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西游记》第十四回主要内容概括

  《西游记》第十四回主要内容

  第十四回:叫喊者正孙悟空。唐僧收悟空为徒。西行路上,悟空打死六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悟空纵云离开唐僧。观音授唐僧紧箍咒,悟空接受龙王劝告,重来保护唐僧,戴上了紧箍咒,表示不现款违背师言。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玄奘和刘伯钦惊惊慌慌的,那边喊师父的还没完没了,几个家童说话了:“这叫的一定是山脚下押着的老猿。”

  刘伯钦一拍脑门儿,道:“对,是他是他。”

  玄奘问,“什么老猿啊?”

  刘伯钦说道:“这山本来叫五行山,唐王征西定国的时候改名叫了两界山。之前听老人说过,王莽篡汉的时候天降此山,压了一只神猴,有土神看押,不怕寒暑,不吃饮食,饿了吃铁丸,渴了喝铜汁(……),一直活到现在。这肯定是他叫的,长老别怕,跟我们下山看看吧。”

  玄奘没办法,只能跟着走。

  到了山下,只见山脚下果然压着一只猴儿,露着脑袋,伸着胳膊直比划,道:“师父啊,你怎么才来啊,快救我出来,保你去西天啊!”

  猴哥这会儿脑袋上都长草了,耳朵里还滋出两根儿绿萝,脸上都是土,嘴里啃着泥,跟个刚挖出来的土豆儿似的。

  刘伯钦胆儿还真大,上前来帮猴哥除除草,弹弹土,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猴哥说道:“你让那个师父过来,我问问。”

  玄奘说道:“问我什么?”

  猴哥说:“你是不是东土大王派去西天取经的?”

  “是啊,咋啦?”

  猴哥说:“我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因为触犯了天条,被佛祖压在这。有个观音菩萨劝我不要再行凶了,跟着你去西天取得真经,事儿成了自由好处。我愿意保你去取经,当你的徒弟。”

  玄奘一听心里美滋滋的,说道:“挺好挺好,但是我没有锤子斧子啥的,怎么挖你出来啊?”

  猴哥说道:“这山上有如来的一张金纸条儿,你只要上去把它撕了,我自己就能出来了。”

  玄奘听了回头对着刘伯钦讪笑,道“太保啊,咱俩走一趟?”

  刘伯钦心里不情愿,问猴哥:“你说的是真的吗?”

  猴哥高声叫到:“真的,绝对是真的!

  刘伯钦只得叫上家童,扶着玄奘上山。

  费了老鼻子劲,玄奘终于登顶,山顶金光万丈瑞气千条,差点儿晃瞎了玄奘的眼睛。只见身前有块四方大石,上面贴这个纸条儿,上书金色“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玄奘跪下来拜了拜,祈祷道:“弟子陈玄奘奉旨求经,如果我跟这猴子真有师徒缘分,就让我把纸条儿撕下来;要是这猴子是个怪物诓我,就让我撕不下来。”(……玄奘你一个出家人心机挺重啊)说完又拜了拜,怕没听见。拜完了双手颤颤巍巍的去撕那纸条儿。

  一股香风拂过,把纸条儿吹到了空中,一个声音响起:“我是看守大圣的人,现在他难满了,我去见如来交令咯。”

  吓得玄奘和刘伯钦都跪了,朝天空拜。

  他们下了山,来到猴哥身前,玄奘说道:“纸条撕了,你能出来了吗?”

  猴哥美翻了,叫到:“师父,离远点儿啊,我要出来啦,别吓着你。”

  一行人往远处挪了挪。

  “再远点儿,再远点儿”

  一行人又走出好远,只听一声爆响,山崩地裂,大伙儿都吓得不轻。

  猴哥裸着身子窜到玄奘身前,跪下身来道:“师父,我出来了。”说着对玄奘拜了拜,又到了刘伯钦身前,拱手道:“有劳大哥送我师父,还帮我除草。”说完就跑到马旁边收拾行李去了。那马一见猴哥腿都软了,想猴哥当过弼马温,管的都是天上的龙马,这凡间的马匹见了能不发怵吗。

  玄奘看了看猴哥,还真想那么回事儿,便叫到:“徒弟啊,你姓什么?”

  “我姓孙。”猴哥说。

  玄奘道:“我给你起个名儿吧,以后也好叫。”

  猴哥摆摆手,“不劳师父费心了,我有名字,叫孙悟空。”

  玄奘一听乐了,“倒正合我宗派,看你这个样子,就像个小头陀,我给你取个混名,就叫行者吧。”

  猴哥也挺高兴,连说三个“好”。自此就有了孙行者。

  刘伯钦看着玄奘收了徒弟,心说自己终于能解放了,对玄奘一拱手,道:“长老收了个好徒弟啊,我看这小哥真是那么回事儿,我就告辞了。”

  玄奘也觉得自己连拉带拽把人家带出这么远不太好,也躬身施礼,说道:“多有劳烦,感激不尽啊。回去替我给家人带个好儿。”刘伯钦这才与玄奘分别。

  却说猴哥让玄奘上马,背着行李在前引路,过了两界山,忽然窜出一只猛虎,在路上叫嚣,玄奘在马上吓得不轻。

  猴哥倒挺高兴,说道:“师父别怕,这是给我送衣服的。”说完从耳朵里掏出如意棒,心说五百年没用过了,先给我赚件儿衣服穿穿,抡着棒子就上了。

  那老虎这才瞧清楚是猴哥来了,趴在那连跑都不敢跑,一棒子让猴哥把脑袋打个稀碎。

  玄奘一看吓得从马上摔了下来,还喊呢:“我的天啊,刘伯钦还跟老虎打了俩小时呢,这猴子秒杀啊!真是有横的还有更横的啊!”

  猴哥拖着老虎过来了,说道:“师傅你先歇会儿,等我把它衣服脱了。”

  玄奘诧异道:“……你要干什么?”

  猴哥拔下毫毛变出一把牛耳尖刀,把老虎的皮扒了,裁剪一番,出了一块四四方方的虎皮,又分作两幅,一幅收起,一幅围在腰间,遮了下体,说道:“走吧师父,找个人家借些针线再缝缝。(我要是猴哥就拔毫毛变出针线缝完了再走)

  师徒二人继续上路,玄奘骑在马上问:“悟空啊,刚才你打虎的棒子去哪儿了?”

  猴哥心里得意,笑道:“师父啊,你是不知道,我这棒子,是从东海龙宫里抢来的,焦作天河镇底珍铁,又叫如意金箍棒。当年大闹天宫,靠的就是它,能大能小,随意变换,现在变成绣花针那么大,放在我耳朵里了,用的时候再掏出来。”

  玄奘听了暗爽,又问道:“刚才那只老虎怎么趴在那让你打?”

  猴哥又来劲了,说道:“还真不瞒师父说,别说是只老虎了,就算是条龙,也得乖乖趴窝。想我老孙,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倒海的神通,变化无端,隐显莫测。等到后面有难,你就知道我的厉害了。”

  玄奘听完了一颗心踏踏实实的放下了。

  天色渐晚,二人见前方有一人家,决定借宿一晚。

  猴哥上前叫门,里面一老汉出来一看猴哥这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腿都吓软了,嘴里还喊着:“妈呀!鬼来啦鬼来啦!”

  玄奘赶紧上前施礼,道:“老施主别怕啊,那是我的徒弟,不是鬼。”

  老头儿看看玄奘相貌清奇,定了定神,问道:“你是哪个寺里的和尚?带着这个恶人到我这来干吗?”

  玄奘说道:“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经典台词用上了),去西天拜佛求经,恰好路过此地,天也黑了,想借宿一宿,明早天不亮我们就走了,还请行个方便。”

  老头说:“你是唐朝的人,那恶人可不是吧。”

  猴哥不乐意了,说道:“你这老头儿,一点儿眼力劲儿没有,那是我师父,我是他徒弟。我也不是什么糖人蜜人,我乃齐天大圣。你们家里人也有认得我的,我还见过你呢。”

  老头不信,问道:“你在哪儿见过我?”

  猴哥倚老卖老,道:“你小时候还在我面前扒过柴,还在我脸上挑过菜呢。”

  “胡说,你住哪儿我住哪儿,在你脸前扒柴挑菜。”老头儿胡子都吹起来了。

  猴哥说:“我胡说是你儿子!你不认得我了,我就是那山脚下压的大圣,你再看看。”

  老头仔细一看,还真是,问明了猴哥如何脱困,这才拜了玄奘,请二人进屋,斋饭沐浴,说了些有的没的。

  洗澡的时候玄奘看猴哥穿了一件儿自己平常不穿的衣服在哪臭美,索性就送给了猴哥

  第二天清晨,用过早斋,师徒二人继续上路。已是初冬时节,虽是昼短夜寒,山间景色却别有风味,霜凋红叶,梅蕊散香,松柏展秀,曲涧涓流。

  师徒们正走着,路旁突然一声呼哨,闯出六个人来,各拿兵刃,拦住道路。一贼人大喝一声:“那和尚,别跑了,要命的赶紧乖乖下马,留下马匹财物,说半个不字我们就弄死你。”

  玄奘吓得又从马上摔了下来。(玄奘疼吗?一回里摔两次,你真心不适合骑马)

  猴哥过来扶起玄奘,说道:“师父别害怕,他们是给咱送衣服财物的。”

  玄奘说道:“悟空啊,你……耳背吗?是他们要咱们的财物。”

  猴哥说道:“……你就看着咱的东西吧,我去跟他们聊聊。”

  玄奘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啊,你一个人,怎么跟他们聊啊?”

  猴哥哪在乎这个,上前来,还对六人拱了拱手,道:“你们为什么挡着我们的去路?”(人家不是说了吗……)

  一贼人没辙,只能又说一遍,“我们是山大王,威名远播,估计是你不知道,算了算了,留下财物,放你过去,不然我们就弄死你。”

  猴哥说:“我也活了一把年纪了,还真没听说,你们都是谁啊?”

  六人自报名姓: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喜怒爱思欲忧,正是人的六欲)

  猴哥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看来你们也不认识我,算了算了,把你们抢来的财物分成七份跟我分了,就饶了你们。”

  六贼一起上前乱嚷:“你这和尚,你的东西不给我们,还想分我们的东西!”喊罢纷纷抄家伙对着猴哥就是一通攮。砍了有七八十下吧,猴哥毫发未伤。

  “……好和尚,够硬的啊。”贼人说。

  猴哥说:“砍爽了吗?估计你们也打累了,我拿个针玩儿会儿。”

  六贼奇道:“我们又没病,扎什么针?”

  猴哥从耳朵里掏出如意棒,迎风一抖,变成了根碗口粗的棍子。六贼吓得四散逃开,但是哪里跑得过猴哥,不一会儿纷纷了账。这还不算,猴哥扒了他们的衣服,抢了盘缠,回来见玄奘,笑道:“师父咱们走吧,我把贼人干死了。”

  玄奘一下就火了,怒斥道:“你惹大祸了!就是强盗,抓到官府里,也不至于死啊。你有本事,吓跑他们不结了吗,怎么就都打死了呢!就你这样的随便杀人,还当和尚呐?我们出家人扫地都怕扫死蚂蚁,怕扑楞蛾子往火上撞蜡烛外面都有套儿。你怎么就不分青红皂白全给打死了呢?一点儿好心肠都没有!(注意,重点来了)这是在荒山野岭,没人知道,要是在城里,你看谁不顺眼,一棒子就给打死了,我可是个清白无辜的人,我怎么脱身啊!”(玄奘你这样不太好吧……只顾自己脱身不管别的吗?再说蚂蚁扑楞蛾子是生命,那老虎也是生命啊,猴哥打死的时候你别提多佩服了,也没见你心疼啊。往深处讲,喜怒爱思欲忧是人的六欲,人人皆有,《中庸》讲求情欲中和,情欲有邪,是为贼。佛教认为正是六欲世世诳惑众生,使众生沉沦不可解脱。猴哥杀死六贼,实则寓意抛去六欲,正是佛门旨意,然而玄奘一心向佛,却因此指责猴哥过激,主张放走六贼,讲求中和。此处也可认为是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一次角力。)

  猴哥一脸冤枉,道:“我不杀他们,他们就要杀你啊。”

  玄奘正色道:“我们出家人,宁可自己死了也绝不行凶,我死了就死一个,你却杀了他们六个人,是什么道理。这事儿要告到官府,就是你爹当官,也保不了你啊。”

  猴哥不高兴了,说道:“还真不瞒您说,我老孙五百年前占花果山当大王的时候,也不知道打死多少人了,照你这么说,告我状的都排到姥姥家了。”

  玄奘,说道:“还好意思说,就因为你没人管教,眼里没谁了,才被压了五百年。现在既然当了和尚,要还是像当年那样混不吝,你去不了西天,当不了和尚。呸!什么玩儿!”

  猴哥哪能受这气,见玄奘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也压不住火儿了,怒道:“得嘞,你不是说我去不了西天,当不了和尚吗,你也不用絮叨了,老子还不爱当呢,你自个儿去吧,我老孙不去了还不行吗。”还没等玄奘说话,猴哥纵身一跃,叫到:“我老孙去也!”等到玄奘抬头再看的时候,连个影儿都没了。

  玄奘傻眼了,不住唉声叹气,“这厮!怎么一点儿话听不进去,才说他几句就跑没影儿了。算了算了,也是我命里不该招徒弟。现在想找他也不知道去哪儿找,叫他他也听不见,算了算了。”

  玄奘没办法,路还得接着走。他收拾收拾行李,挂在马身上,也不骑马了,拉着缰绳拄着锡杖晃晃悠悠往西走。

  刚走没多远,正碰上一个老太太,手里捧着一件锦衣,衣服上还有一顶花帽。

  玄奘看他走得近了,赶紧牵住马,站在道边让路。(那会儿这是尊老,放到现在就是怕碰瓷儿了)

  那老太太看了看玄奘,问道:“你是哪来的长老啊?看着这么凄惨。”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求取真经。”唐僧答道。

  老太太说道:“去西天啊,十万八千里呢,就你自己,也没个徒弟,我看够呛。”

  玄奘说:“哎,别提了,刚收个徒弟,性情顽劣,才说了他几句,就撂挑子跑了。”

  老太太说:“你有徒弟啊,这衣帽是我死去的儿子的,他只当了三天和尚,就送你吧。”(这里我查了一下,没有查到观音的儿子或就当了三天和尚的人,猴哥只当了两天和尚,对不上号,不知是否有有何寓意还是随便编的。)

  玄奘说:“……多谢好意,但是我徒弟已经走了,我不敢收下。”

  老太太说:“他往哪儿走了?”

  玄奘说:“我就听见呼的一声,也没看清楚,估摸是往东边去了。”

  老太太说:“我家就在东边,他要走就是去我家了,我去给你看看。来来我跟你说,我这还有一篇咒,叫定心真言,也叫紧箍咒,你背下来,别让别人知道。我去追上你徒弟,让他回来找你,你就让他穿上这件衣服,戴上这个帽子。他要是不听你的,你就念咒,好使!保证他再也不敢跑了。”

  玄奘一听,连忙拜谢。

  老太太化作一道金光,往东去了。

  玄奘这才知道是观音菩萨相助,赶紧跪下就磕,收好了衣帽,来回背紧箍咒。

  却说猴哥别了师父,一筋斗翻到了东海龙宫,找龙王叙旧喝茶,说一些有的没的。

  正喝着茶,猴哥见龙王身后挂着一幅画,便问龙王画中何人,

  龙王道:“这画啊,正是圯桥三进履。说的是汉朝时,石公在桥上坐着,鞋掉了,就叫张良去捡。张良捡回来,石公穿上,还在桥上坐着,鞋又掉了,又让张良去捡,反复了三次。石公觉得张良这个人不错,没有倨傲怠慢之心,于是就倾囊相授,后来张良得以辅保汉高祖创下千秋霸业。等到天下太平的时候,张良弃职归山,悟成大道。大圣啊,我说个话你别生气,你要是不保唐僧,不玩儿活儿不听劝,到底还是个妖仙啊,修不成正果。”

  猴哥听完若有所思,沉吟不语。

  龙王趁热打铁,道:“大圣啊,好好想想吧,可别为了一时痛快误了前程啊。”

  猴哥点头道:“行了,别多说了,我还去保他就是了。”

  龙王笑道:“这样我就不多留大圣了,快去吧,别疏远了师父。”

  猴哥也不待了,一翻筋斗就往回走。

  正走着遇上菩萨了,菩萨见面就问:“你怎么不听话?不保唐僧,在这儿晃悠什么呢?”

  猴哥心里一慌,忙道:“菩萨说的还真对啊,真有取经的和尚撕了金纸条儿救了我,我也当了他的徒弟。这不刚才有点儿小摩擦,我逗逗他,现在马上就回去了。”

  菩萨说道:“赶紧的啊。”

  猴哥一晃回到了玄奘身边,看玄奘正在路边闷闷不乐呢。他上前说道:“师父,怎么不走了?自己在这儿干嘛呢?”

  玄奘一看猴哥回来了,说道:“你这是去哪儿了啊?我这走也不敢走,动也不敢动,只能在这等你。”

  猴哥说:“嗨,我去东海龙宫喝了杯茶,找龙王叙叙旧,这不就回来了吗。”

  玄奘说:“悟空啊,出家人可不能说瞎话啊。这刚多会儿啊,你能到东海龙王家?”

  猴哥又得意了,笑道:“师父你是不知道啊,我这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哪儿到不了。”

  玄奘开始闹别扭,道:“我说话重了点儿,你就使性子跑了,你是神通广大,还有茶喝,我这一人儿在这饿肚子。”

  猴哥挠挠头,说:“师父啊,你要是饿了我去给化点儿斋饭来。”

  玄奘说道:“那倒不用。我包里有几个粗面烧饼,你帮我拿出来吧。里面还有个钵盂,你去河边盛点儿水,咱俩吃完了就赶路吧。”(开始玩儿坏了)

  猴哥解开包袱,把烧饼递给玄奘,一眼看见有一套漂亮的衣帽(我们想想昨晚洗澡的时候猴哥穿着玄奘不怎么穿的普通内服都嘚瑟,更何况是这一套)连忙问道:“师父,这些是你从大唐带来的吗?”

  玄奘眼看计谋得逞,不露声色,顺口答应道:“啊,那些啊,我小时候儿穿的。这帽子戴了,不用教就会念经;这衣服穿了,不用学就会行礼。”

  猴哥眼睛直放光,道:“好师父,送我吧送我吧。”

  玄奘欲擒故纵,道:“也不知道你穿合不合适,你试试吧,要是合适就送你了。”

  猴哥美翻了,赶紧把衣服穿上,戴上帽子,就跟量身定做的一样。

  玄奘一看猴哥把帽子戴上了,干粮也不吃了,张嘴就念紧箍咒。

  猴哥疼的直喊:“哎呀!头疼!头疼!”

  玄奘一看有效,又念了几遍。疼的猴哥直在地上打滚儿,两手把帽子都抓破了。

  玄奘怕他把金箍扯断,不念了。猴哥一下儿不疼了,伸手往头上摸摸,帽子是破了,金箍还紧紧的勒在上面。猴哥也聪明,还知道杠杆儿原理,掏出金箍棒就要撬。

  玄奘怕他真给撬开,又接着念咒。猴哥疼的面红耳赤,眼涨身麻,原地翻了好几个跟头。玄奘这才停下。

  猴哥看明白了,说道:“我这头疼,是师父念的?”

  玄奘装傻,说:“我念的是紧箍咒,没咒你啊?”

  猴哥说:“你在念一遍看看?”

  玄奘还真痛快,麻利儿又念了一遍。

  猴哥喊道:“别念了别念了,就是你……”

  玄奘心里暗爽,道:“这回老实了吗?”

  “……老实了。”

  “还敢再嘚瑟吗?”

  “……不敢了。”

  猴哥嘴里说的好,手上可不闲着,掏出如意棒奔着玄奘就要砸。

  玄奘吓得赶紧又念了两三遍紧箍咒,猴哥扔了棒子倒在地上求饶,“别念了别念了,我服了我服了。”

  玄奘道:“你怎么这么没良心,还想打死我!”(……真敢说)

  猴哥忙道:“我哪儿敢打师父,误会,误会。师父啊,这咒是谁教你的?”

  玄奘道:“噢,刚才一个老太太告诉我的。”

  猴哥回过神来,一下儿就明白了,“那老太太肯定是观音菩萨变的,这么害我,看我去南海整死她。”

  玄奘道:“这咒是她教我的,她能不会吗?你去了不是死的透透的。”

  猴哥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还真不敢去,只得跪下道:“师父啊,这是她治我的招儿,我也不去惹她,您也就别老把咒当口头禅了,我跟你去西天,再也不反悔了。”

  玄奘很满意,拿着劲儿说道:“好好好,既然如此,服侍我上马吧。”

  猴哥再不敢造次,二人一马,向西行去。

  主要人物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如来、观音、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菩提师祖、二郎神、哪吒、镇元大仙、东海龙王、黎山老母、太白金星、

  主要妖怪

  牛魔王、白骨精、红孩儿、铁扇公主、六耳猕猴、黑熊精、黄风怪、南山大王、黄眉大王、鼍龙怪、通天河鱼怪、九灵元圣、独角兕大王、百眼魔君、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白鹿精、玉兔精、老鼠精、蜘蛛精、狮驼王、

  每回内容简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

  西游记白话文

  惊天地美猴王出世、闹龙宫刁石猴借宝、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五行山从师取真经、应愁涧白龙马收缰、观音院斗宝失袈裟、高老庄唐僧收八戒、黄风洞唐三藏有难、流沙河沙和尚拜师、试禅心八介撞天婚、五庄观偷吃人参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宝象国除怪救公主、平顶山孙行者窃宝、乌鸡国金丹救故主、火云洞菩萨收红孩、龙太子黑河战鼍妖、车迟国斗法除三妖、通天河观音现鱼篮、金兜洞老君收青牛、女儿国唐三藏奇遇、如来巧识真假猴王、孙悟空三调芭蕉扇、金光寺扫塔追佛宝、小雷音弥勒擒黄眉、七绝山猪八戒立功、麒麟山巧盗紫金铃、盘丝洞棒打蜘蛛精、狮驼岭神僧战魔王、比丘国降妖救群童、孙悟空三进无底洞、灭法国弄神劝君王、师兄弟大战连环洞、凤仙郡城祈雨救民、玉华县收徒服狮怪、金平府观灯遇犀牛、天竺国招亲逢玉兔、寇员外喜待圣唐僧、雷音寺如来赐真经、

  重点情节

  石猴出世、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四圣试禅心、大圣闹天宫、除名阎王薄、大战牛魔王、三借芭蕉扇、戏妖盘丝洞、真假美猴王、四战黄袍怪、义激美猴王、荆棘岭、狮驼岭、火云洞、黑风山、高老庄、通天河、车迟国、玉华国、比丘国、朱紫国、无底洞、平顶山、五庄观、乌鸡国、女儿国、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孙悟空。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内容简介、分析及读后感,如:西游记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西游记  西游记词条  概括  概括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内容  内容词条  
感想

 稻草人读后感

《稻草人》读后感推荐度:《稻草人》读后感推荐度:《稻草人》读后感推荐度:《稻草人》读后感推荐度:《稻草人》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稻草人读后感14篇当赏读完一本名...(展开)

感想

 鲁迅作品读后感700字-读后感

鲁迅藤野先生读后感800字推荐度:朗诵作品推荐度:鲁迅《呐喊》赏析推荐度:我眼中的鲁迅作文推荐度:鲁迅《野草》心得推荐度:相关推荐鲁迅作品读后感700字-读后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