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微信上线表情包评论,或许不是好的设计

微信最新上线了表情包评论,作为熟人社交,合适吗?本文作者对这个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分析,与大家分享。

具体观点如下:

从产品角度来看,微信这类社交产品定位决定了评论区不能使用自定义表情。

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自身为主导的定位决定了评论区不宜使用自定义表情。

从社交属性角度来看,以信息检索为需求朋友圈决定了评论区不宜用自定义表情。

从软件交互的角度来看,界面显示方式以及表达方式决定了评论区不宜用自定义表情。

详解如下:

一、从产品角度来看

2013年微信给自己的定位是:2011年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这可能是微信最早的定位了,随着近几年各种功能的不断增加与变化,很多功能的堆积,造就了现在微信生态。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却一直没有变化,换方式说,微信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圈?微信朋友圈对于微信的作用是什么?

微信朋友圈有几个特点:

发布用户自身动态、情感、观点、推荐等;

获取朋友圈的圈信息;

寻求朋友的关注和认可(点赞)。

不难看出,微信朋友圈是以用户为主导的轻社交产品,以我为主,既然已我为主,那产品就要有意识的维护用户的导向,充分体现出用户在“朋友圈”中的“王”地位。所以在朋友圈中只有发朋友圈的人可以发图片,而评论区是不能用图片图片。

二、从用户角度来看

用户想通过发朋友圈得到什么?或者说用户为什么会主动发布朋友圈?我想这个问题很多产品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各有各的想法,我的观点是:“被关注”。

如此快的社会节奏下,很多人都是没有过多时间去和朋友、亲人、同事等进行社交活动以促进情感的,冰冷的城市生活也会让很多人感觉到孤寂和冷落,世人总有被关注,被重视的心里。

所以,刷朋友圈刷的是寂寞,刷的是有多少朋友还在关注你。用户的需求其实就是被朋友点个赞就可以了,表示被关注,评论的优先级首先就低了一个梯级,其次过多占据用户评论区会削弱用户被关注感,而且容易导致多名好友在自己朋友评论里面聊天,这个是最可恨的。

90后的聊天习惯多以图及表情掺杂,而且频次非常高,要是可插入自定义表情,那就不是对朋友圈的评论,那成聊天了。

三、从社交性质角度来看

作为用户,你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想得到什么?

有这么几种情况,其一,自己留意或者留意自己的人,有没有发布什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其二,有没有什么新闻或者重大事件发生了,自己不知道;其三,别人都在干什么;无外乎就这么几种主要情况。

那给予这种情况的用户,对朋友圈的需求是什么?在单位时间单位屏面积下尽量多的浏览朋友圈的信息。熟人社交中,很多人都是认识了,随时可能产生在一个内容下面,多人评论的可能,有碍于用户索取信息。

朋友会说,评论打字也有碍,对!确实,但是移动设备的输入成本还是很高的,为什么自定义标题在很多场景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因为在移动设备上一个自定义表情可能完全可以表达自己打字所产生的意思,而在这种的情况下,打字成为了一个壁垒,阻止用户过多评论的障碍。

输入五个字你至少要按键超过15次,而你发一个自定义表情,也许两次点击就完成了。这个有效的降低了评论的数量,让那些需要表明自己看过,不想评论的人去点赞吧!

四、从软件交互的角度来看

这个角度上的内容就多了,这里之谈一点:“美观”,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朋友圈发送图片的规则,1-9张都可以的,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发1、3、6、9张,24578都是很少的,为什么?因为1369看起来很整洁,漂亮。即使你发的9张图片大小不一样,微信对外显示的大小也是完全一样的。

同理思考,用户在评论时,一般发布自定义表情都是一张,怎么排列,大小怎么确认?即便对外显示大小恒定,那排列呢?很难做到很规整,很漂亮,影响美观。还有就是图片远比文字更吸引人,有有影响他人评论的嫌疑。

综上所述,微信朋友评论区域,不能使用自定义表情(图片),不能说是非常好的设计,但是针对现在以及微信以前的这个时间段是最优的选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上线  上线词条  或许  或许词条  表情  表情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评论  评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