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马蹄莲养殖的方法和肥水管理

马蹄莲养殖的方法和肥水管理

马蹄莲养殖的方法

盆栽种植的时间以9月上旬较为适宜,种植过早,种植过早,花后休眠期短,花芽发育不良,植株叶多,花小而少;过晚种植会使花期推迟而且花期短。

上盆宜用23-30厘米大盆,培养土只须疏松,一般将国土和碧糠灰各半混合就可以使用。种植时,应挑选粗壮有芽的块茎,每盆种植3-4个,块茎上的芽要向上放正,否则会影响发芽率。盆面覆土可稍厚一些,然后浇足水,把盆放在半阴的地方,以后经常保持盆士湿润。上盆后一般经lO-14天芽就萌发,长出叶子,约30天左右叶子生长齐整。发芽长叶后,可使盆株充分接受阳光,这时已值秋季,阳光不太强烈,不必遮阴,直到“霜降”前(10月下旬)移人室内。无温室条件的可放在朝南向阳窗台上,冬季白天温度保持10℃以上,最低温度不低于0℃,就能正常生长发育,春节后陆续有花,3—4月份开花最盛。

浇水

马蹄莲习性喜湿,平时可多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不可使盆土干旱。为保持空气湿润,可在浇水的同时向周围地面洒水。冬季应控制浇水.每隔7—10天用湿水喷洗一次叶面,以保持鲜绿清新。

施肥

生长期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20%腐熟人粪尿或饼肥水,能使叶绿繁茂。到2月份以后可以换施20%腐熟鸡粪、鸽粪等含磷质较多的液肥,以促使花蕾萌生、施肥时浇入叶柄内,以免造成黄叶或腐烂。

养护

3月以后天气转暖,可把盆栽移到室外,如果枝叶繁茂,可将叶片外部黄老叶摘除,这样便于花梗抽出促使多开花。5月以后温度升高,天气渐热,植株逐步进入休眠,叶子开始枯黄,这时浇水要减少,将盆侧放,使盆土干燥,促使植株进入休眠期。待叶子全部枯黄后,将盆土倒出,取出块茎,放在阴凉处贮藏,到秋天再上盆。

马蹄莲的肥水管理介绍

入冬后,用双层塑料膜保温。必要时,用电热线加热,使棚内温度维持在10-15℃。生长期间,多浇水和施肥。一般可于春节开花,3-4月盛花。开花后,为球根膨大期,应保持盆土湿润。当植株开始枯黄后,节制浇水,保持其干燥,促进休眠。

叶子全枯死后,取出球根放于通风阴凉处贮藏。在生长季节,每2周施肥1次,但要忌将肥水浇入叶柄,以免引起其腐烂。当进入"休眠期"后,就要停止施肥。

施肥时从1月份开始,每周施用15%~20%的饼肥水1次,到开花前停止施肥。夏季不施过浓的肥,可每10天施5%的肥水1次。入秋后,又是生长旺盛时期,仍每周施用15%~20%的饼肥水1次,直至开花前为止。

冬季在室内栽培,浇水不易过大,经常保持湿润即可。5月下旬移到室外。放在阴凉及通风良好的地方。浇水要见干见湿,每半个月施用肥水1次。秋季移入室内,停止施肥。

马蹄莲叶斑病的`介绍和防治方法

【症状】

染病叶片产生淡褐色至黄褐色的病斑,多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少数病具有不明显的轮纹。病害发展到后期,病斑中央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状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

【病原及发病现状】

马蹄莲叶斑病是真菌性病害,由交链孢菌侵染引起的。该病菌在马蹄莲的病叶残体中越冬,借气流传播。夏季当荫棚内温度高、湿度大时,病害蔓延极快,每年以7-10月份危害最重,进入秋末后,病害逐渐减少并停止发展。但在温室内此病可长年发生,冬季入室的病株,在温室气温18-20摄氏度时,病害可继续发展和蔓延,这些带病植株便成为健康植株的传染源。在通风不良和养护条件差的情况下,发病普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生长季节应根据马蹄莲的习性,将其放在荫棚下,使之生长健壮,减少发病。如置于阳光下直接曝晒,会削弱植株生长势而欣于发病6季在温室内也缨姭马蹄莲放置在北面。合理施肥,以促进植株生长旺盛,提高抗性

2、及时清除侵染源。生长期发现病残叶及时清除。冬季入室前,彻底清除病叶残体,并集中处理,保持土面清洁,减少侵染源。

3、药剂防治。发病普遍且严重的花圃,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每15天1次,一般连续喷3次即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马蹄莲养殖的方法和肥水管理  马蹄莲  马蹄莲词条  肥水  肥水词条  养殖  养殖词条  方法  方法词条  管理  管理词条  
综合管理

 散养猪养殖员管理制度

关于散养猪养殖员管理制度猪肉安全生产管理操作指南一、养殖场生产环境养殖场应建在水源保护区、交通要道、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禁养区域以外,散养猪养殖员管理制度。...(展开)

综合管理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导语: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这种现状进行了阐述,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展开)

综合管理

 如何做好科研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导语:对科技管理工作的改进就要从建设体制制度、科研诚信着手,同时也不可忽视对科技创新机制的改进。 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投入。一是积极支持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