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课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将每周不少于一节的劳动课落到实处,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

第一,师资问题。中小学落实劳动教育最大的困难就是师资缺乏。劳动课要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必须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完成此重任。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劳动教育课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就会成为泡影。

第二,教材问题。课程需要系统的教材,这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前提。若没有系统教材,就有可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可以是地方教材,也可以是校本教材,有了教材这个抓手,劳动课的质量才能有所保证,教师上课才能有方向,学生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目标才能得以落实。

第三,劳动基地问题。落实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坐在教室里向学生口头传授劳动知识,而是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没有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实践课就有可能变成空中楼阁,好听好看却没有实际用处。此外,劳动基地的建设或选择,还要与学生要掌握的劳动技能匹配,这样才能发挥基地应有的功能。

第四,评价问题。既然是一门课程,就免不了要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应从授课过程和授课效果两方面进行,并将评价考核的结果纳入教师年终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同时,还要注意评价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对于学生的评价,要重视其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及劳动技能等的成效,并将评价等级计入学生档案。评价过程要客观公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劳动课上掌握一定的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综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积极行动起来,着手进行师资建设、编写校本教材、选择(或建设)劳动基地、设置师生评价标准,为劳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育课  教育课词条  重在  重在词条  中小学  中小学词条  落实  落实词条  实际  实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