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汉书《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原文及翻译

  

  原文:

  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二千石①不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问:“息盗何策?”遂对曰:“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②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③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改容曰:“选用贤良,固将安之。”遂曰:“臣闻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遂乃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④焉。

  【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那太守。②赤子:百姓。③潢池:即池塘。此指渤海那。④尉安牧养:安抚管理。

  译文:

  西汉宣帝刘询时,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及邻近各郡年成饥荒,盗贼蜂起,当地郡守无法捉拿制服(盗贼)。皇上想选拔善于治理的人,丞相、御吏推荐龚遂可以胜任,皇上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当时龚遂已经70多岁了,被召见时,由于他个子矮小,宣帝远远望见,觉得跟传闻中的龚遂不相符合,心里有点轻视他,对他说:“渤海郡政事荒废,秩序紊乱,我很担忧。先生准备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使我称心满意呢?”龚遂回答说:“那里的百姓被饥寒所困,而官吏们又不体贴,所以使您的本来纯洁善良的臣民偷来您的兵器,在您的土地上玩玩罢了。您现在是想要我用武力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呢?”宣帝听了龚遂的应对,很高兴,就回答说:“既然选用贤良的人,本来就是想要安抚百姓。”龚遂说:“我听说治理秩序混乱的百姓就如同解紊乱的绳子,不能急躁,只能慢慢地来,然后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吏暂时不要用法令条文来约束我,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最有效的办法处理一切事情。”宣帝答应了他的要求。遂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然后下达文件命令所属各县,全部撤回捕捉盗贼的官吏。那些拿着锄头、镰刀等种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们不得查问;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龚遂独自乘车来到郡府.郡中一片和顺的气氛,盗贼们也都收敛了。渤海郡又有许多合伙抢劫的,听到龚遂的训诫和命令,当即散伙,丢掉他们手中的兵器弓箭,而拿起了锄头镰刀。盗贼于是都平息了,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于是就打开地方的粮仓,赈济贫苦百姓.选用贤良的地方官吏,安抚养育百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渤海  渤海词条  宣帝  宣帝词条  汉书  汉书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左右  左右词条  
感想

 论语读后感500字

论语读后感推荐度:《论语》读书笔记推荐度:论语摘抄好词好句推荐度:论语十二章教案推荐度: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推荐度:相关推荐论语读后感500字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