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创新

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创新

导语:实践创新,有了好思想以后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改革、创新;方法创新,社会管理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是采用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管理方法;规范、制度创新,在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的体制机制方面创新。

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治理或管理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即“堵”的思路和“导”的思路。历史经验证明,“堵”的思路往往积蓄矛盾,不是好的办法;“导”的思路,因势利导,是一种高明的治理策略。

二是合乎人民群众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系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建立规则和制度。为此,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了解老百姓的真实需要。反之,如果根本不了解老百姓的需要,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办法,自以为创新,往往要失败,这样想出来的办法非但不能“利民”反而常常“扰民”。

三是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而不是简单的被管理者,全体民众的积极参与是社会管理成功的关键。

四是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在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确实容易产生矛盾,出现不和谐因素。科学的社会管理体系并不排斥这些矛盾,而要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规范社会行为、引导事务向好的方面发展。

五是提高科学化社会管理水平。

科学化管理主要是指采用客观合理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当然,由于社会生活本身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科学化的社会管理一定要与时俱进。比如互联网、博客是新事物,科学化的管理就必须适应这些新事物,在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而不能“一刀切”。

六是互动、沟通的原则。

要想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就必须随时了解第一线的情况。只有及时与群众互动、沟通,才能得到最新的信息;只有互动、沟通,广大群众的意见才能反映上来。所以,及时的互动、沟通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防止矛盾积蓄、积累和激化。

七是实践的原则。

社会管理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民生密不可分。所以,真正的社会管理创新往往来自基层、一线以及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管理者。我们要不断总结一线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实践案例,从中发现典型。同时,社会管理只有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扎根,才能有生命力。

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创新

一、牢固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思想家们就提出了诸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等等“以人为本”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全党工作的中心。近年来,随着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绥棱农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管理,从而保证经济社会有序、健康发展成为新课题。绥棱农场党委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经验,那就是管理社会必须以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不放松,站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处理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满情绪,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性矛盾。

二、锐意探索,创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

在基层农场,社会矛盾有两个特点:一是由经济利益关系引起的矛盾易多发;二是某些矛盾聚集性较强,一旦激化,容易形成大规模的突发性群体事件,直接威胁农场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影响社会的有序运行。

对于社会管理部门来说,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要有新的方法和途径:

一要认清矛盾的性质,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包括相当多的群体性事件这种非对抗性矛盾,化解的方法只能是非对抗性的,要注意把握“度”。

二要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说服劝解工作。

三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严格按照政策办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要坚持依法办事,体现公平与正义。切实树立“民利大于天”的民生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权。我们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充分体现开放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参与意识,实行过程开放、手段多样、与民合作、使民参与,从单一的行政型管理向综合参与型转变。

三、合法、平等、正义,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作为社会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否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直接关乎社会运作是否顺畅、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社会交往是否融洽。实践证明,社会管理有助于理顺、平衡社会关系,有助于化解、消除矛盾冲突。但是违法的管理则必然导致社会关系扭曲、社会矛盾百出、公民权益受损。所以,坚持合法、平等、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管理机关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管理机关做到服务为民的内在要求。尤其是在化解社会矛盾时,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顾此失彼,而要顾大局,识大体,通盘考虑,做到“一碗水”端平,使处理对象心服口服,使其他利益群体心平气和。

四、力求主动,坚持预防和处理相结合

通过加强基础工作、群众工作,及时发现矛盾冲突点和苗头性问题,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坚持通过正常的行政和法律程序解决矛盾和纠纷,防止盲从情况发生,真正做到社会矛盾发现得了、处置得早、控制得住、解决得好。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针对辖区案件特点,认真研判辖区治安状况,深入分析发案规律。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将警力部署在案件高发时段和部位。同时,积极建立覆盖面广、反应灵敏的信息员网络,把情报信息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及时了解社情动态,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坚持刑事案件、治安情况日通报等制度,让所有民警知晓辖区治安形势的变化和特点,把握重点开展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预防刑事案件的发生,赢得职工群众的支持,让职工群众充分感受到社会管理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和服务中呈现的新发展、新变化。

五、健全社会管理机制

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具有根本性和长效性,其作用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下原则:一要坚持党委领导、行政主导,成立相关组织,明确责任;二要统筹协调,开展源头治理;三要科学管理、提高效能。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紧紧抓住四个关键点:

一要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要进一步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轨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让广大党员更好地为群众代言、为群众排忧、为群众服务。

二要健全情绪疏导机制。

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社会心态,既要及时回应人们的关切,又不要片面地迎合。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我们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始终给大家以信心、力量和希望。更加注重经常性的交流沟通,更加注重平等性的对话协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让群众感到被重视、被尊重、被理解。

三要健全矛盾化解机制。

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社会管理部门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信访工作制度,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工作。

四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要把加强应急管理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做到各单位全覆盖。要从源头控制、情报信息、处置预案、舆情导控、保障建设和联动协作等方面入手,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词条  做好  做好词条  社会  社会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综合管理

 人性化管理的好处有哪些

人性化管理的好处有哪些导语:规范是管理的原则和基本,完善的人性化管理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标准化管理流程为保障。以下是jy135小编为您介绍的人性化管理的好处,一起来...(展开)

综合管理

 施工管理的知识总结

施工管理的知识总结1:组织论是项目管理学的母科学,动态控制原理是项目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论;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自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