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8招激发你的创造力:设计一个会飞的毛毯,分几步?

2010年,IBM公司的研究人员为了了解经营一家公司所需的技能,询问了来自60个不同国家、33个不同行业的1500多名企业领导人:“什么是首席执行官最重要的素质?”

创造力”占据了所有答案的首位。

2016年Adobe公司发起一项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法国5000多名成年人的综合调查,Adobe没有专注于某个单一的行业,而是提出了一个更普遍的问题:“创造力对社会有多重要?”

调查发现,有创造力的人比没有创造力的人更有成就感、更有动力、更成功,前者的收入比后者平均高出13%。与此同时,在创造力相关领域投资的公司,会在收入增长、市场份额、竞争地位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超越竞争对手。

而在生活质量方面,有创造力的人的幸福感比没有创造力的人高出34%。

总而言之,创造力对社会非常重要。

既然如此,有没有哪些拓宽解决问题思路的创意思考工具或者方法呢?

1、奔驰法

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艾伯尔提出奔驰法,用英文单词SCAMPER表示。

小到产品改良,大到商业模式思考创新,当我们遇到没有灵感时,奔驰法给我们提供了七种思考方向,包括:替代Substitute,合并Combine,改造Adapt,调整Modify,改变用途Puttootheruses,去除Eliminate,反向Reverse。

这7个字母就代表了7种改进或改变的思路。

以Combine为例,在商业领域,我们经常说的品牌跨界合作就是一种“组合”,比如跨界能手“喜茶”和太平鸟联名做卫衣,和百雀羚出联名款包装等等。

点击收听→《奔驰法:产品管理创意工具》

2、创意十二诀

创意十二诀,指的是十二种改良产品的方法,概括来说就是:

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变一变、改一改、联一联、学一学、代一代、搬一搬、反一反、定一定。

举最简单的例子,“减一减”即在产品上删除、减掉些什么,比如在长袖风衣的两肩上加拉链,可以随时把袖子拆下来,风衣就变成背心;“扩一扩”就是通过扩张延伸,如一辆汽车可以拖过加长变成“七人家庭”的旅行车,一把雨伞可以通过拓展变大成为露天茶座的遮阳伞等等。

点击收听→《创意十二诀:改变思考的12种方法》

3、模仿创造法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通过模仿,我们不仅可以复制行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理和再创造,甚至突破模仿,成为一种独创。

18世纪的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在某天夜晚散步时看到一些蝙蝠在漆黑的夜空中灵活的飞翔,他对此进行思考并做了大量的实验,成为了第一个发现超声波的人。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模仿蝙蝠的发声原理,发明创造了医学超声诊断成像技术。

点击收听→《模仿创造法:聪明的人,都在积极模仿他人》

4、列举法

在决策和创新中,列举法说的是从逻辑上对一具体事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其内容一一罗列出来,再针对列出的项目提出改进的方法。一般包括四种类型:属性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优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

像手机厂商通过不断调高手机的拍摄像素,满足相应顾客的需求,这就是优点列举法的运用。

点击收听→《列举法:人人都学得会的实用创新法》

5、标杆分析法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一个普通的公司和世界级的公司相比,在质量、速度和成本绩效上的差距高达10倍之多。标杆分析是寻找在公司执行任务时如何比其他公司更出色的一门艺术。”

美国施乐曾是复印机的代名词,然而在1979年受日本竞争者的影响,施乐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

施乐总裁柯恩斯赴日学习竞争对手,买进日本的复印机,学习日本企业全面推动质量管理,从而在复印机上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点击收听→《标杆分析法:创新,就是率先找最好的模仿》

6、奥克的四步创意模式

罗杰·冯·奥克认为,在创意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我们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分别是:Explorer探险家、Artist艺术家、Judge法官和Warrior战士。

例如在探险家阶段,我们要不断寻找新的信息,关注异常模式。因为创意的来源无处不在,商品、消费者、竞争对手的广告、书籍、商业杂志,甚至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比如一座建筑、一家商店、一个人等都可能激发创意灵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点击收听→《奥克的四步创意模式:如何寻找创意?落实创意?》

7、德鲁克七种革新来源

“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提出,90%的有效创新,都是通过有目的、系统的方法而达成,它不是灵光乍现、不可捉摸的。

并且,他在书中讲述了可获取的创新机遇的七大来源:意外事件、不协调的事件、程序需要、产业和市场结构变化、人口状况、观念的变化、新知识。

革新者总在力图解决某过程中的一个瓶颈或薄弱环节,比如生鲜电商,因为冷链而使配送成为可能,这就是基于“程序需要”而挖掘出的创造。

点击收听→《德鲁克七种革新来源:创新机遇的7大来源》

8、TRIZ理论

1946年,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的发明家阿奇舒勒通过大量的工作及研究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预测产品的未来趋势。

于是,阿奇舒勒总结出TRIZ理论,翻译过来就是“发明家式的解决任务理论”。按照TRIZ理论,解决问题包括七个基本流程,分别是发现问题、定义问题、TRIZ问题、确定工具、TRIZ解、具体解、具体方案。

点击收听→《TRIZ理论:如何设计出一个会飞的毛毯?》

创造力其实是可以学习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提高它。

大咖讲百科推出专辑【学会创新】,大家可以在MBA智库APP中进行收听,然后可以实践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激发创造力的出现!

[1]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毛毯  毛毯词条  创造力  创造力词条  激发  激发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  设计  设计词条  
综合管理

 什么是目标管理

什么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构成的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制定目标;第二个方面是辅导实施;第三个方面是评估结果;第四个方面是做修正。关于这四个方面我们中间所需要做的事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