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动物故事之天下奇闻:一户人家群居400多只燕...

 

 作者和群燕合影

 

文图/纪广洋

  山西晋中传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闻:一个普通的居民院落,居然寄居着400多只家燕。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家燕都是各立门户的,每户人家大多都是住上一对,住上两对的就非常少见。为探究真假,更为看看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稀有现象,笔者来到该户人家,亲眼目睹了百燕齐聚的罕见景观。

 

 

 

 作者与张卫生夫妇合影

 

一、闻所未闻  家燕满堂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的中部,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远近闻名的钟灵毓秀之地。该市榆次区的使赵村位于城乡结合部,是一座美丽富饶的村庄。村中靠南新规划的第二排民居里,有一户看上去别无二致的普通人家:一样的两层小楼房,一样的配房和门庭,一样的花草和树木……唯独和别家不一样的是,这家一楼和二楼的房檐下,分别多了一条条排列有序的铁丝——这是房东张卫生和吕桃叶夫妇为越来越多的燕子们专门拉扯的落脚、休息的设施。

  早在八年前,张卫生家新建的楼房上就住进了两对家燕,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入住他家的燕子成倍增长,直到现在的200余对。冬去春来,新老燕子们越来越多,早已是成群结队、济济满堂。一户人家,单门独院,寄居如此众多的家燕,世上罕有,堪称奇迹。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建筑模式和居住条件完全一样的前后左右的邻居家,一对家燕也没有。有人说,这是因为马赛克包墙的楼房,燕子们不容易筑巢垒窝的缘故。可是,为什么张卫生家就有燕子筑巢,就有越来越多的燕子入住呢?

  笔者在与热情好客的张卫生夫妇深入细致的交谈中,在他们几代人、无数次爱惜动物、挽救燕子的动人故事中,终于揭开了谜底,那就是:张卫生夫妇以及他俩的先人们代代都是爱鸟如命的人家,他们懂得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利害关系,珍惜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生存环境;而家燕这种自古就寄生于人类的候鸟,无疑是一种灵鸟、是通人性的……

  先说张卫生、吕桃叶夫妇俩爱惜鸟类、拯救燕子的故事:

  1955年,张卫生出生于榆次区东阳镇南庄村,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农民。18岁那年,他中学毕业后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1979年,他与比自己小两岁的本村姑娘吕桃叶喜结连理,并生有一女一子两个孩子。在吕桃叶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在部队表现突出,转为志愿兵,并于1986年转业到铁路部门工作。次年夏天的一个午后,一场风雨过后,他在铁路边的树下拣到两只刚出壳不久的小燕子,带回办公室照料。其中的一只在风雨中摔断了腿、摔伤了头部,当天下午就死了,另一只却还能勉强吞咽食物。为救活这只可怜的小燕子,也为了不耽误工作,傍晚时分,他趁工余时间骑摩托车专程把小燕子送到了几十里之外的家中,交给妻子来“抚养”。吕桃叶手捧毛茸茸的小燕子,就像看着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满眼柔情、满心疼爱。她赶紧拿手电到室外去捉蚊蛾,模仿大燕子的动作在它眼前和嘴边不断晃动,逗引它一次次张开蜡黄的大口,趁机把蚊蛾送到它的嘴里。看它吃得差不多了,她又嘴对嘴地喂它水喝。

  半个月后,小燕子稀落的茸毛渐渐被稠密的褐色扁毛所取代,体型也变得好看、精神起来。整天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围着吕桃叶转来转去,翅膀一抖一抖的,一副戚切亲热的样子。又是半个月之后,它的羽毛已丰满起来,常在房间里飞来飞去,有时还特意落在吕桃叶的肩膀或手臂上,小头一歪一歪的,眼神象会说话似的。再后来,它自己也学会了捕食,学会了饮水。可是,看它的模样,怎么都不像平常的家燕,它体形较小,毛色也以褐色和灰色为主(家燕是以黑色为主的),胸腹部呈白色,并有一道褐色胸带。经查询才知道捡来的原来是一只崖沙燕。而崖沙燕是生活在湖畔或河边的一种常常栖居于树杈间的品种,它不同于家燕,它是属于野外生存的。当张卫生再一次回家时,他对吕桃叶说:该把小燕子放归大自然了。经过一番讨论后,她勉强同意了他的决定。于是,张卫生再次用摩托带着它驶向野外。为此,吕桃叶心疼的不得了,一对儿女也流着泪追了老远。

  摩托飞驰着,小燕子顺风趴在车筐里,不时扭过头来,用一种不理解的眼神看着张卫生。    来到捡它的地方,张卫生开始试着把它放飞。可是,任凭他怎么努力,它就是不飞走,就是不肯离去。他每次把它抛向高空,它总是快速飞回来,落在他的肩膀或摩托车上。面对他一次次的抛弃,它变得紧张而恐惧。他不得不狠狠心,把它抛在一边,骑上摩托就走。谁知,它拼命地飞着追他,追了几里路,他实在不忍心了,便停了下来。万般无奈,只得又把它带回了家。后来,经过多次饿它、赶它,并多次带它去有崖沙燕活动的河边去“认亲”、去适应环境,在冬季到来之前,它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张卫生一家,跟随其它的崖沙燕们飞走了。

  1990年,他家搬迁到离张卫生上班的地方很近的使赵村,这里靠近城边,各方面的条件也都好些,孩子上学也方便。刚到使赵村的时候,他们租房住居,吕桃叶到一家生产皮件的私营企业上班。1997年,家庭经济条件日渐富足之后,他家买下了这套独门独院的两层小楼房。刚搬进新居的那两年,他家也没住燕子,吕桃叶还觉着挺纳闷的——宽敞明亮的住房里,怎么就见不到俊俏的燕子,听不到呢喃的燕语呢?直到1999年,在吕桃叶的念叨和期盼里,她家终于住进了两窝燕子。吕桃叶激动的不得了,像是迎来了久别的亲人,她在二楼的栏杆上呆上一个盛着清水的小塑料碗。两对燕子经常趴在碗沿上喝水,喝过清水后,它们呜叫得更清越甜润了。

  而引来几百只家燕的起因,也许是缘于他们一家人对一窝小燕子的拯救。

二、爱鸟惜鸟  居家传统

  2002年的夏天,一窝小燕子尚未出窝时,两只老燕子却突然失踪了,不知是遇到了天敌,还是碰上了人类的弹弓或枪口。5只羽毛未丰的乳燕饿得唧唧直叫,乱作一团。张卫生怕它们饿急了掉下来摔着,赶紧找来A字梯,把它们一一接下来;吕桃叶则忙着跑前跑后,为它们用大碗伪造新窝;儿女们从室外、野外逮来飞蝶、蚂蚱和蚊虫,还必须得是活着的,因为“燕子不吃落地的,鸽子不吃喘气的。”这则谚语所说的“落地的”就是死了的东西,家燕对食物是非常挑剔的。

  由于有“抚养” 崖沙燕的经验,吕桃叶对这5只“孤儿”照料的相当专业、无微不至。它们很快吃饱喝足、安生下来。大约10天之后,小燕子们的羽毛渐渐丰满了,并开始鼓翅练飞了。已经辞职回家的吕桃叶,这下又有了事干,她天天带领小燕子们到野外练翅。每天晚上还得把它们一一引进房间,让它们列队落在专为它们拉起的铁丝上,怕猫和黄鼠狼们伤害它们。待它们终于翅膀硬了,能够像大燕子一样地翩飞,并能够各自捕食时,吕桃叶开始着意“疏远”它们——她想起了放归崖沙燕的情况。谁知,这5只小家燕,比那只崖沙燕更难缠,它们再也离不开吕桃叶了,像一群恋母的孩子,跟屁虫一样地对她紧追不舍,她走到哪儿,它们就追随到哪儿,有飞着的、有随身落着的,乱哄哄的好不热闹。她与邻居们说话时,她的头上、肩膀上也起起落落地不断有调皮的小家伙折腾着,唧唧喳喳地“乱插嘴”。就连她去厕所时,它们也寸步不离、形影相随。缠得她哭笑不得,悲喜交集。

  后来,为了确保它们在冬季到来之前能够回复“常态”,以便随同类们到南方过冬。吕桃叶绞尽脑汁之后,终于想起一个逃避它们的计策——在某个深夜,她悄无声息地到娘家走亲戚去了,而且一住就是十多天,直到在电话中得知它们随队远走高飞了,她才回到自己的家。而回家后,面对燕去楼空的局面,她的心底又像打翻了五味瓶。

  在娘家“回避”的时候,母亲听说她是为了家燕才这么做的,就再次给她讲起她姥姥曾经与家燕的故事:那还是解放前的某个夏天,姥姥家的一窝家燕,有一只乳燕不小心掉下来摔断了腿。为防止它再次被同胞们挤下来,姥姥把它放在一只竹篮里,然后用一根长长的绳子把竹篮悬垂到与燕窝基本持平又比较接近的高度,以便让大燕子喂食给它。为了让小燕子的断腿尽快康复,姥姥还用竹筷辟成小竹条,给它的断腿绑扎好,再专门买来甜瓜,用甜爪籽按时喂它,每天三次,就像人们按时吃药,给它补钙。后来,小燕子的断腿果然好了,它和姥姥之间也演绎过一段“纠缠不休”的人鸟情未了的往事……尽管这个故事她从小就听母亲讲过多次了,而今听来却感同身受、感慨良多。

  而更让她耿耿于心、没齿难忘的,是她公婆有关爱惜动物、护送燕子的历历往事:

  由于张、吕两家是同村的邻居,她从小就亲眼目睹过公婆针对动物们的一系列善举。有一年深冬下大雪,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整个的原野和村中的空地。她到张卫生家串门时,发现他家的院子里放着一个旧箩筐,箩筐里有不少的小米和高粱——在那个连人的饥饱还没有保障的年代,她的公婆居然在雪天里惦记着鸟儿们的饥饱和生命安危!

  她还听说公婆在一次用水缸撒麸子湮老鼠时,一只觅食的黄鼠狼却受“蒙骗”掉进了水缸。那是一个初冬季节,黄鼠狼的皮已经可以卖个好价钱了。可是,知道黄鼠狼是益兽的二老,毫不犹豫地把它打捞上来,果断地放生了。

  而更令人感动的是,她的公婆爱鸟如命,曾经为挽救一只家燕费尽周折:

  那是她刚刚上小学的时候,张卫生家的堂屋里住着一对燕子。她记得婆婆常说:家燕是益鸟,算得上半个家禽。她婆婆是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她为了让刚归来的燕子便于筑(修)巢,总是在院子里用麻丝什么的为它们准备好便于叼衔、便于粘接的泥料。每当它们孵出的燕雏总是张着喇叭花一样的大口,总是吃不饱的样子时,她就从粮囤里挖出两碗麦子,用水浸了,故意让麦子生蛾子。

  而更令人难忘的是,那个凉风乍起的秋天,一阵狂风暴雨过后,张卫生家的一只家燕翅膀受了伤,飞翔起来很笨拙、很困难了,逮个飞蛾什么的已很费劲。婆婆看到另一只燕子多次给它喂食。就对公公说:“这下可坏了,它们很快就该回南方了,翅子坏了,还不等于判了死刑!在我们北方越冬非得冻死,不冻死也得饿死。”

  接下来的那几天,婆婆一边忙着扎秫莛笼子,一边培养、捕捉小蛾子,又把一根大针烧红了,在盛蛾子的瓶盖上烙眼。吕桃叶当时还没弄明白婆婆的用意和想法,但知道她在为受伤的燕子忙碌。直到有一天,婆婆突然对她和张卫生说:“你俩帮我把两个燕子都逮住,放进笼子里,喂上几天,待它俩习惯了笼子里的环境,能够在笼子里吃喝了,就把它俩送到榆次火车站去,找个南方人,让人家把它俩捎到南方去。寻思了许多天,就这个法子还有希望,况且得把它俩一块送走……”之后的几天里,婆婆的心思全部投放到这两只不幸的燕子身上,还提着它俩到人多的地方去“实习”、去“锻炼”,怕它们到了火车上受惊吓。

  一个星期之后,公公推着自行车走出家门,车把上挂着那个笼子,笼子里的两只燕子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互相安慰,又像是在与婆婆告别。婆婆一直把公公和家燕送到村头,千叮咛万嘱咐:不要送错了人,一定找一个年纪大些的真正的南方人,最好是广东、广西、云南那边的,总之越往南的越好……

  所以说,张、吕两家这种爱惜大自然、保护动物的做法是有渊源和传统的,两家的长辈们在这方面的善举无疑对晚辈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民间传奇  世界之最

  自从吕桃叶把那5只家燕诓走之后,次年的春天她家就入住了7对家燕。之后便是连年增多。看到它们在楼房的房檐下筑巢特别的困难,张卫生就在自家的厨房和门庭里分别砸钉,再在钉上用铁丝绑上一块特制的木板,家燕们在这样的设施之上筑巢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后来,入住他家的家燕越来越多,好像是一传十、十传百,七大姑、八大姨,沾亲带故的都被招引来了。有限的门庭、房檐再也容不下更多的燕窝,许多家燕就在二楼的栏杆以及院中的石榴树、无花果树上休息、栖居,难免风吹雨淋的。张卫生急中生智,就在一楼和二楼宽展的房檐下,分别拉扯上一根根长长的铁丝,好让暂时没有窝住,或嫌窝里闷热的家燕们方便栖息。从最初的一根,到后来的五根,再到目前的十根。排列有序的铁丝,再落上排列有序的家燕,看上去酷似五线谱。而唧唧喳喳的燕语轻喃,对酷爱鸟类的张卫生夫妇来说,不正是美妙无比的天籁之音吗?

  今年7月初的一天傍晚,面对房檐下密密麻麻的“燕阵”。张卫生夫妇粗略地清点了一下,居然达到了400多只。数百只家燕齐聚一户人家,而且和谐相处,有条不紊,像一个家规严明的大家族。例如,只有那些产期、哺育期的家燕们才能入住仅有的几个燕窝,它们像是一个个高度文明的绅士,从来都是知情达理、相互谦让、不争不抢的;再例如,这么多的家燕共聚一处,居然很少见它们排泄的粪便,更没有拉到人身上的时候;还有,自从大量的家燕入住张家之后,他们家基本上就没有了蚊蝇的踪迹……小燕子的灵性、自觉性和现实的益处,令人咂舌和叹服,真可谓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民间传奇、世界之最。

  在与家燕的密切交往和相处中,张卫生夫妇也渐渐深谙了一些鸟性,他们甚至能够听懂了一些燕语,起码通过它们鸣叫时的不同音调,能够听出来它们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心细善感的吕桃叶,她对家燕们有了更多的了解,简直成了心有灵犀的知心朋友。

  多年的友好相处中,人和家燕之间已经建立了默契和情感。它们似乎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辨别力:前几年秋天,吕桃叶曾在一只家燕的右腿上系上一跟红线,绾上一个特别的结,事实证明,翌年的春天,那只做了记号的燕子又携伴侣回到了她家;在她家的院子里,如果有她家的人在,走进陌生人,家燕们是毫无惧怕的,而没有她家的人在场时,一有陌生人走进,家燕们就会立即鸣叫着起飞;尤其令人高兴和惬意的是,她家的家燕在野外无论多远的地方,遇到她家的四口人时,都会煞有介事地低飞呜叫,翩然掠过,与他们套近乎、打招呼。

  所以,每到深秋,燕子们该回南方时,夫妇俩以及孩子们总是恋恋不舍的,就像作别远行的亲人,目送它们远去。燕去楼空时,吕桃叶触景生情,还常常泪流满面。

  家燕是非常特殊的鸟类,它们不仅是益鸟,也是灵鸟,亘古以来,它们就与人类、与家家户户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以至于,燕子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有挥之不去的影响和寓意。“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子与人类的亲密关系、燕子的出双入对,不知引发多少诗情和画意。

  同时,家燕作为一种专吃害虫的益鸟,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崇,人们往往把它们作为吉祥鸟来看待,许多地方称之为“观音燕”。 素有“燕来兴,蜂来富”的民谚,大多人深信:家燕在谁家寄居,是福气和吉祥的预兆。民间有一种“打死燕子会瞎眼”的警告和劝谕,足见燕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吕桃叶就分外高兴地说:“燕子也是生灵,也需要居住的地方,我家就是它们的家,这群喜燕会给我家带来好运的……”

  张卫生夫妇与家燕的传奇故事,让我们见识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境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群居  群居词条  一户  一户词条  奇闻  奇闻词条  人家  人家词条  动物  动物词条  
社会

 iPhone12将错峰发布 价格...

近日消息,报道援引一些分析师的说法是,苹果今年将推出四款iPhone 12,均采用OLED面板,支持5G连接,最便宜的iPhone 12可能会采用5.4英寸屏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