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封神演义》中雷震子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最后封了什么神?

  《封神演义》中雷震子是怎样的人

  雷震子,是出自于明代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之一,乃天雷将星下世,身份神秘,商末年间诞生于燕山,与避雨时的周文王姬昌相遇后,被收养为义子(即姬昌的第一百子),因其现身时霹雳交加,电闪雷鸣,所以取名雷震子。自幼就离家修行学艺,拜在阐教门下福德真仙云中子为师。

  其形象原本是正常人模样,后误食师父云中子的两枚仙杏,生的面如青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獠牙横生,出于唇外、长雷公嘴;身长二丈,全身水合色,背肋下生出一对“风雷双翅”。手使一条黄金棍,力大无穷,武艺高强,展开羽翼飞行时风生雷动,且速度奇快,可日行万里。雷震子是阐教仙人云中子唯一的真传弟子,也是玉虚第三代传人之一。战绩普通,擅长空战,善于攻城,孝顺父亲,福缘深厚,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出场较多,为武王伐纣立下赫赫战功。

  在封神之战后,因封神榜上无名,最终结局肉身成圣(成为什么神仙却没有交代,书中仅有提到他是“将星出现”。但他并不是雷神,封神一书中的雷神是闻仲太师统领的诸天君,并不是雷震子)。

  雷震子并未被封神,而是肉身成圣,但其后的神职却不明,文中有言他:“炼就金刚体不昏”(暗示雷震子后来成为了西方的金刚,与不死不灭还是有差别的)。同门的韦护是护三教法门全真,哪吒三太子是三坛海会大神(西游记之载),李靖是托塔天王兼降妖除魔大元帅(西游记之载),原文之中已有表述了。另外书中提到他乃是“将星出现”,雷震子是《封神演义》一书之中杜撰出来的原创人物,是封神作者自创的虚拟角色,不存在于任何宗教神系之中(如鸿钧道人、陆压道人、土行孙等),身为周文王第一百个儿子(义子),书中还说他“定保周家八百年”,似乎将其视为周朝的护国之神。严格按照封神逻辑,雷震子的形象虽然与雷法温元帅等武将神类似,但雷震子并不是雷公,封神书中的雷公是闻仲手下的“辛环”(由于一些电视影片改编的影响,将雷震子改成了雷部正神,导致其被误传为雷神的说法)。

  雷震子这个神话人物是随着《封神演义》小说的流传而为人们所熟知的,加之其经常出现于一些相关影视剧作品的名气所带动,以及登场于许多现代衍生的一系列同人作品之中,因此广为人知而闻名。

  名字由来:因其出场后雷霆大作,天生异像,被周文王姬昌取名为“雷震子”,所谓人如其名也。

  人物神力:展翅高飞、风雷齐至、空中战斗。(《封神演义》书中有言:“且说雷震子出洞,把风雷翅一展,脚登天,头往下,二翅腾开,顷刻万里。”)表明了雷震子有着极快的飞行速度。

  师传兵器:风雷黄金棍(现代一些影视剧作品和虚拟游戏中改成了“雷公凿”的锤钻,很多画像和图片设计也都如此,其实这是错误的,雷公凿这件兵器是雷震子的手下败将“辛环”的武器,雷震子就算杀死了辛环,他也没有缴获和使用过敌人的武器装备)。

  《封神演义》中雷震子主要事迹

  雷震子在《封神演义》中是主要人物之一,玉虚第三代门人之一,帮助武王伐纣的众周将之一。

  雷声大作之后诞生于燕山的将星,被周文王姬昌躲雨时遇见,收其为螟蛉义子(天赐西伯侯的第一百子),因随天雷而生,并取名为雷震子。降世后就拜终南山玉柱洞的炼气士云中子为师,成为阐教第三代门人之一,从小上山读书学艺习武修仙,在云中子座下修行七年有余,练就一身本领后,又得云中子所赠之两枚红杏食下,背生风雷二翅,长成蓝面獠牙、发似朱砂、外表怪异的鸟人模样,手使一根师传的风雷黄金棍。七岁时曾奉师命下山飞去临潼关救父姬昌逃出五关,吓走商纣王的追兵,背着父亲姬昌飞到金鸡岭就暂时告别,后回山又修炼了一段时间。西周武王姬发开始伐纣时,雷震子再次被师父云中子派下山,正式出道与其他的阐教众门人一起合力助周伐纣,建立功勋,成为周军大将之一,多次帮助姜子牙打仗杀敌,功名显著。擅长空中作战,曾打败同样是背生双翅的鸟人敌将“辛环”,后期出场戏份不算多,因此各方面优势表现不明显,但武力高强,攻城有功,勇猛纯孝,按其师承与家传而举止有礼,憨厚老实。运气较好,虽然接连失败,但终于挺到了最后武王伐纣成功,姜子牙封神结束后,同门战友只剩下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杨戬、雷震子、韦护共七人。其本应在人间享受荣华富贵,但都不愿留下当官,于是主动选择请辞拜别姜子牙和周武王等西岐众人,功成身退后和其他六名阐教门人归山继续潜心修炼,最终在多年后顺利成为了肉身成圣的七人之一,保护周朝八百年之久。

  将星出世

  第十回中:话说姬昌行至燕山,躲在茂林避雨,只见滂沱大雨一似瓢泼盆倾,下有半个时辰。姬伯分付众人:“仔细些,雷来了!”跟随众人大家说:“老爷吩咐,雷来了,仔细些!”话犹未了,一声响亮,霹雳交加,震动山河大地,崩倒华岳高山。众人大惊失色,都挤紧在一处。须臾云散雨收日色当空,众人方出得林子来。姬昌在马上浑身雨湿,叹曰:“雷过生光,将星出现。左右的,与我把将星寻来!”众人冷笑不止:“将星是谁?那里去找寻?”然而不敢违命,只得四下里寻觅。众人正寻之间,只听得古墓旁边,像一孩子哭泣声响。众人向前一看,果是个孩子。众人曰:“想此古墓,焉得有这孩儿?必然古怪,想是将星。就将这婴孩抱来献与千岁看,何如?”众人果将这孩儿抱来,递与姬伯。姬伯看见好个孩子,面如桃蕊,眼有光华。姬昌大喜,想:“我该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适才之数,该得此儿,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命左右:“将此孩儿送往前村权养,待孤七载回来,带往西岐。久后,此子福分不浅。”

  闯关救父

  第二十一回中:

  长大后的雷震子第一次出场,内容精彩。故事最后父子洒泪而别也令人感动,可惜这一别竟成永诀,文王至死也未能再见雷震子一面。

  ……云中子曰:“你速往临潼关救西伯侯姬昌:乃汝之父,速去速来,不可迟延!你救父送出五关,不许你同父往西岐,亦不许你伤纣王军将,功完速回终南,再传你道术;後来你兄弟自有完聚之日。”云中子吩咐:“你去罢。”

  雷震子出了洞府,二翅飞起,刹时间飞至临潼关,见一山冈;雷震子落将下来,立在山冈之上,看了一会,不见形迹。雷震子自思:“呀我失了打听,不曾问我师父;西伯侯文王不知怎么个样?教我如何相见?”二言未了,只见壁厢一见人粉青毡笠,穿了一件皂服号衫,乘一骑自马飞奔而来。

  雷震子曰:“此人莫非是吾父也。”大叫一声曰:“山下的果是西伯侯姬老爷?”文王听得有人叫他,勒马抬头观看时,又不见人,只听得声气。文王叹曰:叁日命合休!为何闻声不见人形?此必鬼神相戏。”原来雷震子面蓝,身上又是水合色,故此与山色交加,文王不曾看得明白,故有此疑。雷震子见文王住马停蹄,看一回不言而又行;又叫曰:“此位可是西伯侯姬千岁吗?”文王抬头猛见一人面如蓝靛,发如朱砂,巨口獠牙,眼如铜铃,光华闪灼,吓的魂不附体。

  文王自思,若是鬼魅,必无人声,我既到此,也避不得了。他既叫我,我且上山看他如何?文王打马上山叫曰:“那位杰士,为何认得我姬昌?”雷震子闻言,连忙倒身下拜,口称:“父王!孩儿来迟,致父王受惊,恕孩儿不孝之罪。”文王曰:“杰士错误了。我姬昌一向无识,为何以父子相称?”雷震子曰:“孩儿乃是燕山收的雷震子。”

  文王曰:“我儿你为何生得这个模样?你是终南山云中子带你上山,算将来方今七载,你为何到此?”雷震子曰:“孩儿奉师法旨,下山来救父亲出五关去,退追兵,故来到此。”……雷震子见那里追兵卷地而来,旗招展,锣鼓齐鸣,喊声不息。一派征尘,遮蔽旭日。雷震子看罢,便把胁下双翅一声响,飞起空中,将一根黄金棍拿在手里,就把文王吓得一交,跌在地下不题。

  且说雷震子飞在追兵面前,一声响落在地下;用手把一根金棍挂在掌上,大叫曰:“不要来!”兵卒抬头看见雷震子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军卒报与殷破败、雷开曰:“启老爷!前面有一恶神阻路。凶势狰狞。”殷、雷二将大声喝退,二人纵马向前来会雷震子。

  殷破败、雷开,仗其胆气,厉声言曰:“汝是何人,敢拦住去路?”雷震子答曰:“吾乃西伯文王第一百子雷震子是也。吾父王乃仁人君子,贤德丈夫,事君尽忠,事亲尽孝,交友以信,视臣以义,治民以礼,处天下以道;奉公守法而尽臣节。无故而羁里,七载守命待时,全无怒。

  今既放归,为何又来追袭?反复无常,岂是天子之所为?因此奉吾师此旨,下山特来迎接我父王归国,使我父子重逢;你二人速速回去,不必言勇。我师曾吩咐:‘不可伤人间众生。’故教汝速回便了。”殷破败笑曰:“好丑匹夫!焉敢口出大言,煽惑叁军,欺吾不勇?”乃纵马舞刀来取雷震子,雷震子将手中棍架住曰:“不要来,你想必要与我定个雌雄,这也可;只是奈我父王之言,师父之命,不敢有违。且试一试与你看。”雷震子将胁下翅一声响,飞起空中,有风雷之声;脚登山头,望下看见西边有一山嘴往外扑看。雷震子说:“待我把这山嘴打一棍你看。”一声响亮,山嘴塌下一半;雷震子转身落下来,对二将言曰:“你的头可有这山结实?”二将见此凶恶,魂不附体。雷震子曰:“二将军听我之言;汝等暂回朝歌见驾,且让你回去。”

  ……话说殷、雷二将见雷震子这等骁勇,况且胁生双翼,遍体风雷,料知决不能取胜,免得空丧性命无益,故此将计就计,转回人马不表。且说雷震子上山来见文王文王吓得痴了,雷震子曰:“奉父王之命,去退追兵;赶父王二将,一名殷破败,一名雷开,他二人被孩儿以好言劝回去了。如今孩儿要送父王出五关。”文王曰:“我随身自有铜符令箭,到关照验,即可出关。”雷震子曰:“父王不必如此,若照铜符,有误父王归期。如今事急势迫,恐后面又有兵来,终是不了之局。待孩儿背父王一时飞出五关,免得又有事端。”

  ……且说雷震子曰:“父王快些!不必久羁。”文王曰:“背着我,你仔细些。”文王伏在雷震子背上,把二目紧闭,耳闻风声,不过一刻,已出了五关。来到金鸡岭落将下来,雷震子曰:“父王已出五关了。”文王睁开二目,已知是本土,大喜曰:“今日复见我故乡之地,皆赖孩儿之力。”雷震子曰:“父王前途保重,孩儿就此告归。”文王惊问曰:“我儿你为何中途抛我,这是何说?”雷震子曰:“奉师父之命,止救父王出关,即归山洞。今不敢有违,恐负师言,孩儿有罪。父王先归家国,孩儿学全道术,不久下山,再拜尊颜。”雷震子叩头,与文王泪而别。正是:世间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雷震子回终南山复师父之命不题。

  诗曰

  天降雷鸣现虎躯,燕山出世托遗孤。

  姬侯应产螟蛉子,仙宅当藏不世珠。

  秘授七年玄妙诀,长生两翅有风雷。

  桃园传得黄金棍,鸡岭先将圣主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最后  最后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  怎样  怎样词条  
感想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通用20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德华的...(展开)

感想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00字推荐度:《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推荐度:《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推荐度:《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推荐度:《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