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学三年级科学小常识

小学三年级科学小常识

作为现代的中小学生,我们更该走近科学,去探索新知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爱科学,让科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小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科学小常识 篇1

1、为甚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 为甚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3、为甚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4、为甚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平衡,避免掉下来受伤。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5、为甚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大分别,也是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6、为甚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小学三年级科学小常识 篇2

纤维摄取愈多愈好?

纤维对健康很重要,日常饮食中要多摄取的观念一再被强调。听起来,纤维似乎是吃愈多愈好。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可错了。

尽管纤维的好处可以列一长串,包括预防便秘、减低多种癌症风险、降低胆固醇及血脂、帮助控制血糖及体重等。不过,目前理想的纤维摄取量是每天20克~35克。因为,长时间大量摄取纤维会阻碍我们吸收重要的矿物质,如钙、铁、锌、铜等。不止如此,蔬菜(纤维的主要来源之一)里的草酸、植酸也会影响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其次,纤维容易带来饱足感,所以,当纤维类食物吃得很多,占了胃容量,其他食物相对就会吃得少,这对一些胃口小的人或是老年人来说,反而造成热量摄取不足,或蛋白质、脂肪及其他重要营养素也摄取不良的情况。

吃宵夜一定会发胖?

许多减肥资讯告诉我们,不想发胖的话,晚上不要吃太多东西,尤其要跟宵夜说再见。但是国外研究调查却发现,你在什么时间吃比较多东西,和体重增减并没有绝对关联。

美国农业部将一群体重超重的女性分为两组,一组在中午之前就吃下70%的一天所需热量,而另一组则在接近晚餐时间吃,结果并不影响她们的体脂肪率。另一个美国官方的大型调查也指出,晚上吃了多少东西,和10年之间体重的变化无关。

专家认为,体重会增加,主要还是因为吃进的热量比消耗掉的多,因此,维持健康体重最重要的一件事——控制每天摄取的总热量。

所以,如果问我们可否吃了丰盛晚餐后还大啖宵夜?这要视个人生活形态而定。基本上,在活动量较大的时间,摄取较多热量,比较恰当。上班族下了班回家,多半赖在沙发上或做些静态活动,消耗热量并不多,相对于白天的活动量,营养专家认为,晚餐不适合吃得比早餐和午餐多。而且,宵夜或晚上边看电视边吃的零食往往是多出来的热量,吃了累积起来,当然发胖。尤其一吃完,倒头就睡,更不好。因为睡眠时,我们的新陈代谢率会下降大约10%,太接近睡眠时间吃东西,理论上就容易把没用掉的热量堆存起来。

如果你一定要吃宵夜才能入眠,最好在睡前2小时吃完,并避免油脂高的食物。油腻食物会让消化变慢,延缓胃排空时间,有些人因此会在夜里睡不好,甚至影响隔天一早的食欲,让最重要的早餐吃不下。宵夜的热量控制在200卡左右。比较好的选择:一杯低脂牛奶加2~3片苏打饼、清淡的汤面或咸粥、燕麦片、红(绿)豆汤等。

激烈的竞争,需要我们全力以赴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但长时间精力充沛地工作和生活并非易事。相反,许多人都有过情绪低落、容易疲劳、不愿意运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的经历,有人甚至长期或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可到医院检查没事,出了医院依旧难受。医学上将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称之为“灰色状态“或“第三状态”。医学专家们对这种现代人的“通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开出了一系列简便可行的健康保健处方。

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理想的食谱首先要保证营养均衡,像糖、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必须的营养物质在每天的膳食中一样也不能少。都市中有两种不良营养倾向,一是营养和热量过剩,另一种倾向是为了节食导致某些营养素和热量的不足。这两种倾向都足以引起“灰色状态”。

每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卡路里的能量,工作量大者则需要2000卡路里的热量,不断补充营养是保持精力充沛的前提。此外还应注意:

脂肪类食物不可多食亦不可不食因为某些脂类是大脑运转所必需的。缺乏脂类将影响思维;但是若食用过多,短期内会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长期则在体内堆积,形成脂肪。

维生素作用大

从事文字工作或经常操作电脑者容易眼肌疲劳、视力下降,维生素A对语预防视力减弱有一定效果,所以要多吃鱼肉、猪肝、韭菜、鳗鱼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经常呆在办公室里的人日晒机会少,容易缺乏维生素D,需多吃海鱼、鸡肝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所消耗的维生素c将显著增加,而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应尽可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补钙可安神

工作中与同事、客户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为了避免发怒、争吵,可以有意识地多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鱼干、骨头汤等,这些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国外研究资料表明,钙具有镇静,防止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发生的作用。

每天要喝8杯水?

多数人认为,每天喝8杯水(约2000毫升)有益健康。

但近几年,国外有些报导提出不同意见。有专家指出,不一定每天必须喝足8杯水,喝太多水也会为身体带来麻烦。

营养专家指,喝水和摄取热量一样,“需要多少,就补充多少”,目前根本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说,多喝水就能多排毒。而且,水喝太多,有电解质不平衡(钠、钾离子大量流失)、水溶性维生素(如B群及C)容易流失等问题。

那么究竟太多、太少是指多少量?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才恰当?科学研究指出,人体每天从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毫升,所以才说,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但2000毫升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应该把食物里的水分一并算进去。其实,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内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分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鸡蛋、鱼类中也有大约75%的水。粗略估计,我们吃一餐饭,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300~400毫升的水。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毫升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毫升开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就算基本达到要求。

不过,水的需求量必须视每个人所处环境(温度、湿度)、运动量、身体健康情况及食物摄取量等而定,没有标准值。有些人的确需要多喝一点水,包括痛风、肾结石患者,保险的方法是遵照医生建议。

综合维生素有益健康?

曾有医学科普文章指出,维生素不是多吃多补,所以不要去吃单剂补充品,如维他命E、钙片等,但每天可以吃一颗综合维生素,安全又实际。

不过,现在却又有营养专家提出警告,连每天吃一颗综合维生素都可能出问题。

因为,某些综合维生素里的维生素、矿物质剂量,高到超过了安全值,而且愈来愈多研究也指出,高剂量的维生素对健康及预防疾病没好处,反而会增加某些疾病的风险。

例如,最近几个国外大型研究指出,血液中维生素A浓度高的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比较高。另外有研究发现,摄取过量维生素A,会增加两倍的骨折风险。而且,我们摄取维生素A会累积在体内,不像水溶性维生素(如B群、C)能随尿液排出体外。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安全摄取上限”,成人每天维生素A的摄取量,包括来自食物及补充品,总计不宜超过3000微克。但有些国外的综合维生素里,维生素A剂量单颗就高达4500微克,已经超过安全摄取上限。

另外,国外也有研究发现,某些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吃高剂量(超过500毫克)反而会变成促氧化剂,增加身体氧化压力,损害细胞。

另一个被研究证实摄取过量会增加心脏病及癌症风险的是矿物质“铁”。50岁以下成年男性每天需要摄取铁10毫克、女性则需要15毫克;超过50岁的人,不论男女都减少为每天10毫克。至于上限摄取量则是40毫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学三年级科学小常识  小常  小常词条  年级  年级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  科学  科学词条  
综合

 如何装修圆阳台比较好

如何装修圆阳台比较好事实上,对于圆阳台如何装修这个事情,是很多人都在关心的事情,因为你会发现很多的公司几乎是没有装修过这样的阳台,因为自身没有经验就导致了各种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