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学古编》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学古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篆刻论著。又名 《三十五举》。元吾丘衍撰。原书分为2卷,前卷为本书主体,即 《三十五举》,所谓举者,主要是提示之意,也有一些引例来发挥作者见解的。35条中大致可分为:篆隶字体演变、识篆、写篆、入印字体、各式古印举例、印面章法布局、印字结构笔划等。后卷为“合用文籍品目”计有古文品、钟鼎品、小篆品、碑刻品、器用品、辨谬品、隶书品、字源辨共46则,均为书体演变之阐述。之后,还有 “世存古今印谱式”、“摹印四妙”(见《篆学琐著》本) 为后人所加,非原作。最后有附录3则,为洗印法、印油法、取 (去)字法,属技术性质。

  《学古编》传世很久,历经传抄、翻刻,文字及内容错误不少,版本也多,从明《王氏书画苑》、《宝颜堂秘笈》等丛书所收本一直到近代,约有20来种(单行本极罕见)。清代姚觐元还为之作过校勘记,见 《美术丛书初集》 第七辑。

  吾丘衍(1272—1311),清代尊儒避孔丘名讳,改写成吾邱衍或吾衍,字子房,号竹素,别署贞白,名所居为竹素山房,又简号竹房。衢州府(今浙江衢县)人,久居杭州。患有残疾,眇左目,跛右足,一生未娶,也未仕,后因买妾受辱而投湖自杀。性落拓不羁而好读书,通经史百家,精文字学,工篆隶,善刻印,以郭忠恕自比,所著除本书外,还有《续古篆韵》、《周秦刻石释音》、《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印式》(佚)等。

  据元、明人危素、夏溥、徐官等人记载,吾氏的篆刻见解是以当时所目睹的《宣和印谱》及杨克一、王厚之、颜叔夏、姜夔、赵孟頫诸家印谱总结出来,又感于魏晋以后篆刻艺术衰落,当时文人篆刻石章也渐多(浙江盛产印石,早于王冕就有人以石刻印了,战国、汉、晋、唐都有石印出土可证),随意为之,多失法度,格调不高,与所见诸谱对照比较,结合自己刻印实践写成的。综观此书所提倡的篆刻艺术,主张以秦汉为模式,在当时不乏精到的见解,如“刻印必先研习篆隶书法”、“学篆字,必须博古”、“古器款识字神气敦朴,可以助人”、“白文印必须逼于边,不可有空”、“朱文印不可逼边,字宜细”等名言都是经验之谈。吾氏最反对印文盘曲壅塞,他说: “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与隶相通,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屈,且以为法,大可笑也”。“诸印文下有空缺处,悬之最佳,不可妄意伸开,或加屈曲,务欲填满。”这些道理很可贵,可称“印内求印”,与后代 “印外求印”是不同的。书中还有史料价值的发现,如论“夏禹印”系汉巫厌水灾之法,即世传渡水佩禹字法,此印乃汉篆,所以知之。也正因吾氏强调秦汉印是最高标准,而贬抑以大篆文字入印。他说: “多有人依款识字式作印,此大不可,盖汉时印文不曾如此,三代时却又无印。”“以鼎篆、古文错杂为用时,无迹为止,但皆以小篆法写。”可见当代战国玺印不被重视,或出土、入谱不多,因见识少而说也。这是受历史条件的局限。

  在吾氏撰写《学古编》之前,还无人写过这样较全面系统的篆刻学,故公认为是最早的篆刻理论专著,有其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影响颇大。此书的名称及体例,都有其特色,步其后尘的论印之书有明代何震《续学古编》、清代桂馥、姚晏、黄子高、吴咨各家续、再续《三十五举》等四五种相继编印出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古编》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有感儿童书籍

 成语《拔山扛鼎》的故事

 拔山扛鼎  项羽是楚国下相人,他从小跟随叔父项梁生活。项家世代为楚将,项羽的祖父就是楚国名将项燕。  项羽年少时曾读过书,但没什么进展,后又去学剑,仍然不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