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方法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方法

导语:幼儿数学教育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教育课题摆在幼儿教师的面前。数学幼儿的思维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在幼儿阶段给孩子最恰当的数学教育,我们一直在探讨最佳的数学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方法

一、引导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数学

比如,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观察物体的摆放位置。钟挂在什么地方?吊扇挂在哪里?我的床上有什么?我睡在谁的上面,谁睡在我的下面;下雨了,雨从天上落在地上,流进阴沟里;雨打在小草的身上,小草高兴地摇来晃去;雨落在水缸里,小鱼在里面开心地游来游去等。使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感知空间位置;又如在散步时观察树木的粗细、高矮以及排列的规律。引导幼儿在有意或无意间通过感觉来感受环境中的种种数学信息。

二、结合生活经历渗透数学知识

教师应该提供生活化的材料。例如日历、图书、衣服、电话机、遥控器等幼儿所熟悉的物品可以用来认识数字;在玩玩具时,区分玩具的大小、颜色;利用鞋子左右排列找规律;幼儿喝水时自己杯子的摆放位置,小毛巾上的阿拉伯数字等。女孩子们喜欢的发夹可以用来认识颜色形状,进行分类、点数、比多少等等。在生活化的游戏教学情境中,让孩子模仿实际生活中大人的情境,体验和满足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例如,在区域活动娃娃家中“模拟招待客人”,让幼儿学习招待客人时说话要有礼貌,还要请客人喝茶、吃饭,通过给客人递茶具、摆餐具、送点心等活动,积累了一一对应摆放物体以及数量多少的经验。同时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三、把要教授的知识编成小故事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

因此,常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如教幼儿学习认识“1”和“2”时,我编了这样的故事:“今天小兔到小二班作客,他带来了很多礼物,准备送给小朋友。是什么礼物呢?边讲边出示实物:一张纸,一本书,一盒蜡笔,一盒彩泥。这些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容易地认识了“1”。认识“2”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教师以小兔的口吻、小兔的角色进行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但是,同样的角色和内容,不适宜于编成教学内容相仿的小故事。例如,在认识“3”和“4”时,如果再以小兔到小二班作客这样的故事出现,那幼儿一定不会再有兴趣了。此时,我把小兔这一角色改为布娃娃,以布娃娃过生日为题材,布娃娃买了许多东西来请客人们吃,买了哪些东西呢?教师出示水果,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水果,从而认识了“3”。接着,又出示糖果,再数一数,从而认识了“4”,最后,布娃娃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按要求取相应的雪花片,做相应的"动作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了“3”和“4”。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

四、将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

维果茨基指出:“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于他们实际年龄、他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的实际水平高出一点。”而游戏又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小班的孩子刚来幼儿园,对数学还没有产生兴趣,这时激发他们愉快的情感尤为重要。如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让幼儿感受“1”和“许多”。老师做猫妈妈,小朋友做小猫,猫妈妈只有1只,小猫有许多;捉到的老鼠有大有小,大的老鼠中,有1只是黑的,其他是灰的,等等。通过游戏,幼儿感受了数字的含义,他们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情绪愉快,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活动。向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帮助幼儿运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数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所在。

又如小班“认识大小”活动设计,以角色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熊小小”以极大的兴趣随“熊大大”生活,模仿“熊大大”的一举一动。“熊大大”穿大鞋,“熊小小”穿小鞋;“熊大大”睡大床“,熊小小”睡小床;“熊大大”玩大皮球,“熊小小”玩小皮球。在模仿中幼儿不知不觉对大小的概念有了具体印象,接着熊大大带着熊小小去散步,谁的脚步大、谁的脚步小。找一找原因再比一比谁的脚大、谁的脚小。经过反复比较、强化,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大小。

五、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体验数学

数学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而艺术是生动有趣的,许多艺术的形式是孩子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很好的方式。而且艺术化的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愉悦情感,而这种愉悦的情感,又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更亲近数学

例如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深受幼儿欢迎。它以欢快的节奏、优美的韵律吸引着幼儿。在小班数学教学活动《敲响小鼓》时,我把《一二三四五六七》这首儿歌放入课堂中,让幼儿“唱”数学,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熟练地掌握技巧。学念儿歌“鸡妈妈数小鸡”来巩固1―5数数,并感受学习的快乐。又如:歌曲《亲亲热热一家人》,通过对歌词的理解,让幼儿知道家里的家庭成员,有三口人、四口人或五口人,学习数的概念。

总之,幼儿数学教学应该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各领域互相渗透。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资源,适当地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幼儿探索数学的欲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词条  小班  小班词条  幼儿园  幼儿园词条  数学  数学词条  
家长加油站

 教育好孩子的五大要素

教育好孩子的五大要素导语:教育好孩子的五大要素包括哪些?希望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帮助!教育好孩子的五大要素1.父母应该多读书,成为孩子的榜样我想分享的第一件特别重要...(展开)

家长加油站

 高考语文如何拿高分

高考语文如何拿高分导语:高考语文是不容易得高分的学科,但是接下来语文学霸会告诉你哪些方法能够提高语文分数。一起来看看~高考语文如何拿高分?先说几个误区:误区1:...(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