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少儿动画“鄙视链”背后的真问题

早前一篇《中产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的孩子同读幼儿园》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其中提到随着父母经济收入的不同,有一条看不见的鄙视链正在悄然形成,其中就连看《喜羊羊》《熊出没》的孩子,也无法和看《迪士尼》《小猪佩奇》的孩子聊到一起去。(7月10日中国新闻网)

所谓“鄙视链”,是父母因经济能力不同,教育背景、视野格局、生活经验所异,而带来的在不同选择层面上的差异,在社会价值次序排列中,形成的一种关于人与人之间事实差距的判断。如果借助“鄙视链”的表达套路,不同“出身”的孩子看不同的动画片长大,也许只是“中产鄙视链”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一个缩影。

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差距,但以“中产”为起点,形成和构造单向度的“鄙视链”,难免失之武断,天然带有一种立场的隔膜和话语的强势。而社会价值次序,也并不能否认个人选择的多样性,以及基于此而自愿做出的个人价值选择。就像你以为国外动画片比国内好,但好在哪里尚需存疑,且在自己孩子“看什么”的选择上,也不存在高下之分。另外,现代社会“各过各”的方式,究竟中产是否有这样的机会、习惯和所谓“爱好”去“鄙视”,也难以佐证。

为何在对待国产与国外动画片上会有“鄙视链”?不得不说,在制作内容上,一直以国产动漫良心代表的《喜羊羊》确实存在问题,比如一些言语上的“不修边幅”,涉嫌暴力等,而国外很多动画片,一些成年人还会回味观看。而长期被日本动漫占据的国内动漫市场,还致使一代人不知国产动漫为何物,出口必曰国外动漫人物。其实,有时候也并非是所谓“中产”挑剔,就和购买国外优质商品,诸如汽车、某些奢侈品一般,只因国内有些产品太过“扶不起”,才使选择“跑”到国外。因此,这条“鄙视链”暴露的国产动漫问题确实是“实”。

对难以在选择空间、选择能力和选择水平上有所拓展的“中产下”人群来说,他们的孩子也许会短暂地失去接触“精良制作”动画片的可能,可也不至于影响孩子的成长。在不断开放的社会中,他们同样有所谓“阶层跳跃”和“视野开阔”的可能性,拿选择动画片的问题来坐实“鄙视链”的存在,在论证细节和结论形成上难免浮泛粗糙,稍加推敲便会成为无稽之谈,“虚”影丛生。

一味“标榜”国外动漫,并不代表国外动漫就完美无瑕,国内动漫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文化背景要素上,我们不断在改良的动画片就有“土生土长”的先发内生优势,除非你决定让孩子活在国外,站在远中国文化的“云端”,否则回归中国文化传统,是立足国内社会的必经之路,这无关文化形态的高低雅俗,只是生存本能的基本要义。

想起之前下乡养儿,再回头看动画片“鄙视链”,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很“无聊”。在教育问题上,尤其在孩子成长环境上,中产家庭的“优渥”和一般家庭的辛苦,其实各有成色。80年代的大学生,他们的父辈所处的时代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但这并不代表贫苦不能出人才。教育环境优越,会在孩子的个人性格、谈吐举止上有所影响,但在其他方面同样也存在教育必须克服的问题。

古往今来,成材、成人路径很多,只要抓住主线因素,同样无碍于孩子成长。除非是父母们有所芥蒂,心存“贵贱”之别,干涉孩子人际自由,否则孩子们总会在一起寻觅到共同兴趣,哪里会有“鄙视链”的概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少儿  少儿词条  鄙视  鄙视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动画  动画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