看,从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市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四是从经营规模上看,由一家一户一园的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五是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可以说,我国休闲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规范、提升的新阶段。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尤其是中央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大量的财政资金伴随着各种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上休闲农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具备了空前的优势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少地方党委政府不仅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把它作为为城乡居民创造文明健康的休闲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成一项公共性、公益性的事业,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引导其快速发展。山东省东营市为不断拓宽休闲农业的路子,采用创新帮扶机制,仅区、镇已为南二路休闲村投入三网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00万,休闲观光项目扶持资金300多万元,促进了休闲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国家大规模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新增投资中,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改变,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山东省淄博市梦泉村地处淄川东南山区,位于淄博市最大的饮用水源地——太河水库上游。村内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昼夜温差大,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2006年被命名为淄博市环境教育基地,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全村87户,人口257人,总面积3000亩,其中种植谷子、绿豆等杂粮面积450亩,杏仁、柿子等林果面积1500亩,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20xx年2月,被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4月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省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2009

  年年底预计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农业生态旅游占全村收入的一半以上。基本实现了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富民目标。

  3、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000美元后,居民的需求结构开始转变。我国20xx年,人均GDP就已经突破3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重要改变,休闲消费无疑会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来,山东省邹城市按照“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狠抓科技兴渔,强化各项管理和服务功能,采取科学实验与示范带动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引导渔(农)民开发资源、搞活经济,全市渔业在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增长势头仍旧强劲,并展现出两大亮点,即:北宿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被国家国土资源部定为“全国样板工程”,治理后的成片高标准连片池塘已全部用于渔业生产,并稳步朝着无公害规模化养殖发展;城乡结合部休闲渔业悄然兴起并初具规模,实现了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xx年8月该市已有初具规模的休闲渔业经营户60余家,年新增产值2000万元,成为整个渔业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非常可观。“休闲渔业”集渔业、休闲、旅游为一体,既是渔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也是第一产业的延伸和发展。邹城市发展休闲渔业有很多有利条件。其一,该市具有发展休闲渔业的丰富资源:境内养殖水域6.35万亩,类型多种多样,山区有水库塘坝,平原有河道池塘,更有别具一格的采煤塌陷水面,城北有明荒山陵古墓地宫,城南有历史名山峄山风景区,城中有“三孟”名胜,此外千泉、北宿、太平、郭里等镇街有渔农数千人从事养殖、捕捞,技术熟练并拥有各种渔业设施;其二,辖区内有兖矿集团、邹县电厂、里能集团等多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职工、居民收入较高,逐步接近小康水平,“五、一”“十、一”长假和双休日,旅游休闲活动逐渐兴起,岚济公路、104国道、津沪铁路、京福高速贯穿全境,交通极为方便,今后渔区休假旅游将是节假日的一个重要去处;其三,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市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方向列入水产业“十五”发展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让淡水养殖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并共同发展。

  4、原有园区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各地都建设了一批像城郊农业,科技示范园,后来的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园区,虽建设理念和重点内容不同,但都为建设休闲农业奠定了基础,发挥了休闲农业的特殊功能。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完善、科学规划,会大大

  加快休闲农业建设的步伐。山东省济宁市规划建设包括兖州农技园、泗水圣源山庄在内的40个休闲观光示范点区,推出5条精品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可达1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可达2亿元。

  5、休假增多也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假日114天,这为城乡居民增加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去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北京市乡村旅游人数达到275万人次,同比增长26%,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35%。

  6、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0xx年7月5日,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就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发挥优势,齐心协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计划从2010年开始,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推出一批示范县(镇)、示范村(企业),制发一张全国性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产品地图,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乡村休闲度假指南。

  乡村旅游发展建议篇二

  乡村旅游作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具有优越乡村旅游资源的上犹县应当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

  上犹是全国县级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县之一,被列为全国旅游资源普查示范县和省级旅游开发重点县,境内地貌环境、生态环境良好,水域辽阔。上犹文化底蕴深厚,“九狮拜象”、“客家门楣”等客家文化资源以及众多革命遗址遗物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文化背景。目前,全县乡镇有农业观光园、科技园25个,休闲山庄150个,休闲农舍(含垂钓园)10个,市级乡村休闲游示范村4个。今年1至6月接待游客数近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

  重规划,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要按照新农村总体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着力营造区域特色,培植乡村旅游品牌。规范景区(点)周边乡村旅游经营点的布局和经营活动。控制休闲农舍、休闲山庄扎堆经营,通过规划,合理布局,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发展“公司+农庄”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实现春游梅岭茶场、夏尝麻田蔗林、秋赏油石橙园、冬观鹅形雪景,构筑起乡村旅游特色。拓展旅游项目,完善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旅游项目多元化、趣味化,突出“农”字、体现“绿”字、收获“乐”字。

  抓重点,营造乡村旅游品牌。要实现上犹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抓住重点培植一批具有上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具有旅游特色资源的村,按“企业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村庄”的模式,使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之

  一。重点将双溪大石门村、梅水园村、五指峰黄沙村等培植成乡村旅游的专业村,成为上犹乡村旅游知名品牌。结合优势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和农业科技园区,培植一批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如水岩乡湖面水产基地、梅水乡无公害蔬菜基地、东山镇花卉苗木生态长廊等。注重挖掘客家文化和生态保护内涵,找准客家风情与秀山丽水的结合点,将森林小火车、山水、美食、客家文化整合起来,开发富有“章江源”诗意、“茶乡情”韵味、“大自然”情调的景点,如茶园采摘、高山捕猎、水上宿营等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湖区垂钓、野营、漂流等等,逐步推出“东山寺—陡水湖—瀑布”、“盘古寺—五指峰漂流—农夫温泉”精品线路。

  扬特色,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乡村旅游产业要充分利用农业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农业要借助旅游的平台,宣传特色农产品,相互促进,提升旅游和农产品的品牌价值。调整农业结构,变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商品;挖掘传统手工业,开发旅游纪念品;发掘传统农家乐美食,发展特色农家餐饮,重点开发石鱼、茶叶、根雕、竹雕等地方特色产品,培育旅游小商品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举办体现地域性农业生产的特色和文化背景的农事会(节),宣传特色农产品,促进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

  乡村旅游发展建议篇三

  xx市人民政府: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乡村旅游也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不仅扩大了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还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如何规范和提升我市乡村旅游,促进其良性发展,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认识不足、政策指导不够、融资困难、缺乏规划、宣传不力、文化内涵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结合起来,立足长远,真抓实干。一是强化领导。成立遵义市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有关协调、统筹工作,并出台相关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作为全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各县、区(市)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安排人员切实抓好此项工作。二是兑现奖惩。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年度实行考核,年终兑现奖惩。

  二、准确定位、科学规划

  发展乡村旅游,准确定位是关键。通过调研后我们认为,我市要发展乡村旅游,应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在客源市场定位上应以遵义市城区居民为主,所在城镇或相邻城镇居民次之,邻近县(市、区)和重庆、贵阳居民为辅,或依托自然资源,或依托人文景观、或依靠有利地形和区位优势,有针对性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内涵的“农家乐”旅游。在此基础上,坚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规划。建议由市旅游部门统一牵头,各县、区(市)政府配合,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结合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四在农家”创建情况等,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切实可行的区域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把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旅游专项规划中,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全市乡村旅游的开发。二是突出特色。要根据现有的资源分布和季节特征,就如何打造好每个乡村旅游品牌作深入研究,大力发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黔北文化”、“农耕文化”等,开发特色农产品,提供农事活动体验、农耕文化教育、乡村民俗参与、野外探险活动等不同主题的乡村旅游品牌,真正使游者“体验收获在农家”。同时,加快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提高乡村旅游的附加值。

  三、积极扶持,加大投入

  (一)严格兑现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中旅游发展考核奖励机制和有关用地扶持、税费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整合资源,进行捆-绑式扶持。一是针对乡村旅游点的布局情况,按照“先重点、后一般,逐步推进”的原则,对安排在乡村旅游点所在区域的相关项目和资金进行集中扶持;二是结合市委的挂帮安排计划,有针对性、选择性地采取市领导和部门挂帮到乡村旅游点的形式,切实帮助经营户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有意识扶持和引导乡村旅游发展。

  (三)多措施加大投入。一是市级财政可安排一定的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或贴息等方式投入,对先期试点的县、区(市)进行集中投入,打造出乡村旅游品牌精品,如新蒲新区沙滩文化景区、湄潭桃花江、务川龙潭仡佬民族文化村、土城历史文化古镇等。有条件的县、区(市)也可以采取灵活方式给予投入支持,发挥导向作用。二是积极调动和鼓励当地社会力量兴办乡村旅游。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鼓励投资者租用农民的土地搞乡村旅游,并鼓励、准许当地农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入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发挥投入主体作用。三是采取金融部门支持,加大贷款投入,放宽小额贷款额度限制,并对信用户给以贷款利率优惠,发挥投入支撑作用。

  四、强化管理,广为宣传

  乡村旅游要实现有序发展,政府就要加强监管。一是经营活动的监管,确保乡村旅游发展有序。二是环境卫生安全监管,确保游客安全健康。三是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古祠堂、古民居的保护和修缮,充分彰显农村历史文化的底蕴。四是加快乡村旅游管理法规体系的建设,让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与管理有法可依。五是制定乡村旅游分级分类管理标准,对乡村旅馆、特色餐馆、观光农园、观光果园、休闲池塘等实行分类指导,对“农家乐”与民俗村实行星级管理。通过分类来突出特色,防止产品的同质化。

  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旅游资源推介会、举办乡村旅游节等形式,加强与重庆、贵阳和遵义市区有关旅游、新闻机构的交流和沟通,让外界充分了解我市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同时,对开发较好的乡村旅游点进行文化包装,制作乡村旅游宣传碟片和遵义市乡村旅游网页,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向外宣传推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关于乡村旅游发展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  合理化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建议  建议词条  发展  发展词条  关于  关于词条  
社会

 119消防日 119消防宣传活动...

2019年11月9日是第29届消防宣传日,活动主题为“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据悉,由中国消防协会主办,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的“安康诺盾杯2...(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