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苏杰—用做产品的思路做“封面”

编者按:凡事重在设计,而“神一样的产品经理”一定是能够把“设计”的思路,用在多种事情上。这样的产品经理,脱离了实际具体的产品形态,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苏杰老师,是人人访谈的第一位嘉宾,今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做“封面”的。

后勒口(勒口是指封面和封底在翻口处向里折转的延长部分)、封底、书背、封面、前勒口。

点击查看大图

给大家说说,一个产品经理作为图书的外行,在封面设计时的一些思考:

首先,书的封面可以类比做一个网站/APP的首页,它是用户的第一印象,一些必要的功能得有——书是什么?主要内容?适合谁看?我为什么要买?……一切设计,都围绕这些展开。

 

封底勒口:

勒口原本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图书,我把它当做一个推广位,推本书,整体创意还是书签。书签是看书时都需要的,附送一个我觉得很合适,而且剪下以后,不管扔到哪里都是一个独立的“推广位”,所以,我们特别考虑到它在剪下后,脱离本书独立存在的场景,必须要看到书签也能知道本书内容、作者信息(这是从药品包装设计里得到的启发,那个要求药片包装脱离药盒和说明书独立存在时,也要有最关键的用量等信息),我们用本书主要内容的Tag组成“亲”字来解决,并且文案上给出了“亲,看完记得给好评哦”的心理暗示。把“好评”二字改为淘宝好评的那朵红花图标,大家也很熟悉的。甚至考虑到,这样用一朵花,要比直接文字要好评显得含蓄,且不和几厘米外的“亲们不要因此给差评啊”产生文字上的冗余感。

虚线旁边的文案,是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反馈得到的,我的解决方案不是改进产品,而是用文案降低期望——我们考虑过做成打孔可手撕的形式,但……对成本妥协了,亲们不要因此给差评啊!

今年做书,和三年前大有不同,我们深深感受到无线对各个领域的影响,所以,加上了书的二维码、作者相关的二维码各种,也算是对图书这种产品的一个O2O改造。我们希望读者能从线上看到书评、买到书,拿到实体以后,又能通过某种方式回到线上,与作者互动,对书评价,形成闭环。

说夸张点,“实体书”只是这个产品里的一部分。

 

封底:

还是采用常规的,放几条推荐语的做法,回答“为什么要买”,不过,我引入了淘宝的感觉,把推荐语改叫“商品评价”,并且在几十位评价人中选取了4个代表,代表的都是我目标用户群体里的标杆人物:

淘宝首批产品经理之一,阿里巴巴云OS事业群总裁,一灯(内部公认的神级产品经理)

韩都衣舍CEO,赵迎光(牛逼的卖家代表)

派代商学院联合创始人,李冰(派代在电商的影响力)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阿里研究中心的官方权威性)

位置有限,还有很多很棒的评价人只好放在书里。

封底还有一些彩蛋:比如3814次打分是淘宝成立到2013年10月18日新书首发的天数,365个销量代表一年的365天,102个好评是阿里希望做102年的愿望,1个中评是我自己给的,表明我对书还不甚满意,还有太多的地方需要优化。

彩蛋有意义么?我也说不好,也许我不说,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但是,也许这就是很多人说的产品经理需要的“琢磨”,当你把这种琢磨用在产品的各处,用户一定感受得到。

 

书背:

书背的主要场景是在实体货架上,我特意加了个小橙子,活泼了很多,希望在一堆书中比较容易被发现。

 

封面

细节不再重复上一篇的内容,整体上,我会特别关注缩略图的样子,在网络传播时,很多场景中,封面会以缩略图的方式出现,能否一下子看清书名的几个字很重要,又因为对“亲”的纠结导致的排版诡异,我期待在缩略图中,读者可以一下子看到“产品事”、“淘宝”两个关键词,忽略相对浅色的“十年”。

 

封面勒口:

又一个推广位,推作者,希望辅助回答“为什么买”,信息就是那些,具体什么展现形式,我们想了很久,最后觉得这块位置的长宽很像无线淘宝商品详情页面的展开大小,所以,我们就模仿了一个商品详情页面,只不过,这个商品是作者。

 

这是一个产品经理在设计一本书的封面时的一些思考,不成熟,但真实,有如爱因斯坦的小板凳,丑陋,但不是最丑陋的了,呵呵。

 

文章经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苏杰  苏杰词条  用做  用做词条  封面  封面词条  思路  思路词条  产品  产品词条  
设计

 手机Web app应用研究

手机端的产品形态比PC端还复杂,研发前需要根据产品特征选择合适的产品形态,再考虑相应平台的兼容性和屏幕多样性。如触摸屏手机会在几年之内成为主流,其产品用户体验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