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专家:高三考生要关注的热点话题总结

  王俊,男,46岁,中学政治高级教师,从教23年来,长期工作在高中教学一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绩优秀,所教学生有洛阳市高考文科状元

  2010年高考临近,各学校基本上进入了第二轮复习阶段。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二轮政治学科复习备考工作,提高复习的效率,我提出一些建议。

  【扎实的基础知识】应对考试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2010年《考试大纲》已下发,这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指南。尽管在一轮复习中已对学科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复习,但在二轮复习中还是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准确、精细、系统化,注重对主干知识的把握。

  学生要对照考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逐点梳理,纠错释疑,查漏补缺,不放过任何一个疏忽点、疑难点。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以及存在的条件和适用的范围。以点带线,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线带面,形成知识的网络体系。

  考试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在第一轮对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对知识和能力的理解和把握应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针对性训练】提高做题能力和技巧

  坚持“以能力立意”命考题是高考命题的指导原则。《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它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所需要的能力要求而制定的,它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及探讨问题等四项能力目标要求。高考每一道题的设计都有它明确的能力目标要求。

  解题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但是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了解自己的不足,针对自己的情况,符合自身的实际。现在各种复习资料满天飞,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大多数是大同小异,学生只要选择一本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复习参考书就可以了。大家在选择训练题时还是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为主,认真研究每一道题的设计意图,以及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结合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热点

  近几年来,高考思想政治考试常常以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为背景命制试题,以时政热点为载体来考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在学生最后备考的这一段时间,要多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这些热点既有反映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的“时政热点”,也有反映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的“社会热点”。

  大家在复习时政热点时,可采用以主要时政热点结合学科知识的复习方法,围绕某一时政热点结合教材知识,从经济、哲学、政治角度分析认识热点问题,这也是文科综合测试命题注重学科知识内在联系的思想体现。但是,在运用学科知识分析时政热点问题时,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套,要善于揭露现象背后的本质,挖掘事件背后的隐性内容。

  关于今年的高考,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呵护人类美好家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公民责任意识,维护民族大团结;展示新中国60年建设成就,坚定信念信心;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彰显大国责任形象;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显示决心和力量;新《选举法》颁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

  【关注课改】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

  研究2009年全国卷文综政治试题和答案,我们发现,答案中已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增添了试题的探究性和创新性。2010年是我们河南采用老人教地区试题的最后一年,明年将使用新课标地区的试题,今年是过度的一年,新课程的理念在今年高考中一定还会有所体现。

  学生要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树立创新意识,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以发散性创新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热点话题  热点话题词条  考生  考生词条  高三  高三词条  总结  总结词条  关注  关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