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说诗晬语》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诗论专著。二卷。清沈德潜撰。自谓作于雍正九年(1731年)。(撰者事迹参见“《古诗源》”条)

  《说诗晬语》上卷为一二七条,下卷为九九条,全书共二三六条。其论诗上自先秦、下迄明代,虽无完整的体系,但对诗歌的源流升降,内容形式,技法体式均有评述。该书强调儒家诗教、鼓吹诗歌的“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的教化作用;但仍有不少精采见解。沈德潜早年学诗于叶燮,其诗论也受到叶燮的影响。沈德潜同叶燮一样重视诗人的才、胆、识、力,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他也反对“泥于成法”,主张“以意运法”。他说:“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沈德潜对诗的审美特性有较深的认识,认为诗歌须“托物连类”、“比兴互陈”、“言浅情深”、“蕴蓄”有味。他还注意到诗人的个性特点,说:“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其世不我容,爱才若渴者,昌黎之诗也。其嬉笑怒骂,风流儒雅者,东坡之诗也。即下而贾岛李洞辈,拈其一章一句,无不有贾岛李洞者存。”在谈到古诗《孔雀东南飞》时,称赞其“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口性情,真化工笔也”,接触到人物形象的刻划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问题。沈德潜还引“思君如流水”、“澄江净如练”、“红药当阶翻”、“芙蓉露下落”等名句,指出其艺术魅力在于“情景俱佳,足资吟咏”;而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样的诗,则批评为纯乎写景,景象虽工却不足“楷模”。由此可见,沈德潜提倡的是情景交融、以景写情的诗,而反对单纯写景。沈德潜受到皇帝“隆遇”的地位,使他的诗论风靡一时,影响颇大。

  《说诗晬语》收入《沈归愚诗文全集》之中。此外,还有《诗触丛书》本、《玉鸡苗馆丛书》本、《啸园丛书》本、《谈艺珠丛》本、《国朝名人著述丛编》本等。有的版本还加了评语,如《青照堂丛书》本有李元春评语,《诗法萃编》本有许印昔跋语,日本《萤雪轩丛书》本有近藤元粹评语。《清诗话》也收入该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有一九七八年排印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