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教师要学会自我减负

在1月18日召开的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今年要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陈宝生说:“今年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教育部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要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部长这段讲话不出意外地在第一时间被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并引起大家的热议。究其原因,他不仅道明了教师负担过重的现状,而且喊出了一线教师亟待表达的心声。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减负。我们要求学生作业减量不减质、要求老师上课减时不减效。熟不知每次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教师的工作量都在呈几何增长。以作业为例,以前给学生布置10道题,老师只要从20道题中进行筛选就能满足,但作业减量后,教师就必须通过做更多的题目,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很多时候还需要对选定的题目进行一定的改编。

我举上面的例子并不是为老师上述负担叫屈,并且我坚定认为上述负担是教师份内的事情,这不属于教师自我减负的范围。本文要说的减负主要指那些与教师“主业”关系不大或几乎没有关系的负担。

这里不妨以陈宝生部长所说的“表叔”“表哥”为例,在最近的两周中,笔者填写的表格便不下5个,上交的材料不下10份。需要说明的是,我只是一名没有任何头衔的普通老师,连班主任都不是。在教师群体中,基本属于上交材料最少的群体。上述材料有的来自上级单位摊派、有的在给平级单位帮忙、有些则是为了满足自己单位做材料需要。

没完没了的表格、隔三差五的会议,让本该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时间变得支离破碎,做起事情来时常丢东忘西。一时间有太多的杂事让你分心,你想把你的工作做好,可好像总觉得什么都不够——素材不够、时间不够、精力不够……这一切使越来越多的老师陷入精疲力竭的无助状态。

面对纷至沓来的“课外负担”,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应对呢?我以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是在操作层面分清主次,学会给自己做“减法”:重要的事情认真做,次要的事情尽量做,无用的事情应付做。二是在心理层面淡定处之,尽量避免心理“垃圾”:不让繁杂的事务影响自己的情绪,不让无聊的事情占据自己的内心。

帮助学生、家长、学校和同事是教师的本能。我们觉得,如果可以帮助别人排忧解难,那便是为所应为;如果我们能消除成绩差距,能让90%的学生茁壮成长,我们能够得到校长的认可,那便是完美教师。为了成为“完美教师”,我们不惜任何代价。但这里有个问题:这种为学生全心付出的态度,足以耗尽我们教书的热情,这也是大部分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可见,作为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路上走得更远,我们就必须学会自我减负,学会拒绝接受扰乱你正常工作顺序的“次要”任务,牢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道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师要学会自我减负  减负  减负词条  学会  学会词条  自我  自我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