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诗歌《信条》原文及赏析

        我找不到道路,没一颗星

        闪烁在裹着尸衣的天际,

        连风也没带来一声低语,

        没一个活人说话,我至今

        只听到一个声音,象音乐,

        象已经失传的庄严古曲,

        当天使的纤指随意编结

        花环,不用玫瑰,只用枯叶。

        

        没有,没有闪光,没有叫喊,

        人们欢迎,边担忧边欢迎

        混乱得可怕的漆黑长夜,

        因为通过一切,超越一切,

        我得到岁月遥远的音信,

        我感到正在走来的光明。

        

(赵毅衡 译)

  这首十四行诗于一八九七年收入《夜的孩子》。诗人通过此诗阐述了这样一个主题——不管现实世界和周围的环境弥漫着多么令人颓唐和窒息的空气,只要你坚信神明的存在, 泰然自若地承接生活赋予你的境遇,信念就会激励着你在实际的行动和经历中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本诗开头四句,诗人置身于一个黑夜沉沉的晚上。在这满是疮痍的世界上,找不到向前举步通往圣明的大道, 乃至一条小径。茫茫天际没有一丝神明的踪迹,仿佛一具毫无恻隐之心的尸首笼罩在头顶。这里是死一般的静寂,毫无生机,连风也不情愿来撩动这渺无人烟的死谷,世界上的所有生灵都已经昏然睡去、死去,没有丁点响动。诗人面临这般现代荒原景象,感到迷惘徬徨, 无所适从。但是,此时的诗人没有大发感慨,而是全若一个旁观者一样平心静气地转向下面四句——他听到一个声音,一个音乐般的声音,这声音曾经在遥远的时代存在,但已经被今人所漠视;在这“庄严古曲”声中,天使们依然在编织美丽的花环。尽管她们所有的材料只是枯枝败叶,残花落絮,但她们坚信她们的纤指能创造出神工妙笔的精品,她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在谱写一组庄严的乐曲。诗人这时感到了神明尚存,那“庄严古曲”和天使的编织激起他在漫漫荒原中致力探索的信心。在第二个诗节中,诗人表述了他在这漫漫长夜中的心态和作为:他和人们一样没有声嘶力竭般的呐喊诅咒,而是“边担忧边欢迎”,担忧的是这漫漫黑夜何日才能见底,但他迎接着命运的挑战,存在的煎熬。因为这是我们生命中的组成部分,逃也逃不掉,因此我们就该正视它,在经历中抗争,在抗争中战胜,通过漫长的考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充满“庄严古曲”、星光闪烁的境界,那时而闪现的担忧只是超越过程中的伴随心绪。他坚信,黑夜过后将会是黎明的晨曦。诗人怀着这一信条,一步又一步地跋涉,从每一次遭遇和每一份体验中上升。最后,他从岁月的轮迴中得到了神明的启示,看见黎明正在遣送黑夜, “感到正在走来的光明”。这就是信条的神力,它促使诗人战胜严酷的现实,超越卑微的世界,保全了他的纯真,带他进入到一个更加圣洁的殿堂。

  本诗是诗人的早期代表作之一,诗的主题闪烁着超验主义思想的余辉,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也揉合有凄凉的现实世界中的忧郁情愫。

  这首诗以典型的意大利十四行诗体写成,庄严古朴,起承转合,浑然一体。但是,诗人并没有受到这种古老形式的束缚,而是浇注进更加庞大的题材,写入了后来许多著名现代派诗人大加发挥的题材,如现代人的徬徨、绝望而又不失乐观等。这首作于世纪之交的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爱·阿·罗宾森在美国诗歌史上承上启下的地位。

 

  (邱海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诗歌《信条》原文及赏析  信条  信条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诗歌  诗歌词条  
有感名家名作

 《星的故事》原文及鉴赏

 关上窗子,又打开窗子,她要遨游那星的花园  寻梦草,  开着星星一样的花,  寻梦草,开花在梦中。  是谁呢,又在低声的向她吟诵着一节小诗,又在向她重述寻梦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