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歌《只唱人间十不亲(莲花落)》原文及赏析

  乞儿虽是下班人,唱起词来尽可听。不唱前唐并后汉,只唱人间十不亲。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天是亲来也不是亲,说起天来没了恩情;世间万事由天定,如何贫富不均平?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地是亲来也不是亲,说起地来没了恩情;长江后浪催前浪,一层黄土盖了一层人。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父母亲来也不是亲,说起父母没了恩情;若是孩儿缺奉养,言三语四不安宁。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兄弟亲来也不是亲,说起兄弟没了恩情;幼小之时是兄弟,长大分家细细争。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老婆亲来也不是亲,说起老婆没了恩情;若是丈夫身死了,梳起油头嫁别人。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

  咳咳咳莲花落

  儿子亲来也不是亲,说起儿子没了恩情;爹娘埋在南山下,一年上得几遭坟?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女儿亲来也不是亲,说起女儿没了恩情;嫁时若是妆奁少,捶胸顿脚不肯出了门。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媳妇亲来也不是亲,说起媳妇没了恩情;公婆把媳妇做亲儿女,媳妇把公婆当陌路人。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叔伯母亲来也不是亲,说起叔伯母没了恩情;面前假意相和顺,背后使嘴各开门。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朋友亲来也不是亲,说起朋友没了恩情;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十不亲来果不是亲,我今说与世人听;世间若要人情好,惟有钱财却是亲。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天有钱来天可亲,烧钱做福也回心。地有钱来地可亲,将钱置买任君行。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父母有钱也可亲,暖衣饱食自欢欣。兄弟有钱也可亲,易求田地不相争。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老婆因钱敬夫主,儿子因钱敬父亲,女儿有钱欢喜爹,媳妇有钱不生嗔。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叔伯如有钱都和气,朋友有钱尽知心。可见钱如亲骨肉,可见钱是性命根。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若是有钱便有势,不应亲者强来亲;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相劝有钱人。哩哩莲花落喏,咳咳咳咳莲花落

  ——明·郑之珍撰《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莲花落,也叫“莲花乐”、 “落子”,是民间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宋代,为乞丐行乞时演唱。演唱者可一人独唱,也可二人联唱,用竹板按拍。清乾隆后出现专业演员。清嘉庆后有“彩扮莲花落”出现,增加节子、小锣等打击乐器,扮演人物故事。

  这首莲花落跟宋代莲花落多宣扬佛教思想不同,它采用的是明代社会的现实题材, “只唱人间十不亲”,揭露了“世间若要人情好,惟有钱财却是亲”, “钱如亲骨肉”, “钱是性命根”,“若是有钱便有势,不应亲者强来亲”,等等以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现实。这是明代封建统治势力衰朽,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之后,使人与人之间封建的伦常关系被金钱关系所打破的新的时代特色的反映。

  这首莲花落一开头便指出,他是身为“下班人”(即下等人)的“乞儿”唱的,显然是属于民歌的范畴。

  在所唱的“十不亲”中,作者首先把矛头指向代表封建最高统治者的“天”,责问:“世间万事由天定,如何贫富不均平?”“贫富不均”,这是阶级社会一切问题的要害,所有弊端的病根。它不仅具有极大的普遍意义和高度的深刻性,而且这个问题的提出,在明代还有极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因为明代封建统治者实行土地兼并政策,皇帝及皇亲国戚带头大量侵占土地,在各处设立皇庄,到了十六世纪中期,单是京畿一带的庄田占地就达二十万顷。贵族、官僚、地主皆疯狂地掠夺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大批农民破产,流离失所,使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更趋严重。

  “钱如亲骨肉”, “钱是性命根”,这种金钱支配一切的巨大作用,就使封建的君臣、父子、夫妇、叔伯、兄弟等伦常关系遭到了破坏,变成了无钱就六亲不认,有钱就“不应亲者强来亲”。实质上这即是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色,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封建的道德伦理关系,变为利已主义的金钱关系。尽管作者对这种封建统治势力衰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新的社会关系尚很不理解,但他毕竟极其敏锐地反映了这个新的时代特色。

  可贵的是,作者并非笼统地反对金钱的支配作用,而是把他揭露、批判的矛头指向“有钱人”,所谓“若是有钱便有势”,“不信单看筵中酒,杯杯相劝有钱人。”这沉缅于酒席上的“有钱人”,不正是指腐朽、糜烂的封建统治者、剥削者么?

  全篇以连续十段“是亲来也不是亲”,并列排比,层层推进;以“十不亲来果不是亲”与“惟有钱财却是亲”形成强烈的反衬和巨大的落差。这些艺术手法,都大大增添了艺术感染的强度和力度。 “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喏……”的反复咏叹,更加渲染了全篇缕说世态炎凉、无限凄怆的风格、情调。以责问“天” “如何贫富不均平”开头,以揭露“有钱人”结尾,不仅使全篇有了坚实的主心骨,而且大大提高了整个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它使人读了不只是能引起共鸣,同时还足以发人深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莲花落  莲花落词条  民歌  民歌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人间  人间词条  
感想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推荐度:《弟子规》读后感推荐度:《弟子规》读后感推荐度:《弟子规》读后感推荐度:《弟子规》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弟子规读后感(15篇)看完一本名...(展开)

感想

 读《天道酬勤》有感

读红岩有感推荐度:读童年有感推荐度:读《简爱》有感推荐度:读《廉政镜鉴》有感推荐度:读《正面管教》有感推荐度:相关推荐读《天道酬勤》有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