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项狄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介绍

  《项狄传》的主要内容

  小说包含三个故事,分别是特里斯舛少年时代、特里斯舛成年后的的故事和托比叔叔的故事。

  《项狄传》全名为《绅士特里斯舛·项狄的生平与见解》,但全书既无主人公翔实的生平故事,更没有他的深刻见解。 主要描述主人公项狄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变化以及他对人生的感伤情绪。整部小说从头到尾反映了主人公对其长辈、家庭和人生的印象和态度。

  小说以“回顾”主人公项狄自己在母体中受孕开篇,绝大部分却在以特里斯舛的嘴讲述别人,主要是项狄父亲和他叔叔的生平与见解。

  《项狄传》的写作背景

  法国第三大海港城市敦刻尔克(Dunkerque)位于法国西北部海岸。1694年至1695年英国军舰曾对其猛烈炮轰使敦刻尔克饱经战争的摧残。

  1689年,是《项狄传》故事中人物特灵下士入伍的时间;1695年,是托比叔叔股腹沟受伤的年份,因为那年发生了围攻那慕尔战役(the Battle of Namur)。1701年,已经回到乡下老家的托比叔叔在滚木球草地上模拟围攻那慕尔的战斗场面时, 巧遇沃德曼寡妇,沃德曼寡妇对托比叔叔的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迅速坠入爱河。1713年,在敦刻尔克炸毁之前,《项狄传》故事中人物托比叔叔还在忙着模拟自己的军事活动, 对于沃德曼寡妇的爱情攻势无暇顾及。1713年,在托比叔叔退役那一年开始在伦敦做生意的沃尔特·项狄回到了乡下老家。1718年3 月开始孕育特里斯舛,冬天特里斯舛来到人间。

  《项狄传》内容鉴赏

  《项狄传》有一个很严肃的主题,即人应该如何对待痛苦。

  项狄一家人所承受的是约伯式的痛苦。这仅从项狄一个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来:小说家让他的不幸“在他出生前9个月就开始了”,出生时斯洛普医生用产钳子把他的鼻子给夹扁了,后来他又被起了父亲认为是最不幸的名字,长到5岁时他的生殖器又被掉下来的窗子砸坏了。但是,斯特恩并非意在刻画一个接二连三遭遇不幸的约伯式的人物,而是竭力表达人该如何忍受痛苦这一主题。

  沃尔特经历了从起初被动地忍受到最后笑对痛苦这一忍耐方式的转变,他学会了忍耐。沃尔特承受痛苦时用了很多方法,斯特恩让他不停地用不同的办法来对付困难,好像他的办法比困难还多。孩子鼻子被夹扁了,他想通过给孩子起个好名字以给他带来好运;名字起错了,他又尝试去更名;生殖器被砸掉了,他又想通过写《特里斯特拉姆教育手册》来使孩子在智力上过人;听到儿子的死讯,他不是停止手中的工作而是通过长篇的辩论来解除痛苦,并且真的从中“找到了快慰” 。项狄通过幽默风趣的写作来摆脱不幸,托比叔叔在战斗中受伤之后则是建了个保龄球场,用想像来忘记痛苦。斯特恩把项狄家族人的精神比做一件衣服的好里子,“你可以把外面弄出褶皱、磨坏,但是里面却是完好无损。”这种不垮的精神是和学会忍耐分不开的。

  在一篇布道词中斯特恩说:“我们是为痛苦而生的,毫无疑问,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受苦。因此,一个真正令人满意的方法就是,要懂得如何接受人生这些不可避免的枯荣沉浮。”对斯特恩来说,他的一生多半是在死亡的阴影中度过的。上剑桥的时候他就已经染上了肺结核,除了孩子幼年夭折和不美满的婚姻,这可能是他最大的痛苦了。但是他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应付痛苦——项狄主义,即对任何沉重的问题都不要想太多,或者说苦中求乐。

  《项狄传》洋溢着人间温情。弟弟在战斗中负伤瘫痪,哥哥瓦尔特对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特里姆讲述自己哥哥被天主教法庭逮捕的故事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同他一起难过;托比叔叔用故事解除项狄的痛苦。

  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多愁善感。斯特恩是第一个将多愁善感用于表达人间温情的人。这种温柔的情感还被他赋予了拯救的力量。托比,要不是哥哥兄弟般的安慰和照顾,早就被不幸压垮了;忍受痛苦煎熬的瓦尔特也常常被托比仁慈的面容所打动,看到托比仁慈的脸庞,他的痛苦“顿时融化了” 。

  在小说中托比成了怜悯的化身。他的怜悯之情已经是一种对人类的爱:不仅包括自己的同胞兄弟,还包括仆人和素不相识的人。谁有痛苦他都流泪,谁有需要他都慷慨解囊。而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托比对待那只骚扰他的大苍蝇了。他把苍蝇抓住之后便放了,并且还说:“我为什么要伤害你呢?这世界当然大得能容下你和我。”这件小事对当时年仅十岁的特里斯特拉姆来说影响巨大,使他产生了“爱人类的思想” 。

  斯特恩强调人类温柔的情感同当时流行的唯我论背道而驰。霍布斯就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的,要摆脱人的自私本性就需通过契约建立国家,把权利交给君主。而在《项狄传》中所一再强调的同情心则是试图摆脱自我中心的一种尝试。通过对别人的痛苦的感知和同情人们就会脱离自我,认识到自爱和爱他人是一回事,因为在这种怜悯的过程中,别人的经验就成了自己的经验了。正因为这样,托比和特里姆在争论伤痛时总是想着对方的伤痛。同时,斯特恩对同情心的强调也是反理性的。他认为感性比理性更能达到对事物的认识,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因此,属于感性内容的东西,如想像、情感、动作、表情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看来,人是“用衣服裹着身体,由想像控制的” 。

  想像是通向意义的直接通道。这从斯特恩写这部小说的方法就可约略窥见。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斯特恩意识到语言是有缺陷的,因而他不时地放弃语言而求诸想像。在一个理性的时代,斯特恩举起反理性的大旗,更有他宗教方面的关怀。他主要是想通过对人类温柔情感的强调来确立他所信奉的宗教——英国圣公会——在宗教中的地位。

  清教主义就为理性大唱颂歌。清教徒认为,“理性值得赞扬因为只有被上帝选中才拥有理性,理性使人区别于原野上的走兽。而且,理性还有一种值得称道的作用,就是约束、控制那作为‘罪薮之首’的欲望,即色欲、肉欲或情欲。理性对盲目崇拜的恶习倾向也有限制作用。”斯特恩所讲的人间温情即仁爱,它包括同情、爱、怜悯、仁慈、谦卑等,是宗教自由主义的体现。宗教自由主义不拘泥于宗教教条和形式,能容纳不同见解。

  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还是新形式的创作。意在规范中产阶级行为,刻画真正的绅士形象。《项狄传》中所强调的同情心和仁慈恰恰就是作为牧师的斯特恩为英国中产阶级所确立的标准。

  在斯特恩的笔下,世界是由宗教来支撑的。而忍耐和爱则是他所宣扬的宗教的核心和支撑点。对于自己的痛苦要学会忍耐,对于别人的痛苦我们要去同情,这样就会建立起一个美好的世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背景  背景词条  写作  写作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内容  内容词条  介绍  介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