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论语解》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又名《癸巳论语解》、《南轩论语解》,与《孟子说》是姐妹篇,前有自序。书院讲义。十卷。南宋张栻撰。成书于宋乾道九年(1173年)。(撰者事迹参见“《南轩集》”条)

  该书为宋岳麓书院教学讲义。张栻辑是书是“为同志者切磋之资”,并要求学生“所当终身尽心者,宜莫先乎此也”(见《序》)。在著此书过程中,曾与朱熹反复研讨《论语》,往往往复辩难,他采纳了部分朱熹意见,朱熹《论语集注》亦有张栻的部分说法。

  他十分推崇《论语》,认为《论语》之书,孔子之言行,应当终生尽心习行,学习以达致知,致知贵在力行,知与行互相发明,不可偏废。他说:“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是知尝在先,而行未尝不随之也。”栻宗二程理学,知行观尤以二程之学为旨归,十分强调封建伦常纲要,认为“礼者,理也”,礼为“天理之所当然”,这就肯定了封建等级秩序的至上性和天然合理性。他又发挥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与宋儒之“去人欲,存天理”道德论联系起来,“克尽已私,一由于礼,斯为仁矣”。(卷六)根据礼是天理,而“已私”是“人欲”的观点,上述命题就变成了“克尽人欲一由于天理即是仁”。为了“去人欲,存天理”,他又提出了“居敬主一”的道德修养方法,所谓“敬”就是摈弃一切欲念,保持思想纯正专一以符合天理的一种内心修养,他说:“夫主一之谓敬,居敬则专而不杂,序而不乱,常而不迫,其所行自简也。”(卷三)。

  《论语解》着重阐发《论语》之义理,体现张栻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及德育方法论,但也谈及一些教学思想。第一,他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及接受能力的不同,把求学者分为两个不同的等级:小学和大学,前者以学事为主,后者以穷理为主,但两者不可割裂。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第二,学思并重。他说:“思者,研究其理之所以然也”,如果“徒学而不能思,则无所发明,罔然而已”。如果只“思”不重视“学”,也会因没有根基以至流于异端。总之,“盖其所学乃其思之所形,而其所思即其学之所存也。用功若此,内外进矣”。此外,他还提出了存养省察、博约相须等思想。

  据《郡斋读书志》赵希弁《附志》载,此书仅有三卷,据陈氏《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经部论语类著录,均有十卷;《故宫善本书目·天禄琳琅录外书目》载“张栻《论语解》十卷五册……皆墨格旧抄本”,今佚。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是书与《孟子说》七卷及宋朱嘉辑之《南轩文集》四十四卷汇刻为《南轩全集》。《四库全书》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十卷。还有《丛书集成》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论语解》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论语  论语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