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消除城镇“大班额”,要优化教育结构布局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听取了李克强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镇学校,导致农村学校学生锐减,城镇学校学生数猛增,出现了“大班额”,甚至上百人的“超大班额”,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加重了教师负担,且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如遇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时,学生逃生受到影响。再加上教室学生过多,人口密集,空气质量低劣,对疾病防控极为不利,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而,“大班额”饱受社会诟病,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消除“大班额”势在必行。

为消除“大班额”,教育部门也出台过不少政策,比如合理控制学生流动、明确规定班级学生人数编排等,但收效甚微,“大班额”现象依然“涛声依旧”,究其根源就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要想根治“大班额”痼疾,必须在均衡教育资源上下“猛药”,切实保障城乡学校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是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近年来,有些地方只注重城区学校建设,忽略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农村学校校舍陈旧,设备欠缺,办学条件落后,教育质量低下,“学生留不住,老师招不进”,“空心学校”比比皆是。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区学校人满为患,“大班额”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要想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必须关注农村学校,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坚持优质资源下沉,推行底部攻坚,落实国家“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的政策,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城镇学校无明显差别,让农村学生安心就近入学,不再一窝蜂地挤向城镇学校

二是加大对城区学校的扩容提质,满足进城务工子女的入学需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适龄少年儿童涌入城区就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严重不足、“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初中、小学平均班额超过60人,个别学校平均班额达70人,少数学校甚至出现百人以上的特大班额,致使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城区学校原有办学规模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就读需要,对此,就必须增加学位,化解城区中心学校班额过大和设施老化带来的上学难问题,满足进城务工子女的入学需求。

三是加大城乡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优质教育资源分配要向农村学校倾斜,增强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实力,缩小城乡学校软硬件实力差距,避免家长和孩子为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进入“大班额”班级就读,减少农村学生因为城市学校的教学质量优于农村学校而流向城区学校的现象。

此外,还要加大城乡学校教师的交流轮岗,积极实施《乡村教师振兴计划》,落实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让农村学校也有优秀教师,将那些并没有进城落户的学生吸引回原籍,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共同提升。如此,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才能逐步缓解。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同样,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就是各级教育部门的职责和追求,只有均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大班额”,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班  大班词条  城镇  城镇词条  布局  布局词条  消除  消除词条  优化  优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