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如何打破原生圈子,对自己的局限性?

作者|临公子

01:

我几个同事前几年辞职后,做外包工作室,承接一些公司的软件开发项目。

这两年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业务逐渐收缩,大家拼命想办法拓展客源、找关系多接项目、提高代码复用度,可没太多改变。

其中一个同事中途退出,他去做什么了呢?

亲戚开了家少儿绘画室,同事入股一起经营,来上课的主要都是附近社区的小朋友。他还有另外几个朋友在做少儿编程,商量了下,2家联合起来一起招生、一起做活动、一起卖课程套餐,不仅业绩收入比原先外包开发好得多,还不用经常辛苦加班赶项目。

我们听说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哇塞,挺破圈的啊!

我的一些同事朋友是创业或自由职业者,由于本职关系,他们中绝大多数依然从事互联网行业或延续之前的老本行,原先敲代码现在就做软件开发,原先是UI设计师现在就接设计单子。

好处很明显,肯定自己熟悉嘛。但坏处是,很难找到新思路或新渠道。

不是说破圈就一定好,而是知道圈子外的一些信息后,你的选择范围肯定要更广。

02:

身为30+上班族,临公子经常听到身边人聊到职业担忧。

担心到了一定年龄后竞争力下降;

担心万一失业了找工作困难;

担心自己除了做现在的事情,其他事情都不熟悉。

表面看是很难解决的普遍问题,其实真正原因之一是,你所在的圈子没变化,你无法触碰到新鲜的认知。

你工作的环境里,多数是差不多学历、差不多水平、差不多经历的人,大家又都在同个环境里,想法自然也日间趋同。

打个比方,我写文章。

最开始我写的与本职产品经理相关,写着写着感觉不对劲儿啊:我上班就做这个,下班码字还是聊这个,来来回回都说类似的话题,要不聊些其他的?于是开始写职场、写投资、写生活,思路与感触比单纯聊本职一下子丰富了许多。

再比如,有些程序员,习惯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一遇到问题,开会聊的都是非常细节的技术手段,明明可以用流程/制度/商量就能搞定,非得死死抓住专业去说个所以然。说白了就是思维被限制住了,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破圈”的程序员是什么样的呢?

我安利过一本书叫《暗时间》,作者刘未鹏,微软亚洲研究院软件开发工程师,平时喜欢心理学、时间管理、自我成长和一些研究底层认知等,也爱看科幻小说。

看似它们和敲代码没啥关系对吧?

但那本书中,你可以明显感觉到,多维思考能力在一个人身上的深刻印记,让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变得格外丰富。

现在人的节奏很快,这种高速加剧了圈子的固化,我们开始习惯在固定的跑道上运转,习惯了相似的观点和方法,习惯了圈子里的一切,不知不觉陷入了“圈子魔咒”。

03:

我在《成长的边界》书中看到一个观点:

相比专才,“通才”在当前社会更有发展。

我的理解是:

通才不是说啥都学一些、 这里敲敲那里打打,是指我们一边要抓住专长,一边要跳出经验外多接触些领域,拓宽边界,形成对原有专长源源不断的补充。

作为典型的理工直女,我读书+工作环境偏技术,很长一段时间我看的书有95%以上都是工具书,全是什么工具啊方法啊实操啊干货啊,自认为信息密度更大、效率更高。

这状况直到码字后才发生变化。

我平时会推荐些书籍,你们可能也发现了,我现在看书口味挺杂的,投资的、心理的、哲学的、人物传记等等。相比工具书,它们提供了大量很棒的灵感,让我的内容不再干巴巴的,角度更多维、表达也更柔和。

就像蔡康永说的那样: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已经知道的事情。

因为你被原生圈子束缚住了嘛。

看来看去都是大同小异的话题,没有新信息新认知的冲击,生长速度就将慢很多。

《成长的边界》中也说到:

学习者学到的背景内容越多,其创造的抽象模型就越多,他们对特定具体例子的依赖就越少。

这样一来,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把自己的知识应用在前所未见的情形一一这就是创造力的核心。

所谓通才,其实就是突破专业圈子、广泛吸收其他领域知识,让它们为自己的认知体系所用的人。

04:

那么,如何打破原生圈子对自己的局限性?

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几点。

1、接触行业外的人+事

这几年我上班之余做自媒体,有个宝贵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之前接触不到的、不同行业的人,他们有意思的经历和想法,给我带来了很不一样的启发。

一些不了解的东西,我有兴趣也会去听一听,这道理就像刚才说的,不能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一样。

毕竟很多东西,你没接触时压根不知道它的有趣之处。

网络有句万用鸡汤叫“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人们挣钱时都基于自己的认知,觉得对的才去做。可我有个不一样的理解啊——尝试些你看不懂的东西,本质是在对冲你看错的风险。

当做一个MVP(最简化可行性产品),小规模试试,万一做成了就是值得继续放大做。

2、主动勾搭

包含两重意思。

一个是,态度上要敢于主动勾搭

其实我蛮内向的,没事几乎不会主动找人聊天。别人和我聊天时,哪怕我很想问些什么也不太好意思开口,总之就是被动沟通。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自媒体朋友,初识时,我刚写公众号,读者才几千人,她是甲方公司的,聊完正事后就闲聊几句。之后有事没事她就给我文章留言、朋友圈点赞。混熟了,我们慢慢聊到各自生活啊买房啊之类的话题,成为朋友。

后来她经历了几轮跳槽,我自媒体也逐渐做起来,过程中彼此给了许多鼓励和帮助。几年后居然又机缘巧合地再次合作。

从心理学角度看,越熟悉的东西,人越容易产生信赖与好感。

所以说呀,想要认识一个人,就真诚地主动勾搭,哪怕被拒绝了也没啥大不了。想想你主动勾搭还有1%的机会,没主动,1%都没有,是不是就坦然多啦?

另一个是,实力上,要提升自己的勾搭价值。

有实力了,外界才会来链接你。

我们得找到核心优势作为支点,将它当做敲门砖。当你有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功底,就等于和别人交换的筹码。

不仅要提升价值,而且要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价值,主动曝光自己,你的勾搭价值也会水涨船高。

最后我想说:

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圈子里生长,成为圈子,又被圈子所影响。那些愿意打开窗户看向远方的破圈者,往往将看到更惊喜的风景,遇到更丰富的机遇。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记得点个「赞」,希望我们都能看到圈子以外的广阔世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原生  原生词条  局限性  局限性词条  打破  打破词条  圈子  圈子词条  自己  自己词条  
攻略

 怎么和领导交往?

很多在职场的人,在和领导交往的过程中,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和领导交往,尤其是以前没有和领导打过交道的一些人,在和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总是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针对这...(展开)

攻略

 如何与领导高效沟通?

周二我看了一档求职类节目,介绍世界500强外企宝洁的品牌总监孙若瀛的工作日常。我在里面看到了与领导沟通的三个关键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结构化表达,高效传递信息在...(展开)

攻略

 证明书怎么写

证明书一般是根据确实的材料判明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而写的,证明的内容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日期和印章。以下通过wps2019来演示一下。证明的写法01:标题标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