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史记·孔子世家定公立五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1],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2],水之怪龙、罔象[3],土之怪坟羊[4]。”

  吴伐越,堕会稽[5],得骨节专车[6]。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于王者[7]。”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8],为釐姓。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9],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桓子嬖臣曰仲梁怀[10],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醉之[11]。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12],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適[13],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15],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16],温温无所试[17],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 如用我,其为东周乎[18]!”然亦卒不行。

  【段意】 孔子从不惑到知命之年的主要事迹。释坟羊及防风氏之骨二事,可见孔子的博学多闻。当时鲁国僭乱成风,故孔子不仕,而致力于教育。后公山不狃使人召孔子孔子欲行又止,可见他当时的矛盾心情。

  字数:794

  注释

  [1]土缶(fou):大腹小口的陶器。

  [2]夔(kui):一足的怪兽。罔阆(wang liang):同“魍魉”,山精。

  [3]罔象:水怪。

  [4]坟羊:亦作“羵羊”,土怪。

  [5]堕会(kuai)稽:拆毁会稽城墙。

  [6]此句谓发掘到一个骨头的枝节,就装满了一车。

  [7]此三句谓负责监守山川、按时祭祀的就叫住神,只守社稷的叫公侯,他们都归王的统治。

  [8]此二句谓防风氏是汪罔部族的君主,监守封、禺之山(在浙江德清县西南)的神。

  [9]僬侥(jiao yao):传说中的侏儒。

  [10]嬖臣:宠信的家臣。

  [11]:同“释”。

  [12]陪臣:臣之臣。

  [13]適:同“嫡”。

  [14]庶孽(nie):非正妻所生子。

  [15]费(bi):地名,在山东费县西南。畔:通“叛”。

  [16]循道弥久:意谓怀抱远大政治理想已久。

  [17]温温:默默不得志。

  [18]其为东周乎:也许能在东方重建周的制度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史记  史记词条  孔子  孔子词条  公立  公立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世家  世家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