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本草经集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药物学专著。七卷。南北朝梁陶弘景撰。约成书于南北朝齐建武元年(494年)。

  陶弘景生平事迹另见“《真诰》”条。陶氏为南北朝宋梁间医药学家和道家。对本草理论研究较深。本书之撰述是陶氏从《名医别录》中选取三百六十五种药与《本经》合编,并用黑红两色分写《本经》与《别录》之内容而成。此外,还撰有《效验方》、《药总诀》和《补阙肘后百一方》等书。

  本书载药七百三十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每类之中仍可分上中下三品,陶氏对《神农本草经》原有药物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把药物的新功能及不同记载,逐一记注到有关项下作了补充。使药物品种增加了一倍,由三百六十五种,增至七百三十种,对药物的产地、采集、加工炮制、用量用法、药材真伪等与药物疗效的关系,均有所论述,并较《神农本草经》有显著提高。对药性的记述更为细致,分为寒、微寒、大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八种。本书首创“诸病通用药”一览表,将能治同一病证的药物列于一队,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等;治黄疸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等。对临床选择用药,有很大的助益。本书补了《本经》的不足之处,增加了药物种数,引入了乳香、苏合香、檀香等外来药物,深化了药性理论,提高了药物分类水平,对药物诸多方面的论述都有显著进步,书中很多药物至今仍为临床常用药。本书对本草学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足之处是书中北方药物收集较少,并掺杂了某些道家的观点。

  原书早已亡佚,现仅存敦煌残卷。其主要内容被辑录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中,才得以保存流传至今。一九五五年上海群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本草  本草词条  集注  集注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