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聊斋志异周生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周生,淄邑之幕客[1]。令公出[2],夫人徐,有朝碧霞元君之愿[3],以道远故,将遣仆赍仪代往[4]。使周为祝文[5]。周作骄词[6],历叙乎生,颇涉狎谑[7]。中有云:“栽般阳满县之花[8],偏怜断袖[9];置夹谷弥山之草人惟爱馀桃[10]。”此诉夫人所愤也,类此甚多。脱稿,示同幕凌生,凌以为亵[11],戒勿用。弗听,付仆而去。未几,周生卒于署;既而仆亦死;徐夫人产后,亦病卒。人犹未之异也。周生子自都来迎父榇[12],夜与凌生同宿。梦父戒之日:“文字不可不慎也!我不听凌君言,遂以亵词,致干神怒,遽夭天年;又贻累徐夫人,且殃及焚文之仆[13〕:恐冥罚尤不免也!”醒而告凌,凌亦梦同,因述其文。周子为之惕然[14〕。

异史氏曰:“恣情纵笔,辄洒自快,此文客之常也。然淫嫚之词[15],何敢以告神明哉!狂生无知,冥膻其所应尔。但使贤夫人及千里之仆,骈死 而不知其罪[16],不亦与刑律中分首从者,殊多愦愦耶[17]?冤已!”

翻译

周生,是淄川县县令的幕宾,县令因公外出,夫人徐氏,很早就有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的心愿。因为路途遥远,想派仆人带着祭礼替自己前往,便让周生写一篇祷词。周生作了篇骈体文,历述徐氏生平,文中很多地方颇为淫荡不恭。其中有句话说:“栽般阳满县之花,偏怜断袖;置夹谷弥山之草,惟爱余桃。”(般阳:即淄川县。断袖:指男宠。余桃,典出《韩非子·说难》。这两句意思是讽谕县令偏爱男色。)这是诉说徐夫人的愤慨,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脱稿后,拿给同事凌生看,凌生见文章太轻侮亵渎神灵,劝告他不要用,周生不听,还是将祷词交给仆人带去了泰山。

此后,不长时间,周生在县衙中暴毙身亡。仆人也跟着死了。徐夫人生产后,也得病去世。人们还没感到有什么奇怪的。周生的儿子自京城中赶来接回父亲的棺木,夜晚与凌生同宿,梦见父亲告戒他说:“写文章不可不慎重啊!我没有听从凌君的劝告,以淫荡之词,招致神灵发怒,不光丢了自己的命,还连累了徐夫人和焚烧祷词的仆人。恐怕我在阴间里还免不了受罚。”醒后,他惊异地告诉了凌生,凌生也作了同样的梦,便将他父亲写祷词一事告诉了他。周生的儿子不禁为之悚然戒惧。

注释

[1]淄邑,淄川县。幕客,又称“幕僚”、“幕宾”、“幕友”。应主管 官员之聘,办理文书、刑名、钱谷等事务的人员。

[2]今公出:县令因公外出。

[3〕碧霞元君:道教所尊奉的神,传说为东岳大帝之女,宋真宗封为天 仙玉女碧霞元君。泰山有碧霞元君祠。

[4〕赍(jī鸡)仪,赍捧祭祀之礼品。

[5]祝文:祭神的祷辞。

[6]骈词:骈文,一种讲求对偶和韵律的文体。多用四、六字句,故又称 四六文。

[7]狎谑:轻侮嬉戏。

[8]般阳:旧路名,元代设般阳路,治所在个淄川。这里代指淄川。

[9]断袖断袖之欢的省词。《汉书·董贤传》:“(贤)常与上卧起。 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后因称宠 爱男色为断袖断袖之欢。

[10]馀桃:《韩非子·说难》记载:弥子瑕为卫君所宠爱,食桃而甘, 以其半留给卫君。后色衰失宠,得罪于卫君。卫君说,“是??尝啗我以馀 桃。”以上四句为指责县令宠爱男色,不好女色。内容狎亵,实则为对女神 碧霞元君的侮弄。

[11]亵(xiè谢):狎亵。

[12]榇(chèn衬):棺木。

[13]焚文之仆:焚烧祝文的仆人,即“赍仪代往”之仆。

[14]惕然,惊惧的样子。

[15]淫嫚(màn 慢),秽亵戏谑。

[16]骈死:一齐死去。骈,并列。

[17]“不亦于刑律中”二句,意谓这与按律治罪竟分不清首恶从犯是一 样的。殊,竟。债债,胡涂。首从,指首恶和从恶。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聊斋志异周生文言文翻译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词条  文言文  文言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  
古文典籍

 聊斋志异侯静山原文及翻译

原文高少宰念东先生云:“崇祯间,有猴仙,号静山。托神于河间之叟,与人谈诗文,决休咎,娓娓不倦。以肴核置案上,啖饮狼藉,但不能见之耳。”时先生祖寝疾。或致书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