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学生如何自我管理

学生如何自我管理

导语:班主任还应该每时每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它发扬光大,成为主流。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纪律较差、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当他们在活动中取得了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也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同时指出其不足。

学生如何自我管理

一、善于利用生本小组模式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创新。生本教育下的学习小组,对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学习小组之间的学习、纪律、清洁等各方面的评比,小组长对组员的管理,组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为了让学生的小组竞争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还可以在学习园地开辟一栏,作为“每周先进小组”及“先进个人”的展示栏,通过每周一次的评选,可以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及个人照一张相,并打印出来,贴在展示栏。通过竞争使每个学生把自我管理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一种义不容辞的为组争光的责任,无形中增强了小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

班级舆论其实就是班风。一个班级班风正,班级舆论就正确。在培养良好习惯及良好品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采取大力表扬好人好事;对出现的或大或小的不良倾向,可以及时通过师生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初步具有判断是非、辨别美丑的能力和素养,对不良倾向给予及早制止与批评、教育,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好事争取做,纪律不可违”的意识,从而形成习惯。

三、选好班干部,实行好“值周班长”制度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不良倾向是在没有老师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所以班干部便是管理者,他们便是其他同学的榜样,所以,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班干部的素质,开始通常是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然后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民主考评。把能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同学选拔出来,给予他们管理权、反映权,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在各个方面做表率,使他们带头制止坏人坏事言论。

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值周班委会”就是由其中一个小组担任,经组员推选产生临时班长,负责班级一周的日常事务。其中推选出的临时班长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组员分工负责,分别管理学习、纪律、清洁等其它方面。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四、实行班级量化评分制度

量化评分制度是根据学生在遵守纪律、集体观念、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劳动态度和好人好事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做得好的加分,做得不好的减分。如做好事、学习进步加分,违反纪律、劳动不积极等减分。为了让纪律不好的学生有一个反思自新的机会,常常制造机会给他们加分,鼓励他们努力改进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养成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到期末时,班里面还可以实行民主评选各类积极分子,让那些学习不太好但在劳动或体育等其它方面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有一个被人认可的机会,虽然奖品是微不足道的作业本或一支笔,但对学生内心的鼓励却是巨大的。

五、师表作用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行,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无疑都是学生效仿的典范。“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时时事事率先垂范,无疑会激发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自觉性,提升其自主管理的精神。“润物细无声”,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比如:弯腰捡起废纸,拿起拖把拖地,整理讲桌、上班上课、不迟到、不拖堂、言谈举止要大方,穿戴要得体等等,都是在细节中来培养学生自觉地来做这些,只有人人都有了自觉性,那么,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也就实现了,逐渐的形成了自立的能力。

六、开展各项有益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通过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可以有效地训练、陶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我们学校上学期开展的“心连心活动”,对那些参加活动的学生而言,对他们的心灵触动是非常大的,这比直接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如何自我管理

一、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识要从小做起

自我管理的能力源于一种本能,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是,会随着成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其中家长的溺爱和事事包办代替会使这种本能消失殆尽。

二、创建管理体制,形成自约、自助、自律的管理氛围

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自我管理,我从两方面入手:

1.树立一个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正确的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和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言论和意见。它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班集体建设之初营造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2.引入评比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班级中引入评比机制,让学生对班干部民主测评、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三、巩固成绩,扩大战果

自我管理不仅仅限于在学校的行为,更大程度上会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家长的配合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行为在学校和在家庭保持一致,以巩固培养成果,而且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会反过来促进在学校的自我管理。因此,我常利用课外时间主动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状况,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既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而且能够更好的落实班级的管理机制:

1.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会上请优秀的教师作讲座或是请家长谈教育经验,使家校双方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今后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建立公共信箱,有什么建议或意见,或不便当面交流的都可在公共信箱留言,让彼此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

2.定期进行专项反馈。

班干部是我的得力助手。“小组管理制”的推行,在学生中间掀起了比学习、比纪律、比觉悟……的"热潮,也极大地调动了班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其责任感,使得一部分学习比较懒惰的孩子也行动了起来,可谓是效果极佳。在他们的工作中,有一种做法我觉得值得推广,“周周反馈表”(此表由组长和家长一周填一次,内容一方面向组员家长汇报本周各学科所学内容及所达目标;另一方面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最下面一栏由家长填写),在一次次书面交流中,组长的管理能力强了,自控能力强了,言语表达能力强了,也体会到了当家长的不容易……在实际体验中真正感受“给”永远比“拿”的快乐。家长们也深受震撼:从交流的语言和书写的字迹等方面找到了自己孩子的优点与不足,增进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四、从自我管理推延到班级管理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既是学生们成长为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也是班级管理的需要。让所有学生都有主人的责任感,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让学生全体参与各项管理活动,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

1.给学生管理空间让大部分学生管理权力

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班干部队伍。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主任只是场外的辅导员。

2.构建能干的小组,让小事有人做

建立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班级中建立小组承包制,形成了上有中队、下有小组的管理网络,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建立多样化的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个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事做”。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学生如何自我管理  小学生  小学生词条  自我  自我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管理  管理词条  
综合管理

 变革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变革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导语:变革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变革过程必须追求阶段变革的效果,效果是成果和速度的函数。过分追求阶段性成果而忽视改变的速度,会使变革失去意义;追...(展开)

综合管理

 团队管理的1+4+7法则

团队管理的1+4+7法则不论你是单一团队的领导者还是多个团队的管理人,团队管理工作都是你职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梳理了团队管理的1+4+7法则,供大家...(展开)

综合管理

 社区消防管理制度

社区消防管理制度社区消防管为了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增强社区的消防防范意识,特制定制度如下:社区消防管理制度1一、定时召开消防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工作指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